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集体农庄“基布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14:46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驻耶路撒冷记者刘素云 《世界新闻报》记者林颖 走进以色列南部的一个名为加隆的集体农庄“基布兹”,人们发现,当年处处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各种果实挂满枝 头的繁荣景象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幼儿园因为没有孩子入托而被迫关闭;年轻人为寻求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不得不外出谋生;昔 日的一个电扇厂没有了往日轰鸣的马达声,唯一可闻的是偶尔传来的乌鸦的叫声。1953年迁居到这里的赫威兹 曾经的辉煌 19世纪末,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曾来到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所见所闻令他大失所望。他发现那里根本没有《 圣经》中所描绘的“到处流淌着奶和蜜”的繁荣景象,而是满目疮痍,一片破败。他当时以极度震惊和近乎绝望的笔调写道: “在世界上最凄凉的地方中,巴勒斯坦堪称首屈一指,这里寸草不生,没有希望。”然而,就在这块“最凄凉的土地”上,上 世纪出现了一个科技、经济和军事强国以色列。而其中,类似于我国的人民公社性质的“基布兹”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布兹”在希伯莱语中是“团体”的意思。对早期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来说,回到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当时的许多移民都是手工艺人或宗教人士,缺乏在中东沙漠地区生存的经验和技能。为了确保这些人能够定居下来,犹 太复国主义者们掀起了一场土地运动,其核心就是创建自给自足、公社性质的农业定居点。1909年,一批年轻的拓荒者在 加利利湖边哈代拉附近的沼泽地竭泽而居,这就是“基布兹”的雏形。目前以色列的“基布兹”数目大约有300个,总人口 超过13万。 在“基布兹”里,大家过着一种完全平均的生活,共同劳动,所有财富、产品和利润也是大家共享。马克思所描绘的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图景,在这里变成了现实。“基布兹”曾经非常辉煌,上世纪70年代时,“基布兹”里 就有游泳池、网球场、彩电和私人电话等,而当时这些对普通以色列人来说是非常奢侈的。“基布兹”的农业产量和农产品出 口量曾占全国总量的40%还多,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帮以色列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每年还向欧洲出口大量水果和蔬菜,成 为“欧洲的冬季厨房”。 “基布兹”不仅为以色列人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精英。据称,以色列许多精英人士都来自“基 布兹”,包括4位政府总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以色列“建国之父”大卫·本-古里安,他既是以色列首任总理,也是“基布 兹”运动的坚定信徒和推动者。此外,以色列国防军中也有许多高级将领原本是“基布兹”成员。此外,“基布兹”还承担起 了广泛的社会职责:戍边卫国、训练士兵、吸收移民。 “基布兹”的原则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它的一度辉煌可归功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基布兹”成员把工作作为第一需求,认为工作的动机在于获得由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其次,“基布兹”各成 员之间绝对平等,他们同时又兼具业主、经理和工人的身份,这激发他们在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去尽一己之力,来确保他 们的集体经济成就;第三,“基布兹”的组织办法促使其成员可最大程度地直接参与决策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第四,犹太民族在历史上的痛苦际遇使得“基布兹”成员成为这个民族在不利环境中谋求生存的坚强意志的化身。曾几何时 ,为了生存和重建家园,以色列全国上下总动员,号召人们在“基布兹”内参加劳动,其热烈场面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可以说 ,没有“基布兹”,就没有以色列。 重建“基布兹” 因盖迪“基布兹”位于死海之滨,以前用“沙漠绿舟”来形容它再贴切不过了。远远望去,旁边内盖夫沙漠一片荒凉 ,但一走进因盖迪“基布兹”,只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让人经不住感叹这一人类社会的奇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产生奇 迹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萧条。 开始走下坡路 大卫是来自美国的移民,在因盖迪“基布兹”当了几十年的教师,如今已快到退休年龄,却不得不离开“基布兹”, 到美国另谋生路。他的3个孩子也相继离开了“基布兹”。 另据有关数据显示,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大约2000名“基布兹”居民离开农场另谋出路,而选择进入“ 基布兹”生活的只有619人。 以色列社会学家本-拉斐尔指出,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大部分“基布兹”的处境堪忧,如果不进行 彻底改革,“基布兹”将毫无前途可言。本-拉斐尔从去年开始领导一个调查委员会,对以色列全国范围内的“基布兹”现状 展开调查。据该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基布兹”因从银行申请大量贷款而负债累累,目 前以色列全国“基布兹”的负债总额已高达20亿美元。本-拉斐尔说,在最近的几个月中,已经有两家“基布兹”向政府申 请了破产保护,而另外十多个“基布兹”也正在破产边缘挣扎。 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经济压力以及日益增加的西方社会的影响,使许多“基布兹”不得不放弃传统的意识形态,进行调 整和重组。 几年前,以色列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以色列北部的阿勒法“基布兹”向非洲国 家津巴布韦出口了价值1400万美元的军用设备,其中包括防暴车、防毒面具等。此外,它还在考虑向安哥拉、乌干达、斯 里兰卡等国家出口武器。 阿勒法“基布兹”建于上世纪初,是创建时间最早的一批“基布兹”之一,传统上一直以农业为主。但是,在经过半 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阿勒法“基布兹”开始将生产重点从农业转移到工业方面,特别是制造业和武器出口。目前,阿勒法“ 基布兹”拥有自己的武器配件制造厂,从外面雇了几百名工人,军火生意做得异常火爆。 阿勒法“基布兹”从社会主义的农业模式向以赢利为目的的出口商业的转变,是与以色列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相一致的 ,即从集体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 外面世界诱惑太多 作家、联合“基布兹”运动组织的前秘书长穆基·促尔指出,以色列的“基布兹”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些过去 被认为是禁忌的东西,现在都被接受了,如雇用劳动力、出让土地等。 随着国家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布兹”人的追求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一位研究者这样比喻说:当公家的馅饼变大 之后,人们并不只是要求能分得更大的一块,同时还要求更好的味道。虽然“基布兹”为其成员建造了更大的住房,但是人们 已不再满足于“基布兹”所提供的老式、单调、没有任何创意和个性的家具,蓝色的工装也开始让位于时髦的牛仔裤、网球鞋 。促尔回忆说,1956年他初到“基布兹”时,每人每周可分到60克咖啡、100克饼干、一小包糖和香烟。现在,“基 布兹”里都有超市,人们可以买到所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 上世纪70年代,“基布兹”拥有普通以色列人羡慕的游泳池、网球场、彩电、私人电话等,但是今天,这些都颠倒 过来了。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多,“基布兹”人也难耐寂寞。 “基布兹”的变化是历史的必然。历史学家亚伯拉罕说,现在不是“基布兹”影响社会,而是“基布兹”被强大的资 本主义和美国化浪潮所左右。 全方位的改革 为了防止人员外流,一些“基布兹”首先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在此之前,“基布兹”成员个人只有住房和少量的零用 钱为自己单独所用,汽车、计算机、娱乐设施等全部是大家共享。而且,有人如果要进入“基布兹”,从理论上讲,应该把此 前所有的个人财产上交给“基布兹”。而现在的私有化改革则允许“基布兹”成员拥有个人银行账户,保留个人财产,并可以 接受亲朋好友的钱物馈赠等。 此外,一些“基布兹”还实行了“房改”。原来公家分配的住房,现在都折价卖给了个人。“基布兹”的水、电等也 开始实行收费。过去节约用电靠的是人们的道德和自觉,现在,“基布兹”根据每个人的房屋面积,计算出平均用电量,随后 将等价的货币发给个人。如果用电量低于平均值,省下的钱就归自己;如果超过了,对不起,你只能自己掏腰包了。结果一年 下来,用电量减少了30%。 艾姆农是一名“基布兹”创建者的后代,他的妻子玛格丽特是一名澳大利亚人。当年,玛格丽特以志愿者的身份前来 “基布兹”工作,结果与艾姆农坠入爱河,也爱上了“基布兹”。他们已在“基布兹”共同生活了几十年。 艾姆农认为,“基布兹”目前面临困境,除了因为债务负担沉重外,落后的管理方式是主要原因。现在,一些“基布 兹”在管理上做了不少改进,如采取计时工作的管理方法,并根据工作技术程度和所承担责任的不同,付给不同的报酬。过去 ,个别懒惰的人许多天都不出工,对他们没有任何惩罚性的措施。而每天辛苦工作的人,也没有更多的奖赏。 变化最大的应该是“基布兹”的经济结构,即从以农业为主变成多种经营。目前,在“基布兹”的经济结构中,工业 占70%,农业占20%,旅游业及其它各占5%。 海法大学的社会学家米沙尔·帕尔基女士认为,这股改革浪潮有可能引发更为多样化的“基布兹”改革运动。她表示 ,改革后的“基布兹”将以其原有的田园生活特色和亲密的人际关系氛围吸引更多的以色列人加入。 一些以色列的“基布兹”运动活动家也对改革持赞同态度。据称,从1985年到2002年的17年间,“基布兹 ”的人口呈逐年下降之势,但在2003年,这种状况得到明显缓解。现在,加隆“基布兹”的创始人之一弗雷泽·斯塔雷茨 已经开始盼望全家在“基布兹”团聚的那一天了。他的3个孩子在加隆“基布兹”长大成人后纷纷离开了家园,斯塔雷茨满脸 幸福地设想说:“可能有一天,他们会返回这个重新焕发活力的地方,并且就住在我的隔壁。” 斯塔雷茨此言不虚。几年前,35名年轻人雄心勃勃来到以色列北部加利利湖附近一个已被遗弃的“基布兹”,开始 了新的创业。 声明:《世界新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