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泄露了CIA女特工的身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14:30 外滩画报 | |||||||||
《纽约时报》女记者慷慨坐牢布什心腹罗夫面临辞职重压 特约记者卓群/发自华盛顿 7月6日,《纽约时报》女记者朱迪思·米勒被关进监狱,刑期为三个月。原因是她不愿向联邦大陪审团提供其获知 中央情报局特工瓦勒里·普莱姆(ValeriePlame)身份的消息
普莱姆案件内容扑朔迷离,涉及伊拉克战争,情报收集,媒体运作等敏感问题。日前,连布什总统的心腹卡尔·罗夫 也被牵扯进来,而且陷入了不小的麻烦。 丈夫批判布什妻子身份曝光 这件事要从2003年初,布什在国情咨文中短短16个字的一句话说起。当时,布什政府正在积极备战伊拉克,希 望说服国民和全世界的支持。布什在咨文中说到,英国政府获知,萨达姆·侯赛因最近正向非洲谋求大量的铀(TheBri tishgovernmenthaslearnedthatSaddamHusseinrecentlysought significantquantitiesofuraniumfromAfrica.)。 美军攻下巴格达之后,遍寻不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白宫当初的许多论据都遭到质疑。 2003年7月6日,曾作为特使去调查伊拉克与尼日尔之间铀交易的美国外交官约瑟夫·威尔逊在《纽约时报》上 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在非洲没有找到的东西》的评论,指责布什在国情咨文中使用的那16个字是建立在错误的情报之上,有 意误导美国人民。威尔逊的文章很有说服力,一时给布什政府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一周以后,著名的保守派专栏作家罗伯特·诺瓦克对威尔逊展开了攻击。他在7月14日的文章中指出,威尔逊从未 为中情局工作过,而他的妻子瓦勒里·普莱姆却是CIA调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人员;“两名政府高官告诉我,威尔逊能去 尼日尔调查,是他的妻子要求的。” 诺瓦克希望通过揭露威尔逊靠老婆开后门、找工作这一点,让人觉得此人不可信。他没有料到的是,向他泄露秘密特 工身份的人,很有可能触犯了美国1982年制定的情报人员保护法。 如此指名道姓,不仅害得威尔逊夫人不能再当特工,也可能给曾经和她接触过的特工带来生命危险。诺瓦克的文章惹 恼了威尔逊夫妇和民主党人,情报界很多人也大感不满。人们都想知道,究竟是谁向诺瓦克透露了特工普莱姆的身份。 法官太过认真记者左右为难 2003年底,布什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任命特别检察官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调查这一案件。 在华盛顿,许多诸如此类的调查会不了了之,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为人所淡忘。而本案却是个例外。最主要的原因 ,是特别检察官菲茨杰拉德“过度认真”,似乎将自己的政治前途全都押在了上面,摆出一副非查个水落石出不可的架势。 这位检察官发现,除了诺瓦克之外,还有几名记者也可能得到过相同的信息,其中包括《纽约时报》记者朱迪思·米 勒和《时代》周刊记者马修·库珀。 检察官的传票给这些记者制造了一个大难题。政府高官在透露秘密消息时,一般会要求对记者自己的身份保密;而记 者如果不能保护消息来源,以后将无法获得重要消息。所以两位记者都表示,永远不会向任何人——包括警方和大陪审团,透 露相关官员的身份。 多数美国记者认为,保护消息来源是记者享有的绝对特权,即使这一来源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犯,也不能向警方告密。 就像医生有权不向任何人透露病人的身体状况、律师有权保护客户隐私一样,不少人认为,真正自由的新闻制度应该保护记者 的这一权利。 但事实上,尽管美国50个州中49个州都有某种形式的保护法,但国会或联邦法院体系却从未有过相应立法,来保 障所有记者在所有情况下都能享有这一特权。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普莱姆案中,拿到传票的记者都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么违反自 己当初对消息来源的承诺,要么就得蹲监狱。 《时代》愿交文档米勒选择坐牢 布什政府为了显示对调查的合作态度,曾要求所有高官签署让记者作证的豁免书,也就是说,他们愿意自动解除原先 要求记者保密的约定,记者可以向大陪审团公开此案相关谈话的内容。 但米勒和库珀却认为,这一豁免书是政府强制其官员签署的,并非出自消息来源的真心,所以他们选择了保持沉默。 主审法官托马斯·霍根对此并不认同,两名记者都因“蔑视法庭”而面临牢狱之灾。记者的辩护律师将官司一直打到 最高法院,但高院却拒绝受理此案,而是要求记者服从原判。 这时,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首先作出让步。主编诺曼·博斯汀表示,杂志愿意服从法律,将库珀 存储在公司的电子邮件等交给大陪审团。面对同行的指责,博斯汀解释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新闻媒体不能超越法律” 。库珀虽然表示不满,但对高层的决定也无能为力。 尽管如此,检察官菲茨杰拉德还是不肯作丝毫让步,坚决要米勒和库珀亲自作证。7月6日,两人再次被传出庭,如 果再不开口,就将被直接送进监狱。法官霍根对他们说:“打开监狱大锁的钥匙,就在你们自己手里。” 但米勒女士却慨然表示:“在这一案件中,我不能为了免受牢狱之灾,就违反当初的承诺。新闻从业人员若无法得到 消息来源的信赖,就无法行使其职务,也就不会有自由的新闻界了。” 罗夫面临重压布什不肯表态 有些震惊、有些害怕的米勒当天就被送进监狱。她在狱中对来采访她的同事说:“我坐的囚车经过那些我曾经采访报 道过的政府大楼时,我在想:天哪,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颇具戏剧性的是,原本准备和米勒一同去蹲监狱的库珀随后却表示,是日上午自己得到了消息来源的的特别准许,可 以向大陪审团作证。 7月13日,库珀果然向大陪审团作了证,随后表示:会将自己的故事发表在最近一期的《时代》周刊上。 不等库珀的文章发表,《新闻周刊》就刊登了2003年库珀写给编辑的一封电子邮件,文中显示,是布什的亲信幕 僚卡尔·罗夫向他透露了威尔逊的妻子在中情局工作的消息。 一时间,所有矛头直指罗夫,要他辞职的呼声高涨。罗夫被称为布什的政治“总设计师”,在两届总统选举中都立下 汗马功劳。 报道登出以后,布什一直拒绝发表看法,只是反复表示,要等大陪审团的调查结束后,才会作出相应的行动。虽然他 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在口头上对罗夫表示坚定支持,但这几天来,他频频与罗夫在公众场合走在一起,有说有笑,也许就 是在暗示自己的态度吧。 罗夫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为什么没有就此事发表过任何文章的米勒蹲了监狱,而率先披露普莱姆身份的诺瓦克却 什么事都没有呢? 这桩案子还有很多让人困扰的问题,答案应该会在不久的将来真相大白。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