“死不起”拷问殡葬垄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09:15 温州新闻网 | |||||||||
“死不起”这不是愚人节的玩笑,却是活生生的现实。据报道,丧葬费在广西北海相当于一个普通劳动力一年的工资,一位殡葬业人士更是坦言“无论在哪里,一场体面点的丧葬,成本至少是1万元。”在时下老百姓对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的抱怨仍未了的情况下,又多出了个“死不起”的哀叹,这实在令人痛心。 “死不起”主要是花不起过高的丧葬费。人们在办理丧事过程中避免不了的是运尸
尽管我国在殡葬体制改革方面,近年来作了一些工作,对殡葬市场也有所放开,允许非公资本在民政机关审批之后进入,有的地方也引入了非公资本甚至外资进入殡葬业;然而大多数地方民政部门将“准入审批权”转化为“经营独占权”,使得殡葬业的垄断坚冰仍未打破。毕竟公办殡仪馆是民政部门自己的“孩子”,民政部门得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于是有的民政部门在严格审批、严格监管的合法借口下为民办殡葬企业设置重重阻碍的事情时有发生,让民办殡葬企业难以生存。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自由竞争越充分的市场,商品的价格就越接近价值。殡葬垄断不除,行业暴利不止,“死不起”的问题就会继续存在。老百姓“死不起”是社会之耻。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大事,殡葬问题关系的不只是“千家万户”,而是“家家户户”。打破殡葬垄断是老百姓的心声,也是一个责任政府的应尽之责。而要打破殡葬垄断体制不能靠民政部门来推动,因为在公办殡仪馆与民政部门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背景下,民政部门打破垄断的动力不足。为此建议修改完善现有的《殡葬管理条例》,将殡葬业准入审批从民政部门的行业管理之中剥离出来。否则,打破垄断的口号再响,真正落实起来就会悄无声息甚至掷地无声。清明就要到了,破除殡葬垄断迫在眉睫,死得起了,逝者才能真正安息。 作者:方家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