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伊拉克警察:里外难做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5日16:07 《环球》杂志 | |
“有人说我们是投敌者,那是无知。我们是在冒着生命危险为伊拉克人作挡箭牌。” 《环球》杂志驻巴格达记者/李骥志 自己花钱做制服 我们的奔驰车转了好几圈,好不容易从一条小胡同找到了通往卡扎米亚警察局的路,把车停到了警察局的斜对面。自从10月27日巴格达发生5起汽车连环爆炸后,巴格达市所有的警察局都增设了路障。外层为铁丝网,中间是沙袋,里层摆着水泥墩,形成一个以办公楼为中心、不许汽车经过或停靠的空白地带。 卡扎米亚警察局是一个三层的灰色小楼。这座办公楼虽然在10月27日幸免于难,但看上去灰头土脸,破旧不堪,模样跟遭受过袭击差不多。经过了几道安检手续,我们来到二层局长卡里尔中校的办公室。 卡里尔上身穿浅蓝色衬衫,下身着藏蓝西裤——这是战后伊拉克警察的制服。虽说是制服,却并非统一订做。警察们都是自己花钱按照既定标准购买,然后在肩部缝上警衔,就算是制服了。 卡里尔有一张典型的阿拉伯人的脸,浓眉毛,高鼻梁,鼻下留着一道浓密的胡须。他是新华社雇员夏兰的朋友,两人见面格外亲热,用满是胡子茬儿的脸贴来贴去。 落座后,我的面前多了一杯红茶。穆斯林在斋月期间是不进食也不喝水的,我意识到这是对我的优待。“你来得真巧,我前两天的这个时候都在开会呢。”卡里尔对我说。原来,这几天联军正在跟警察局商议如何为警员配备枪支的事情。“说不定一会儿又要开会呢,得抓紧时间。”于是,我赶紧把准备好的一堆问题掏了出来,希望能从他这里得到答案。 5万英雄维护治安 10月27日是伊拉克斋月的第一天,然而,这个本该祥和的日子却发生了悲剧。5辆汽车在40分钟内相继在巴格达5个地方爆炸,目标是位于市中心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办事处和巴格达东南西北的4所警察局。 也许是事先得到了情报,也许是警觉到斋月期间反美分子可能会发动新的攻势,部署在各警察局的美国兵在前一天全部撤离,因此这一天的死伤者基本上都是警察和平民。共有26名平民和8名警察在爆炸中死亡,只有1名美军死亡,2名受伤。 卡里尔的一位好朋友也在这次事件中遇难。说到这里,虽然他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眼神忽然深邃了许多。那是他平生最好的一位朋友,警校时的同学,工作上的搭档。两人在战后一起重新加入警察队伍,并分别担任两所警察局的负责人。 “他真称得上是个英雄,”卡里尔说道。“美军占领巴格达之后,社会大乱,烧杀抢劫的人到处都是。我这个朋友实在看不过去,就穿上警服去找美军抗议。”起初我并未理解“穿上警服”的含义,后来经过解释才明白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原来,战前伊拉克警察的制服与军装基本没有区别,都是棕绿色,帽子式样也差不多,只不过军衔是黄色的而警衔是白色的。试想一个穿着酷似军服的人竟敢在当时的局势下出现在美军面前,足见其责任感之强烈。 “有人说我们是投敌者,那是无知。我们是在冒着生命危险为伊拉克人作挡箭牌。”卡里尔说。卡里尔认为,袭击者是疯子,而警察是英雄。不仅是他的朋友,所有的警察都是英雄。 据统计,伊拉克现有约5万名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他们可以说是美军的最大合作者,而且处在反恐的前沿。有一类警察叫设施保卫人员(FPS),其职责是搜身和检查过往车辆。但是许多FPS至今没有配枪,即使遇到自杀袭击者也无法将其制服。他们实际上是在用肉体阻挡汽车炸弹。9月22日,一名自杀袭击者就是因为被FPS拦住了去路,才不得已而在离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400米远处引爆炸弹,造成一名警察死亡。 此外,来自宗教极端者或前政权残余力量的死亡威胁也成了警察生活的一部分。卡里尔就曾接到过几封威胁信,有的是在警察局门口拣到的,有的是在家门口发现的。他自己并不在乎,可家里人都为他提心吊胆。 卡里尔住在离巴格达90公里的巴拉德镇,每天上班要开一个小时车。出门前,妻子总要千叮咛万嘱咐。卡里尔知道,安慰妻子的最好办法是告诉她,他得去挣钱,养活5个孩子。 卡里尔现在的月薪是180美元,比战前高出好几倍,这也许是最能令他欣慰的事儿了。但美军当局规定,入伍一年的警察与入伍30年的警察,工资是一样的。这样一想,有着20多年警龄的卡里尔倒是亏了不少。 好在卡里尔与一个兄弟在巴格达合伙开店,出售卫星电视的接收设备。萨达姆被推翻后,伊拉克人安装卫星天线不再受限制,因此这类商品销路非常看好。卡里尔下午2点下班之后便可以去帮助照看店铺,而身为警察的他想必可以为这个小产业提供必要的“保护”吧。 100美元,死难者的身价 10月28日,美军当局为战后死亡的36名伊拉克警察举行了一个仪式,表彰遇难者的功劳,并向其家属颁发抚恤金,每位死难警察的家属可得到100美元。 当我问卡里尔对这100美元有何看法时,他只反问了一句:“100美元,有美国人养一条狗的钱多吗?” 在这36名警察中,约1/3是被美军“误击”而丧命的。9月11日夜,在巴格达以西50公里的费卢杰镇,一队警察在追捕公路劫匪后退回驻地。途经一个美军检查站时,美军突然向两辆警车开火,火力持续了半小时,最后导致10人被打死,余下的人因被尸体压住才保住了性命。 美军事后辩解说是伊拉克警察先开的枪,美军合法还击才造成伤亡的。美军牵强的解释令费卢杰的警察和居民大失所望,不少警察一气之下退出了警察队伍,参加了抵抗活动。此后还一度有传闻说,一些伊拉克人白天当警察,晚上跟美军打游击。 对于传闻,卡里尔不以为然。他认为,不管人们是出于什么动机,只要选择了当警察,就会尽职尽责,把维护治安当作己任,而不是从事暴力抵抗。但如果选择了后者,就应该先退出警察队伍。 卡里尔对美军误击警察倒是很看得开。他说,“事物都有好坏两面”。伊拉克警察是美军最大的合作者,摩擦当然难以避免。最重要的是应该尽量避免那些可以避免的误会。 “我决不会让我手下的人在美国兵身上吃亏,”他十分有把握地说。“我告诉美国人,不管他们想要我的手下执行什么任务,哪怕只是买一包香烟,也要先通知我,由我来调度。”这样,一些蛮横、自以为是的美国大兵便没有机会对警察呼来唤去,从而维护了警察的尊严。 “麦加人最了解麦加城” 毫无疑问,爆炸不断,盗贼猖狂是伊拉克目前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卡里尔说,虽然他现在享有车接车送待遇,衣食不愁,但是每天见到这么多前所未有的罪行让他着实心神难宁。 每当夜幕降临,巴格达市区便如死了一般,这使得不少人开始怀念起萨达姆时代。不是怀念他的统治,而是怀念从前的安全。卡里尔提议让我采访一下中国驻伊使馆的官员,说他们一定记得巴格达以前夜不闭户的情景。 不管美军当局怎样吹嘘自己的重建成绩,安全仍然是伊拉克百姓和各人道机构、外交官员、外国记者、乃至垂涎伊拉克资源的企业主的心头之患。究其症结,恐怕还是美军的占领,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阿拉伯有一句谚语:“麦加人最了解麦加城。”意思是说,只有当地居民最了解如何处理当地的事务。卡里尔引用这句话,是想告诉我,“美国人对伊拉克一窍不通,应该把治安的实权交给伊拉克人。” 他说,伊拉克警察抓到的嫌疑犯比美军抓到的多得多,但是美国人却有权释放伊拉克警察所逮捕的人。理由是,按照美国法律,证据不足就该释放。可是伊拉克警察知道,这些嫌疑犯无论怎么编造诺言,无论能付多少保释金,其本质就是罪犯,是罪犯就该绳之以法。 卡里尔说,就对待伊拉克平民而言,美国大兵又过于凶傲。有时候在大街上临时设立检查站,拦下了一些车辆却并不急于检查,害得车主在一旁干等,不停地提出抗议。这样只会加重伊拉克人对美国占领军的敌视。 有几次,他与美国兵一起搜查民宅,看到美国人破门而入,用枪指着妇女和孩子,吓唬他们,好像所有人都是罪犯似的。他看着十分痛心。后来,他几次到美军驻地提出抗议,甚至和军官发生了争执。卡里尔告诉我,当他看到伊拉克百姓藐视他的眼神时,心中非常不是滋味;但是当他主动替百姓申冤而惹恼美军时,却感到非常自豪。 “美国人有先进的武器和高级的设备,但却不懂得怎样对待伊拉克人。”卡里尔说。“现在的伊拉克警力几乎是战前的两倍,可是治安效力还不到以前的1/4。” 就在卡里尔向我一一数落美军的错误时,有命令吩咐下来了:他要跟美军一起去街上检查可疑车辆。 由于有美军在场,记者一律遭回绝。我只好同他告别,并祝他好运。他冲我笑笑说:“看着吧,我要把恐怖分子都揪出来。” “你好像很乐观嘛?”我问。 “当然,乐观才有希望。” 《环球》杂志供新浪独家采用,更多精彩文章请读《环球》杂志。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