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出生25周年 人类并未打开潘多拉魔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1日10:36 世界新闻报 | ||||
25年前,首例试管婴儿路易丝·布郎(Louise Brown)以一声初啼震撼了整个世界。25年后的今天,平民化了的试管婴儿像一个欢乐天使,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众多家庭带来了天伦之乐。但是,就像任何新技术的诞生总会带来一些预想不到的影响一样,试管婴儿在出现也牵引出有关道德、伦理、家庭的种种说法。 试管婴儿第一人 2003年7月25日,路易斯·布朗迎来了她25岁的生日。这位在英格兰西部某托儿所做助理工作的金发女郎是个安静而害羞的人。从外表看来,她与一般的年轻女性没有两样,喜欢到附近的酒馆坐坐,偶尔也参加一场掷飞镖的比赛。然而,她在出生时却理所当然地成为报纸头条新闻,被冠以“世纪之婴”的美称。因为,她是全球第一个以体外人工受精方式出生的试管婴儿。 为什么小布朗会被称为“试管婴儿”呢?这要从她的父母开始说起。小布朗的父母结婚以后,长期不能生育,于是他们找到了妇科医生斯特普托,想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斯特普托在经过细心的检查后确诊,布朗夫人的卵巢是健康的,其排出的卵细胞也是成熟的,惟一的障碍是卵细胞没有进入子宫的通道。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斯特普顿的脑海中:如果将布朗夫人体内成熟的卵细胞取出来,让它在母体外人工受精,成为受精卵,再送回子宫发育,不就可以成功地孕育新生命了吗? 于是,在征得布朗夫妇的同意后,斯特普顿与剑桥大学生理学家爱德华教授合作,用腹腔内窥镜从布朗夫人的卵巢中取出成熟的卵细胞,放置在特制的培养液中,并于1977年11月10日用布朗先生的精子与之进行体外受精。卵细胞体外受精成功后,他们又不断交换培养液。直到受精后的第6天,受精卵开始分裂,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胚胎。斯特普顿就在此时将这个胚胎放回到布朗夫人的子宫内膜上。胚胎在嵌入子宫内膜并得到母体营养后生长、发育得很好。布朗夫人终于在1978年7月25日23时47分经过正常妊娠,以剖腹产的形式产下了小布朗。 试管婴儿不神秘 在人们的想象与理解当中,试管婴儿就是在试管中长大的婴儿。其实,试管婴儿并不是真正在试管里长大的,他们只不过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成功,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因为这一技术是以精、卵配子的选择代替了胎儿的选择,从而大大提高了“人工选择”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对于具有娩出X连锁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患儿危险性的夫妇,医生可以不必待怀孕后再根据胎儿性别预测来决定取舍,而只要将X精子和Y精子分开,并选用X精子做体外受精,就可以保证生女不生男,从而防止患病胎儿出世。其次,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或生物化学的检查,可以避免生出患某些染色体异常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的婴儿。因此,“试管婴儿”的问世,不仅是医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而且对于优生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管婴儿技术包括多个环节,并不断发展、更新,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种: (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俗称第一代试管婴儿。该技术因人而异,经过用不同方案的促排卵药,待卵子成熟时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将卵子取出与其丈夫的精液放在培养皿里授精发育成胚胎,然后置入女方的子宫里。 (2)体外显微授精胚胎移植,俗称第二代试管婴儿。该技术适用于极度少精、弱精患者,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方式(即第一代)不能体外受精的,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精子注入卵母细胞胞浆内帮助受精。对于男方无精子的可通过附睾抽吸或者睾丸活检技术采集精子,借助显微技术得到属于自己的孩子。 (3)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该技术用于对植入前胚胎进行遗传学检测,随后将有遗传病的夫妇通过体外授精发育成的胚胎进行筛选,将没有遗传病基因的胚胎移植到女方的子宫里。该技术在辅助生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卵浆置换,俗称第四代试管婴儿。该技术针对那些虽有排卵功能,但因为身体条件不好,或者年龄偏大,致使卵子的质量不高、活力差的女性。具体方法是将她的卵细胞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到一位年轻、身体健康的女性卵子的细胞浆中,形成一个新的、优质卵细胞,而它仍旧表达前一位女性的遗传特征,仍旧以前一位女性为“核心”。然后再把这个新“造成”的卵子和其丈夫的精子在试管中结合成受精卵,重新植入前一位女性子宫内,这样就生下一个和提供卵细胞浆的“第三者”毫无关系的健康孩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逐步的提高,目前维持在30到40%左右的水平。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因为年轻已婚妇女正常性生活一个月怀孕率也不超过30%。需要说明的是,把试管婴儿俗称为一代、二代、三代、四代是一种很不科学的说法,作为辅助生殖医学的分支,它们所针对的是情况不同的患者,并不意味着某一种技术是更加高级和优越的。 潘多拉的婴儿 在布朗尚未出生之前,外界就已经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潘多拉的婴儿”,这样做会把生儿育女的自然生理现象搞乱,是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有人认为,体外受精违反胚胎发育的自然规律,因而对试管婴儿能否正常发育成长持怀疑态度。当小布朗与母亲出院时,许多好奇的人特意赶来,像看小动物一样围在他们身边,探头探脑,窃窃私语。甚至连某些科学家也担心,这个小孩正常吗?实验室的处理是否会留下可怕的遗传缺陷?她如果知道自己是以这种奇怪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心灵是否会留下创伤?她会不会是某个非自然物种的先锋,到头来只是为了刻意制造邪恶? 从现在看来,当时的许多“谨慎劝阻”总有点危言耸听的味道。英国杂志《新星》于1972年春季的封面文章里曾指出,试管婴儿是“自原子弹诞生以来最大的威胁”,并要求社会大众约束不按牌理出牌的科学家。《新星》的编辑写道:“今天我们如果不担起指导生物学家的责任,明日我们就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可能因之丧失掉人性和选择的自由。” 不久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著名生物学家卡斯也开始发难:“一旦我们开启了这道防闸,允许人类的卵子在实验室里受精,人类的沉沦就永无终止之日。” 尽管开始的异议颇多,但试管婴儿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众多的不孕夫妇认为,试管婴儿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奇迹,他们对生孩子的渴望已经不可抑止,愿意为此倾家荡产。他们经年累月地耗在诊所里,期盼医生能为他们带来一个有自己基因的亲生后代。 在过去25年中,全世界试管婴儿已接近100万例。回头去看,要是当初科学家没有学会如何在实验室里让人类的卵子受精,那么目前倍受关注的遗传干预做法,乃至沸沸扬扬的克隆人等都不可能实现。从历史上看,一些重大的科技进步在诞生时往往并不合乎当时的社会伦理观念,总要面临着种种的非议、不解和恐惧。但一种科技的出现是否属于“进步”,最终取决于它是否有益于人类的福祉。奇 云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