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怀霞想:电影先行者鲍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9日13:02 青年参考 | |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专题 > 方舟子 1900年,爱迪生把电影厂从新泽西迁到了纽约的百老汇,以便就地雇用戏剧演员。就在这一年,鲍特(“鲍特”是通用译名,应译为“波特”较准确)成了爱迪生电影公司的导演。鲍特原是海员,1895年移民到美国后,改行当了电影放映员。当时放映员要自己制作电影拷贝,把几部短片连在一起组成一盘可放十几分钟的片子。当时的导演,要同时编写剧本、 在鲍特负责的这么多事情中,还有一项是审看公司进口的欧洲电影,决定是否原封不动地非法拷贝发行,还是从中吸取“灵感”拍一个美国版本。1902年,他看了英国片《火!》之后,也拍了一部6分钟的短片《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这基本上是一部新闻片,再加一点表演:消防队员们接到火警,赶到现场,从失火的楼房中营救出一位妇女和小孩。有很长一段时间,电影史家们对这部电影交口称赞。在表现营救场面时,它共用了12个短镜头,不断地在内景和外景之间快速切换,用现代电影术语来说,它用了“交叉蒙太奇”技巧来表现同时发生的事。这在当时确实是一大发明,这部电影也一直被视为首先采用了剪辑技巧的美国电影。遗憾的是,后来人们去翻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版权存档,才发现这并不是原来的版本。鲍特实际上只用了两个长镜头:先是从头到尾表现室内营救场面,然后再回头表现室外的营救场面,并没有用到什么蒙太奇。像这样让时间倒流,把同一件事换一个角度重新表现一遍,是早期电影的惯用方法,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第二年,鲍特看了另一部英国片《明目张胆的白日抢劫》后,拍了《火车大劫案》,把故事搬到了美国西部,用14个场面(或者说14个镜头,因为在那时候一个场面就等于一个镜头)讲了一个还有点复杂的故事:匪徒们攻入火车站的电报室,逼迫电报员发电报令火车停下加水;匪徒们上了火车,杀死邮递员抢了邮车中的贵重物品,又洗劫了旅客,然后骑马逃窜;电报员逃脱,跑到舞厅向牛仔们报警,牛仔们追赶匪徒;就在匪徒们以为已摆脱了追踪,坐下来分赃时,牛仔们悄悄包围了匪徒,并把他们全歼。在当时来说,这是一部“巨片”,长达12分钟(用完了整盘胶片),动用了40个演员。这也是当时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持续上映了10年。一所5分钱剧院新开张,往往就用它来打头阵,许多观众对它百看不厌,连卓别林都说,他是看了这部影片,才发现了电影的魅力。 这部影片,曾经被错误地冠以许多第一:第一部讲故事的电影,第一部西部片,第一部使用了“电影语言”,比如特写镜头、镜头组接或镜头运动。其实,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在电影史上占一席之地,并不在于这些虚假的冠军称号,而在于它首次综合运用了这些已知的技巧,有效地讲了一个故事,就像10年后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40年后的《公民凯恩》,对已有技巧的运用是如此成功,以至人们误以为这些技巧都是它们首次运用的。 然而,鲍特只是在拍外景时才用到了电影语言。在拍内景时,他的拍摄方法也跟别人一样的呆板:演员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只作左右运动,从两旁上下舞台;摄影机的镜头也固定不动。只有在拍外景时,鲍特才让演员也做前后运动,离开或走向摄影机;而且也摇动摄影机镜头,以便把整个场景都拍进去。是外景复杂的地形,才迫使鲍特运用这些拍摄技巧——或者说,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是技巧,说不定还在抱怨拍摄条件太差迫不得已为之呢。 鲍特认为自己是一名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他对电影技术比电影艺术更感兴趣。以后电影制作的分工越来越细,导演不必再亲自动手干技术活,而只需要坐在椅子上发号施令,鲍特就发现自己派不上用场了。1915年之后,鲍特彻底退出了电影制作,建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电影设备,并对摄影机有不少的改进,他对这个显然更在行。1927年经济大萧条使鲍特的公司破产了,他靠开一家修理电影设备的小店铺度过了余生。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