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报专题 > 正文

少年恐怖分子的地狱生活:逃跑者被毒打致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8日14:55 世界报

  据法国《解放报》近日报道,2005年4月28日,在伊朗德黑兰市英泰尔石油公司任职的穆尔沙夫·拉哈图,在回到位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家乡——纳朗城探望父母时,得到了一个令人悲喜交加的消息:他一年前被恐怖分子拐带而下落不明的弟弟沙洛巴赫刚刚死里逃生,回到家园。但同时另一个残酷的事实也摆在了拉哈图的面前:沙洛巴赫的一条腿已被打断,而另一条伤腿的韧带已经完全撕裂、膑骨软化,几近残废。而据巴基斯坦警方估计,沙洛巴赫可能是被恐怖分子掳走的5名7至14岁的儿童中惟一的幸存者。

  下面是拉哈图近日向国际媒体披露的其一家悲惨遭遇,特别是沙洛巴赫被绑架及接受恐怖训练的残酷内幕。

  “神童”突遭绑架

  2004年3月26日的傍晚,12岁的沙洛巴赫刚刚放学,正在自己家附近与几个孩子玩弹球游戏。正当他们在路边玩得高兴时,一辆中型面包车突然猛地停到他们身边。一个戴墨镜、穿着像本地土著居民的瘦高汉子,从车上跳下来,手里拿着一封信,让沙洛巴赫看。沙洛巴赫以为是他是要问路,就低头去看信封上的字迹。但就在这时,瘦高男子一把勒住了他的脖子,转身抱上车。其他孩子还以为沙洛巴赫是带那个“墨镜”找人去了,还继续做游戏。他们做梦也想不到,那名“墨镜”男子是一名恐怖分子,是借“问路”绑架儿童的魔鬼。沙洛巴赫这个在学校被誉为“过目不忘”、“神奇孩子”、“年级冠军”的好孩子,从此消失了踪影。

  “地狱”生活从此开始

  沙洛巴赫被抱上车后,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突然从后面伸来了一条腰带,接着,他的眼睛和嘴巴几乎同时被蒙紧、堵严。此时,年仅12岁的沙洛巴赫被吓得魂不附体,以至于小便失禁,尿湿了裤子。此后,他只听到汽车的马达声和车轮在颠簸,那意味着他们是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急速奔驰。

  据沙洛巴赫后来回忆说,大约经过了两三个小时后,车子才停下来。他被推下车,但仍然被蒙着眼、堵着嘴,在一只毛茸茸的大手牵领下,跌跌撞撞走过一段灰尘呛鼻的土路,最后到达了一个类似村落的废墟。

  那里好像是位于巴基斯坦内白沙瓦省紧邻阿富汗卡凌山口的附近地段。沙洛巴赫八九岁时曾随爷爷在这一带围猎过沙狐、沙狼,似乎有些印象,但记忆很模糊不清。据沙洛巴赫说,这个荒凉的村落大概有二三十户人家,但大部分居民早被纷乱的战火赶跑了,剩下的只是残垣断壁和留有炮弹、子弹痕迹的院门、木棚以及凄凉压抑的气氛。

  从此沙洛巴赫开始了他“地狱”生活:一开始,他被恐怖分子分配到“特情组”。这个组之所以命名为“特情”,是因为都是十几岁的孩子。7个孩子中最大的只有17岁,最小的就是他——12岁。这里墙上挂的、柜子里藏的、角落里放的都是武器:手雷、冲锋枪、手枪、手榴弹、地雷、火箭发射器、匕首、机枪……各种武器应有尽有。

  在这些孩子中沙洛巴赫个子最小,体重最轻,体力最差,但同样要接受残酷的“全面训练”。由于他进营最晚,匪首穆特勒命令他必须“补课”,于是每当夜晚其他伙伴睡觉时,他还在“苦练”。为了将手榴弹的发力和落点达到“标准”,沙洛巴赫有一次一直练到凌晨1时——从早晨7时至凌晨1时,长达18个小时的练习使沙洛巴赫三个右手指血肉模糊。而他刚躺下不久,就被皮靴又重重地踢醒,迫使他开始新一天的残酷训练。

  体弱矮小竟成了优势

  对于绑架身体弱小、单薄的沙洛巴赫,该恐怖组织头目沙尼图夫曾大发牢骚,抱怨弄来一个“只会吃饭”“不会干活”的“累赘”。但由于各方对恐怖势力的围剿,恐怖组织的发展已陷入极度困难。这种情况迫使他们不择手段,不得不从“弱小”下手。

  让匪首沙尼图夫还比较满意的是,后来他发现身高只有1.38米的沙洛巴赫竟有着过人的智慧。他对各种恐怖训练的知识只须稍一点拨便能记牢。沙尼图夫认为,除体力不过关外,沙洛巴赫可以说是一名颇有培养前途的“恐怖神童”!

  于是,沙尼图夫亲自给他“授课”。首先是“手雷课”,紧接着则是“埋雷课”。埋雷技术,和其他训练项目相比,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但要求埋藏深度始终一致,“平面稳定”,让敌方用肉眼无法判断地面伪装,同时,更要能切入“敌后”进行埋雷破坏活动。而这一点,由于沙洛巴赫不但身材小、面目与当地人酷似,具有极大的伪装性和掩饰性,而且由于是一个儿童,更具有先天的优势。从此,沙洛巴赫从被唾骂的“累赘”一跃而成为了“爆破尖兵”!

  AK-47冲锋枪成了逃跑诱因

  但沙洛巴赫的日子并没有因此而好过。由于沙尼图夫的重视,恐怖组织进一步加强了对他的全面训练强度,尤其是体力负重方面。而在这其中,最让沙洛巴赫头疼的就是AK—47冲锋枪训练。这是种在所有恐怖组织中都深受钟爱的武器,其大威力、维护简便的特点使它成为了恐怖训练中的武器首选。沙洛巴赫的训练目标是AK—47不但要求能扛、能背、能扫射,还必须基本达到百发百中的射击标准。这让沙洛巴赫叫苦不迭。更让沙洛巴赫头疼的是,练习打靶时必须到废墟西部大约五公里外的森林中进行。这是因为在山地或开阔地带训练,回声太大,会惊动进行清剿的巴基斯坦军队,从而暴露目标;另外,在阿富汗上空,特别是巴阿边界,美国高空侦察飞机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一点微小的异常都可能被其侦察到,所以白天在开阔地带操练是被严禁的。

  由于森林中有众多的高大树木遮天蔽日,十分隐蔽,而且消声力极强,从而几乎隔绝了外界的所有声音——即使是有巴基斯坦和美国的特工在附近,也难听见、找到恐怖分子的踪迹。所以成为了恐怖分子日常训练的常用场地。

  几天下来,沙洛巴赫筋疲力尽。肩上、背上由于练习长距离“扛跑”项目而被磨得皮肉翻飞,斑斑点点的血迹,几乎从前胸布满了后背。一回到营地,便软瘫成了一堆泥。而每天这些孩子们在进行了残酷剧烈训练之后,得到的却仅仅是一些野菜和玉米饼。玉米饼是靠深夜从50公里外的耶留夫村、吉图克村等村落秘密付美元买的。至于菜,森林里有的是野蘑菇、野苜蓿,煮一煮就是菜肴了。

  食不果腹,力不能支。沙洛巴赫看着墙上悬挂着的沉重的、染着他斑斑血迹的AK—47式冲锋枪,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疯狂的念头:离开这里,回家去!

  “逃兵”被毒打致残

  此后,沙洛巴赫一直在积极寻找着逃生的机会,他也并没因为被匪首沙尼图夫捧为“儿童战士尖子”而放弃一丝逃跑的念头。但是,他发现,在这个废墟中匿藏的恐怖分子有着极强的内部纪律,而且戒备森严。匪徒们为防止人员外逃或被美巴军队发现、偷袭,不但在营地周边设有暗哨把守,而且在1至2公里外的周边隐蔽地带,也都设有地穴,其中暗藏侦察人员。因此,要想从这里逃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沙洛巴赫决心已定,即使豁出性命他也要逃出这个魔窟。他想,他必须服侍好所有比他大的成员,特别是那些“上层人物”。为此,他宁愿不吃罐头,放弃难得发一次“美食”的机会,送给匪徒们;其次,就是乖乖地听从任何人的驱使,无论是让他做什么,他总是一声不吭地做好,从无怨言。天长日久,沙洛巴赫的举动终于迷惑了狡诈凶残的匪徒,在沙洛巴赫所接触到的任何恐怖分子眼中,他都是一个“忠诚的圣战战士”,有人甚至认为他有可能是10年后该组织的“领头羊”。

  2004年12月24日,在兴都库什山以西的千里边陲地带下起了鹅毛大雪。这是恐怖分子们认为最“平安无事”的一天。而这一天,恰好沙洛巴赫当“添柴夫”。他在最后一个“岗哨”去睡觉后,悄悄溜出了废墟。但可惜的是,当他披着二十余厘米厚的“雪被”慢慢匍匐着,刚刚逃出第一道暗哨时,就被值夜的恶犬嗅出异味而遭到了追捕……

  没有任何悬念,沙洛巴赫很快被抓回了废墟。出于种种考虑,匪徒们没有立刻杀死他,而是把他吊在屋顶上,在全体成员面前用棍棒和皮鞭“拯救”他。在一阵乱鞭乱棍狠命抽击中,他的左腿被打断,右腿膝关节韧带撕裂,最后他晕死过去……

  沙洛巴赫的凄惨结局

  恐怖分子在沙洛巴赫晕死后,对他进行了简单的抢救。最终虽然沙洛巴赫死里逃生,但他的左腿已完全残废,右脚也根本无法用力着地。他成了一个残疾儿童恐怖分子——这在塔利班恐怖组织有史以来是绝无仅有的——即使如此,该组织头目沙尼图夫依然冷血地称这是件好事。他说:“一个瘸腿儿童,更不会被敌人识破。这增强了埋雷的隐蔽性。”

  2005年2月3日,在军团司令萨夫达尔指挥下,一支巴基斯坦军队在清扫临近阿富汗边界南瓦济里斯坦地区某恐怖分子残留基地时,士兵们突然发现一名儿童龟缩在一座离坎儿井不远的茅屋内,遂将其带至部队驻地。随后在检查这名儿童时,他们发现其右手猛然抖动——如果不是士兵早有戒备,险些让他拉响了腰中TS小型手雷!

  从他身上士兵们还搜出一把匕首、一支手枪及56发子弹。经过审问查明,这名儿童就是沙洛巴赫。在其交代及带领下,清剿部队又从南瓦济里部分地区起出恐怖分子藏匿的大批武器,其中包括二百余枚地雷、手雷……

  2005年3月17日,经巴基斯坦警方协助,身已致残的沙洛巴赫辗转回到了家乡纳朗小城。但是,他的父母已经遇害,凶手至今没有下落。

  2005年4月7日,他的哥哥穆尔沙夫·拉哈图万里迢迢,回到家乡探望父母。此后几经周折,才将在街头乞讨的沙洛巴赫找到。兄弟俩抱头痛哭……

  相关链接

  据法国《解放报》近日披露:在巴基斯坦的南瓦济里斯坦一带躲藏的塔利班恐怖组织已陷入了绝境。仅存1500名人员中有三百多人有可能在最近几周投降。该组织一名干了10年的头目拉马图拉·曼苏尔对《解放报》记者称:“现在处境极为艰难,在阿富汗每走一步,都可看到头顶上的美军直升机。为躲避巴基斯坦军队的每一次攻击,我的妻子不得不从一个村子跑到另一个村子,太累了!”恐怖分子绑架儿童招兵买马的行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孤注一掷。本报专稿 苏殿远

  相关专题:世界报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