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美国老兵讲述朝鲜战场亲历:战争改变我的一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1:19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孙亚菲

  在旧金山市的“富人区”里,唐纳德·雷德拥有面朝大海的公寓和一层办公楼。他是享有声望的律师,周旋在上流社会里。他说,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一名穷小子,“是战争改变了我的一生”。

  55年前,18岁的芝加哥青年唐纳德受广播的感召而报名参军。1951年2月,芝加哥被大雪覆盖的季节,他来到阳光明媚的南卡罗来纳州。与此同时,美国重新征召60万人,许多像唐纳德一样本分斯文的男孩,被送进营地接受严苛的训练。他们当中,不少人甚至从未跟人红过脸,但每天的学习课程,除了最基本的队列训练,还有各种方式的谋杀。

  “我成了一名机枪手。”他有些自豪地说,因为机枪往往形成重要的攻击点,“但我也忘不了,朝别人身上射出第一发子弹时,我的手和心同时在颤抖。”

  六个月后,他打电话给母亲,说马上就动身去朝鲜。母亲沉默了半分钟,只说了一句“小心一些”就挂断了。

  再后来,唐纳德扛着勃朗宁机枪,在朝鲜半岛上作战13个月,参加了三次重大战役,最后安全返回。

  “我自己都很惊讶,”他说,“我毫发未伤地活了下来,简直就像一场梦。”

  然而,现实却比梦沮丧许多。他的战友,那些年轻的,被父母疼爱的高中生们,那些相信个人荣誉,相信美国“正义价值”的自愿者们,一个个倒在了陌生的亚洲大陆上。唐纳德亲眼目睹跟他同龄的士兵淌着血,永不再醒来,“我满心悲伤,可是,悲伤又有什么用?战争总是这么残酷。”

  他记忆最深的是1951年冬,发生在南北朝鲜交界处杨口地区的几场战斗。美国军队跟朝鲜人民军在那里相持不下,双方死伤都很惨重。

  作为机枪手的唐纳德,还负有将受伤士兵背到安全地带的任务,在隆隆的炮火里穿梭,几乎九死一生。就那样,还有数百名死去的美国士兵尸体没找到。多年以后,唐纳德曾八次返回韩国缅怀往事,那里已变成游览区,战斗最激烈的北部山谷已划归朝鲜。

  这场战争让他第一次了解到中国人。面对中国记者,唐纳德一再强调,他从未跟中国军队交战。他所在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第七步兵团第三营,主要跟朝鲜军队作战。“当然,我们也看到过中国士兵,但更多是听到关于他们的传闻,让人震撼的传闻。”这些传闻带了不少的想象:中国士兵不怕死,前面一个倒下,后面的捡了前面的武器又冲上去。中国军队比朝鲜军队供应差一些,在难以忍受的寒冷天气里,他们居然穿薄底胶鞋作战,甚至还有士兵光着脚!

  他同意别人对中国士兵的评价:非常勇敢和顽强。但他想象不出当时是什么力量在支持中国人参与这场战争,因为1949 年才成立的中国“年轻而贫穷”,却敢与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国人一较高下。“现在看来,也许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疆域,为了帮助盟友朝鲜——跟美国出兵保护韩国一样。”

  1952年秋,唐纳德奉调回国。那时,美国经济正值新一轮起飞,人们迷醉于经济的复苏、新技术革命甚至好莱坞电影和摇滚乐,没人关心朝鲜战争,仿佛它从不存在。以至于后来有人把这场战争称为“被遗忘的战争”。这多少让那些理想主义者感觉失落,但唐纳德仍坚信战争改变了他的命运。

  “我的性格深受影响,”他说,在战争中,他学会了全力以赴做事,比如他认为法律能改变社会,他就考入法学院,当了一辈子律师。“我曾是个穷孩子,但现在我做得非常好,那可以看作是我从海军陆战队学习的结果——不仅仅要持之以恒做正确的事,还要有责任心。”

  对于战争,他说他从未改变过观点。“战争不是一件好事情,”他顿了顿,“但有时是必需的,比如可以带来自由和更好的生活时。”

  毫无疑问,唐纳德在本质上是位保守主义者而非自由主义者——这两种人在美国社会中各占一半。他在名片上留下他在海军俱乐部注册的电邮地址,向他人提醒自己的不同经历。他向人提得最多的头衔,是“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对策专家 ”。他是典型的美国军人,甚至是美国保守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的缩影——坚信美国价值逻辑,坚信国家利益至上,坚信民族荣誉感——不要低估他们的数量,这是支持美国能出兵伊拉克的社会基础。

  每天大部分时间,唐纳德是坐在朝海的书房里看书——一面墙的书,全部与朝鲜战争和海军陆战队有关。他收集了关于朝鲜战争的几乎所有英文版著述,以及战争地图。或者,在夕阳穿透玻璃窗的时刻,摩挲那杆从海军陆战队带回来的木柄机关枪——跟在朝鲜战场上作战的型号一样。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