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杂志专题 > 正文

一场艰难的持久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2日16:51 《环球》杂志

  “9·11”事件以来,虽然国际社会反恐声浪空前高涨,各种措施不断加强,但重大恶性恐怖袭击事件仍接连发生,是何原因?

  从战略层面分析,原因有三:第一,恐怖主义的产生、发展与蔓延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民族与宗教背景,其中一些因素依然存在;第二,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如贫困、贫富差距、不公正国际关系、民族与宗教冲突等,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一些问 题还在激化;第三,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界定不统一,对恐怖主义根源的认识不同,一些国家在反恐问题上持双重标准,特别是美国将“反恐”扩大化,偏离了国际反恐的正确方向。

  从策略层面分析,恐怖分子对国际社会反恐战略与策略的把握,以及对反恐斗争存在的漏洞与问题的把握,似乎要远远超过国际社会对恐怖分子的了解。换言之,国际反恐斗争的“步点”总也跟不上恐怖活动变化着的“节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际反恐“越反越恐”。

  分析“9·11”事件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恐怖事件,国际社会应对恐怖活动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予以高度重视。这些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恐怖活动的资金链、武器弹药来源、人员招募等。

  清查涉恐资金来源难度大

  发现并切断恐怖活动资金来源仍是当前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一个最大难题。资金是恐怖活动的“润滑剂”,从以往的恐怖事件中都可发现涉恐资金运作的“蛛丝马迹”。

  研究表明,每起重大恐怖事件所需经费大约为4~5万美元,“9·11”等大规模恐怖袭击所需经费约40万美元。因此,国际反恐斗争十分重视追查、冻结与恐怖主义相关的资金。

  “9·11”事件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重要反恐决议,其中要求各成员国冻结涉恐资金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大约冻结涉恐资金1.4亿美元。但恐怖活动依然猖獗的现实告诉人们:国际反恐并未真正扼住恐怖活动资金的要害,未能查清并切断这些资金的来源。

  研究报告显示,恐怖活动资金可能来自3个方面:

  一是为恐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的各类“掩护公司”。这些公司既可能是大的上市企业,也可能是中小实体或贸易公司。从表面看,这些公司企业并无异常,但其利润有可能用来资助恐怖活动。对于国际反恐斗争来说,难点在于通过何种措施能够查清这些公司的涉恐活动。国际社会一直认为,“基地”有一支由10多艘船只组成的商业船队,但在国际海运的汪洋大海中,要清查出这些船只无异于大海捞针。

  二是一些富商及个人资助。调查发现,有一些亿万富商可能出于政治、经济或相同理念考虑,出资支持恐怖活动。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一些阿拉伯富商可能就涉嫌资助恐怖活动。此外,有很多人捐助一些慈善基金会,他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有些打着慈善牌子的基金会竟把捐资用于恐怖活动。目前,在美国已经发现两家这样的基金会。

  三是通过有组织犯罪获取资金。除敲诈勒索外,毒品已成为一些恐怖组织的重要资金来源。如阿富汗的毒品种植量在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又开始出现回升。特别是在拉丁美洲,恐怖活动更是与毒品种植与走私紧密结合在一起。

  虽然认识到恐怖活动的资金可能来自这几个方面,但要真正清查起来难度却很大。对于前两类涉恐资金来源的取证很难,涉及正常与非正常金融渠道问题,各国间认知差距问题,以及此类资金运作的隐秘性问题等。而对于通过毒品交易等非法活动获取涉恐资金的途径也是难以控制,因为毒品问题本身就是国际社会难以解决的一个难点,恐怖组织的介入使其解决起来更为复杂。

  切断涉恐资金链条难度大

  其次,国际反恐斗争难以有效切断恐怖活动的资金链条。在不能清楚掌握恐怖活动资金来源的情况下,想要切断从资金来源到直接从事袭击的恐怖分子手中的这个链条难度很大。

  一是通过正常金融流通渠道的“洗钱”活动不易遏制。虽然“9·11”事件后各国金融体系再度加强对涉恐资金的监控力度,但由于各国银行金融体制不同,加之很多“离岸银行”只图眼前利润,故而存在着对可疑资金流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今年5月13日,美国《新闻周刊》披露美财政部机密文件显示,“基地”资金仍能借助银行系统流动。文件认为,瑞士一名伊斯兰金融家掌控着巴哈马的一家银行,正是这家银行为本·拉丹的一名重要手下提供了极度秘密的信用贷款额度。据估计,该银行为“基地”及其他恐怖组织提供了成百上千万美元。而这仅是庞大的“基地”恐怖活动经费链条中的一小段。

  二是对传统的金融体系更难入手追查。在中东及伊斯兰世界有一种非常古老而仍在运行名为“哈瓦那”的金融体系,这是一种非常便利的资金流动信用交易体系。无论是境内或境外间的资金流动,不需任何文件证明,只要将资金存入,就可仅凭密码在其他地方任何一家“哈瓦那”网点提取。对于恐怖活动资金的流动来说,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渠道。也正是由于这种仅凭信用的交易,国际社会很难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涉恐资金通过这种方式活动。

  三是最原始的资金运作方式更难防范。这就是由直接携带现金,以旅游、观光、宗教活动等各种方式,将资金带到所需地方。当然这种形式只占涉恐资金流动的一小部分。

  恐怖组织武器来源多

  恐怖组织武器弹药来源有多种途径,控制起来难度很大。武器弹药,特别是各种炸药是恐怖袭击最终所需。从来源途径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军火黑市购买走私。军火黑市是指除国家间及一些国家内正常军火贸易外的其他非法军火交易,既包括一些国家(及军火商)向受联合国武器禁运制裁的地区与国家出售军火,也包括在原苏联地区及动乱国家与地区的非法军火交易。今年英国情报安全机构一名特工曾冒充黑市军火商,成功破获了一起恐怖分子购买及走私军火案。

  二是偷盗、抢劫军火。偷盗或抢劫军火是恐怖组织获取武器弹药的另一个途径。这几年在亚洲许多国家都曾发生大批军火被盗、且下落不明的案件。今年在泰国南部更是发生军火库被抢事件,导致很多武器落入恐怖分子之手。

  三是内外勾结,军人倒卖军火。在一些管理混乱的国家,经常发生军人或警察倒卖武器弹药的事件。据称,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爆炸事件中使用的军用炸药即从军方购得。美国情报官员更是指称,在沙特阿拉伯除空军外,几乎其他所有武装力量中都有人与“基地”有联系。

  恐怖分子招募方式隐秘

  当前国际恐怖活动仍有一定“市场”,人员招募手法多种多样,极为隐秘,但其基础仍是借助当前国际环境中的一些矛盾与问题,通过传播其恐怖理念,招纳从事恐怖活动的“同志”。同时也辅以其他手段,主要有:

  一是通过婚姻缔结恐怖家族。近日,印度尼西亚反恐机构公布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情报人员在对与“伊斯兰团”有牵连的家族、特别是该组织一些骨干成员家庭中配偶情况进行集中摸底后发现,“伊斯兰团”领导层及其骨干分子的家庭成员之间通过婚姻方式加强联系。这样的事例足足超过100例。对于其他类似的恐怖组织也存在相同的情况。

  二是高薪招募圣战者。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及此后伊拉克的混乱局面,已成为“基地”进行恐怖理念宣传、募资,特别是招募人员的一个最有利的“理由”。有报道认为,“基地”以高薪从约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招募数百名武装分子前往伊拉克与美军作战。“基地”开出的价钱要远高于这些人在国内的收入。美国官员称,“基地”提供的工资和福利相当于每月数百美元,大约是这些人在国内平均工资的10倍,约旦、叙利亚和也门的大批年轻人纷纷被“基地”组织招募。

  三是恐怖组织骨干成员的单线发展。“基地”及其全球恐怖网络中的骨干分子大多曾在阿富汗参加过针对原苏联的“圣战”,在“基地”训练营接受过培训,他们也被称为阿拉伯阿富汗人。这些人在世界各地不断发展“基地”网络,而且也与其他具有共同“理念”的恐怖组织建立联系。这种发展导致的一个现象就是,许多重大恐怖事件呈现外来资金、技术、武器资助,由当地恐怖分子从事袭击的特点。在土耳其、印尼、车臣等地的恐怖活动中,都可看到这一点。

  在各国加强边境控制的情况下,虽然恐怖分子也通过多种身份、多个护照进行跨界活动,但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恐怖组织与人口走私集团相勾结,成为恐怖分子活动的另一个主要渠道。去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在破获偷渡案件时都发现,许多案件都与恐怖组织有关。对这一新趋势,国际社会在反恐斗争中应给予特别关注。李伟(作者系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