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这一次真的该向萨特告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5:59 新民周刊

  “作家在他的时代都有一个位置。每一句话,哪怕是沉默都会有回音。”在萨特诞辰100周年的今天,我们想起这 个名字,是因为它和一个时代永远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撰稿/蓝克林

  1980年4月15日,让-保罗·萨特去世。作为与萨特同庚并且前半生几乎朝夕与共的
密友,雷蒙·阿隆写了一 篇诚挚而悲伤的悼念文章,在其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诺言已不复存在。”

  阿隆所说的“诺言”,是指他们早年在法国的“知识圣殿”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共学时,以开玩笑的方式所许下的一个 约定:两人谁活得更久,谁就要为先走一步的另一位撰写传略,刊登在巴黎高师校友的《年报》上。

  萨特与阿隆的快意恩仇,差不多勾勒了近些年来陆续步入百年冥辰的中外知识分子们所共有的一个特征:唯有急剧变 动的重大社会历史现实,才能给他们知识上成功的可能;换言之,这些知识分子,往往总是通过辩论和争斗,在涉及整个国家 和民族的大规模论战中,最终寻找到自己成功的机遇。对成功的渴望以及对政治立场的固守,完全可以使昔日的同窗反目成仇 。即如雷蒙·阿隆在1956年所说的那样:“在我们这一代当中,任何友谊都没能战胜政治观点的分歧,为了避免分道扬镳 ,一些朋友不得不同时改变政治立场,这种情况既情有可原,又令人悲哀。”

  今天,萨特作品的读者们,可能零星地分散在大学校园的哲学系和文学系中;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萨特似乎从来就算 不上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与我们这里的哲学课程把萨特奉为重要的哲学家相比,在汗牛充栋的国外通用哲学史著作中, 大多都没有把萨特与他的存在主义作为专章加以列出。

  上个世纪的20年代,初出茅庐的萨特确实是怀着强烈的哲学与文学情结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那是一个“两耳 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萨特;其终身伴侣西蒙娜·德·波伏娃在《一个循规蹈矩的少女的回忆录》中,对此有相当 篇幅的描述。波伏娃这样回忆道:1933年,比萨特先入存在主义现象学之门的雷蒙·阿隆对萨特这样说:“小朋友,你如 果是一个现象学家的话,就可以对一杯鸡尾酒大做文章,从里面弄出一些哲学来。”“从一杯鸡尾酒里面弄出一些哲学来”的 愿望,驱使着年轻的萨特和他的同侪们拜倒在德国人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门下。然而,从最终的结果看,萨特对现象学大厦的 贡献,完全比不上梅洛·庞蒂,某种程度上甚至不及阿隆。

  在更大程度上,萨特是以自身对社会活动的广泛介入以及他所倡导的“存在即选择”的信条,而被更多的人所铭记和 推崇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萨特曾应征入伍,加入了抵抗法西斯德国的陆军炮兵司令部的气象小队,负责放热气球测定风向 。即使这项工作,他也几乎难以胜任,更多地表现出一个思想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之间的巨大反差。他当时的班长(一位数学 教授)评价说:“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从军事上看他对我们毫无用处。”1959年,萨特来华访问,并且在中国权威的《 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热情赞扬中国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精神是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做漫无 边际的理论推导,常常使知识分子们犯下类似的“误读”的毛病,它似乎表明,测不准大自然气象风向的萨特,也并不一定能 够测得准社会的风向。唯一能够被萨特有绝对把握测准的,恐怕是女性的心理;在他的一生中,萨特有整打的女友,并同西蒙 娜·德·波伏娃保持了一辈子奇特的关系,书写了20世纪知识分子的“另类历史”。

  萨特一直在介入社会。从上世纪40年代以后,他创办《现代》杂志,站在反对越战和抗议苏联入侵匈牙利的斗争前 列,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中,萨特更是被拥戴为“精神领袖”。即使在晚年,他还曾在抗议莫斯科举办奥运会的声明 上签名。尽管如此,还是有批评者把他看做是思想上的巨人和行动上的侏儒;例如,英国人保罗·约翰逊在他的那本著名的《 知识分子》一书中这样评价道:“如果他(萨特)真的遵循自己的哲学信条,就早该去炸毁军车或刺杀党卫军成员了。但事实 上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只是说,他只是写,他在理论上、思想上、精神上都是抵抗派,唯独缺乏行动。”对照事实不难看出, 这样的指责显然过于苛严。炸毁军车或刺杀党卫军成员,无论如何不应当成为萨特的职责。

  如今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为萨特送葬时万人空巷的场面,相信将会被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们不断地提及。20 多年前,那些坐在地上、攀在树上、站在路边,那些大老远地来到蒙巴纳斯参加萨特葬礼的男女老幼,目光哀切、泪流满面, 发自真心地向萨特最后一次表达敬意。这一场面,大致可以被看做是知识分子所受到的最高礼遇。

  然而,20年过去了,那些想向萨特表达他们哀思的人去哪里去了?当今法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列维在他的《萨特的世 纪》一书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美国人理查·波斯纳在他的《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一书中,也为这种感叹提供了定 量意义上的佐证: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来,萨特的“媒体引用指数”呈急剧下降趋势,萨特的影响力在迅速 消失。

  或许,萨特百年冥辰,可以稍稍扭转他的“媒体引用指数”的走势曲线。

  但是毕竟,萨特的思想所依附的那个社会和时代背景已不复存在,这一次,我们也许真的该向萨特彻底告别了。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