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布莱尔在唐宁街的八年:尽力博取妇女青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0:40 新京报
布莱尔在唐宁街的八年:尽力博取妇女青睐(图)
  布莱尔正向着第三个任期冲刺,他曾经的年轻有为和精力充沛曾是英国在多年的衰落之后重拾自信的一个象征。
布莱尔在唐宁街的八年:尽力博取妇女青睐(图)
  布莱尔近期常在电视上亮相,展示亲民形象。在18日一次防治乳癌的公益活动中,他接过会标戴在手腕上。
布莱尔在唐宁街的八年:尽力博取妇女青睐(图)
保守党领袖霍华德似乎更像是在大选中陪衬布莱尔的影子。

  4月18日,正在冲击第三任期的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收到了两则民意测验传递来的讯息———《每日镜报》当天公布的调查显示他领导的工党支持率远远领先于霍华德领导的保守党;而《每日电讯报》的民
意测验则指出他们的支持率其实不相上下。现在,距5月5日大选仅剩两周,内有工党同僚布朗的掣肘,外有保守党霍华德的穷追不舍,曾经两度以压倒优势当选首相的布莱尔只能艰难而焦急地期待着可能不会太愉快的第三任期准时到来。

    托尼·布莱尔曾经是无敌的,依靠工党在议会的多数优势保驾护航,他曾经在1997年和2001年的两次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他提出的“新工党、新国家”计划允诺下“超越20世纪旧意识形态”的治国理念;他的年轻有为、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代表了这样一个国家———在多年的衰落和自我怀疑之后,正在逐步重获自信的英国。

  但是8年后,在距离第三次大选不到一个月的今天,布莱尔显然已经老去了。

  尽力博取妇女青睐

  布莱尔在前两次大选中的成功,离不开曾经鼎力支持他的妇女选民。不过,现在他的号召力大不如前,不得不在电视台频频露脸展示亲民形象,甚至于让家庭主妇们怀疑他打算转行去做电视天气预报解说员了。

  虽然,布莱尔目前仍是英国最有权力的人,是家庭价值的拥护者,不久前刚刚同意为本国妇女提供最长可达12个月的带薪产假,但那些曾是布莱尔支持者中流砥柱的英国妇女们却发现,马上要第三次竞选连任的托尼·布莱尔却一下子变得让人十分厌烦。

  4月14日,英国一家妇女网站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3.8%的妇女认为“诚实”是布莱尔最令人喜爱的特点。与之相比,另外两名候选人———保守党的霍华德和自由民主党的肯尼迪在这一问题上获得的认同度则高达11%和30%.焦头烂额的布莱尔现在不得不拼命要赢得妇女群体的青睐。1997年,当他第一次当选英国首相时,她们的支持曾经起过重要作用。“那时候,他的教育和健康政策听起来挺不错”,28岁的爱丁堡妇女乌玛·阿瓦恩说,“但是现在,我为这个政府感到羞耻。”如同《世界新闻》17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尽管布莱尔尽力强调国内政策,对妇女们来讲,伊拉克战争依然在她们关心的问题中位居前三位,超过1/3的妇女甚至希望布莱尔退出竞选,立刻离开唐宁街10号。

  布莱尔不得不承认,伊拉克问题对妇女选民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这已经不是说妇女们厌恶战争那么简单,而是对布莱尔诚信和人格的质疑。不过,一如既往地,布莱尔还是坚持说,在伊拉克问题上,“没有第三条路。”布莱尔认为,目前的政治困境,最大的原因在于自己与公众之间没有“无间隔”的直接对话,所以他现在正在尽力弥补过去损失的“对话”时间。

  上个月,布莱尔一天中出现在第五台中的次数之多让观众甚至怀疑他打算转行去做电视天气预报。前两天,他又一反不苟言笑的常态,出现在一个妇女电视节目中,深情地谈起了自己家庭的历史。对此,一些英国资深政治评论家不由得感慨———大打妇女牌只能说明布莱尔真的变得脆弱了。

  信任危机归罪伊战

  布莱尔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的冷淡、傲慢以及道德上的自以为是,成为他失去英国公众信任的关键原因。人们不相信他在伊拉克问题上的说辞,既而也逐渐不再相信他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政策。

  他支离破碎的名声现在已经不再是坚不可摧,最新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多数选民都表示不相信他。在许多人———甚至包括他所在的工党的成员看来,布莱尔早已远离了公众的热烈欢迎,取而代之的则是普遍的怀疑情绪。

  毫无疑问,历史见证了布莱尔2003年作出支持美国总统布什入侵伊拉克的决定,这也是布莱尔开始失去英国公众信任的转折点。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说:“伊拉克战争之后,布莱尔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装腔作势’的代名词。曾经的信任在他选择远离欧洲、亲近布什的时候就开始消失了。”布莱尔的魅力、他性格中“诚实的约翰”的方面早年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事实上,冷淡、傲慢以及道德上的自我肯定一直是布莱尔性格中的核心元素。在第二任期里,布莱尔的这种性格表现为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期的不妥协态度,这也成为了这一阶段布莱尔政治生涯的基调。

  现在,对于他这种性格的肯定基本已经在公众舆论对伊拉克战争的讨论中消磨殆尽了,英国公众开始觉得他们受够了———许多人认为,傲慢的布莱尔应该对英国被错误的借口卷入伊战负责。

  但对于布莱尔本人来说,无论是否真的对曾经追随美国的中东政策有所疑虑,他现在都已经骑虎难下了。2004年9月,布莱尔在工党内部的一次代表会上说:“我能为错误的情报道歉,但是我永远不能为除掉萨达姆道歉。萨达姆进了监狱,世界就变得好一些了。”他争辩道:“事实是,我相信我做了正确的事情……我相信我没有误导你们。”布莱尔说:“我理解为什么一些人感到愤怒,这不仅是因为伊拉克战争,也因为我们作出的许多困难的决定。当然,有许多愤怒是因我而起的。我还是当年的布莱尔,只是老了一些,我希望能更加聪明一些,但我的承诺和信念没有改变。我认为我们可以为英国和它的未来组建一个最好的团队。我还有当我第一次入主首相府时的那种激情和热望。”YouGov调查公司总裁彼得·克尔纳分析了布莱尔面临的危险:“因为人们不相信布莱尔对伊拉克问题所说的话,所以逐渐地他们也不再愿意相信他在经济、学校、大众交通或者健康方面的政策,而这些都是他在竞选时要涉及的主要的国内问题。”

  帽子戏法难保精彩

  布莱尔在唐宁街的八年时光,为英国开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然而对外政策上的失误却成为他政治生涯中难以洗掉的一道污痕。不过,由于布莱尔的对手霍华德也是伊战拥趸,两人就会意一笑,扬长避短算了。

  接下来,对布莱尔的不利因素还有人们的“厌倦”心理。对于一名首相来说,他当然没有必要去放弃可能到来的第三次任期,但在人们日益挑剔的眼光下,他的竞争力无疑会打些折扣。

  执政8年之后,托尼·布莱尔不再是初生之犊,他不得不接受人们根据这8年的执政结果作出的判断。这些结果并非都是不好的,但是他们也不全是好的。自1997年执政以来,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政府为英国开创了空前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并带领国家进入了一个低利率、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的时代。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方面,这些工作确实可圈可点。目前英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增长的势头,情况甚至好于已经恢复景气的欧元区。但是,税收过高、对社会服务领域投入很大却没能改善其状况以及非法移民泛滥等问题,都引起了公众和反对党的广泛指责。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布莱尔传记作者菲利普·斯蒂芬斯说:“任何已经当政8年的首相都没有资格说:“看,我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但是布莱尔也没有其他的选择,想要再次连任,惟一的出路就是扬长避短,用经济成就弥补对外政策上的失误。

  2月11日,布莱尔跟他主要的内阁成员一起拉开工党争取三连胜的竞选序幕时,就只字未提英国为之付出巨大代价的伊拉克战争,转而用“高昂的经济凯歌”和“更美好的生活蓝图”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不过,颇有一些理由很值得布莱尔的工党同僚们庆幸,从官方角度来说,伊战对竞选的影响更多地集中到布莱尔个人身上,但是对工党造成的负面影响似乎并不大。

  上周《卫报》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很少的3%的选民说伊拉克战争会成为他们在英国两党中出选择的主要因素。而相对最近西班牙和美国大选来说,英国朝野两个主要政党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基本是一致的,反对派因此也不愿对此发表过多意见。所以,布莱尔在霍华德那里轻易过关,并没有遭到类似布什在竞选中被对手猛烈抨击伊拉克政策的命运。

  大选无忧传位存疑

  并非工党有着明星阵容,而是英国其他党派都是业余演员。面对并不怎么强大的霍华德,布莱尔似乎已经可以触摸到胜利曙光的温暖。不过问题是,布莱尔正面临着工党内“小布”布朗的挑战。

  4月13日早晨,伦敦美人鱼剧院后台,布莱尔正在集结他的“军队”准备一会儿面对群众,揭晓工党的竞选声明。他的外交大臣斯特劳———也是现任财政部长布朗在工党内部的盟友,问布莱尔道:“如果被民众追问这个竞选声明是否体现了‘不断求新的工党’时,我们应该如何回答?”布莱尔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很显然,斯特劳在讽刺唐宁街反复重复的竞选口号。这是目前在工党竞选班子内部时常上演的一个典型场景,在这个场景背后,是工党内部布莱尔派和布朗派各怀心思的紧张状态。

  布莱尔曾经许诺会辞去首相一职,让布朗继任。但是这次布莱尔却违背承诺再度出来竞选首相,布莱尔和布朗两个人关系紧张由此成为全国皆知的秘密。不过,似乎布朗在英国人心目中更受欢迎一些,《独立报》本月17日公布的一份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目前工党的支持率是40%,保守党34%,但如果布朗被选为工党领袖,政府的支持率将达到45%,保守党的支持率则会降到31%。

  考虑到为选民们展示一个轻松自信的政府,在人们能看到的前台,布莱尔的内阁成员们表现出团结的姿态,中间是肩并肩站立的布朗和布莱尔,互相恭维致意,交相称赞对方的政策。“布莱尔-布朗组合”上周还频频亮相在各种新闻发布会、电视竞选节目的最前方。这样的策略很快产生了成果,到上周三,工党已经在民意测验中领先了6个百分点。到了18日,在《泰晤士报》进行的民意测验中,布莱尔与布朗组成的工党竞选组合已经领先霍华德阵营10个百分点。

  在不怎么强大的对手霍华德面前,布莱尔似乎已经可以看到第三次出任英国首相的胜利曙光。不过,这看起来并不会是一个让人愉快的任期,甚至关于布莱尔能否做满第三个任期的猜测也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独立报》17日还披露,布莱尔已与布朗达成协议,如果工党在5月的英国大选中获胜,将进行内部权力平稳过渡,即让布朗成为工党领袖和新一任英国首相。

  报道说,双方谈判由原首相办公室发言人阿拉斯泰尔·坎贝尔牵线搭桥,关于交接班的主要话题包括工党第三次获胜后的内阁组成。其中,布朗要求获得高级职位,以保持目前他与布莱尔在工党内部的联盟;而布莱尔则要求,如果选举获胜,他至少在公开场合完成第3个首相任期。但工党前领袖哈特斯利爵士说,他希望布莱尔再当两年首相,而后让位,因为即使这次选举工党大胜,那也有布朗的一份功劳。

  另外,按照《泰晤士报》的预测,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很可能只能在下议院中赢得100个席位,大大少于目前的161个。这意味着,工党在出台方针政策时将在议会遇到较大阻力,而这无疑会增加其第三任期的执政难度。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马晶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