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延安的斯诺和今天的库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5:42 青年参考 | |||||||||
龚文庠 斯诺是什么人?他是100年前出生的一位美国记者,上个世纪30年代来到当时中国的一个被封锁的政治“特区” ,解读那里的人民、领袖和政权。通过斯诺的报道,美国、西方、全世界都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用一个西方学者的话来说,斯诺对“红区”的解读“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斯诺的解读对中美关系,对国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斯诺及其作品的评价真是五花八门,不同的人眼中的斯诺竟会如此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是 正面和反面两种评价,可以分别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来评述。 在中国,斯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斯诺墓上刻的是:“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 斯诺之墓”,据说是周恩来拟文。斯诺去世后毛泽东发唁电说:“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进一步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 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这是最权威的官方评价。一 位中国记者在《西行漫记》发表60周年时曾沿着斯诺当年从西安到延安以及陕北的安塞、志丹等若干地方采访的路线走访了 一遍,他的感想是这样的: 他们有的六十开外,有的四五十岁,有的只有二三十岁;有的是小学教师,有的是交通部门员工,有的是汽车站卖杂 货的老汉,有的是开旅社的小老板,有的就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只有你蹲在黄土高原的土疙瘩上,听一个拿着鞭子小锹不时 吆喝着羊群的小伙子谈斯诺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什么叫活在人民心中。 中国还成立了官方和民间的研究斯诺的协会,对他的评价远远超出了新闻传播的范围。斯诺已经不仅是新闻记者的楷 模,在不同的场合他还被描述为一个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的正义、善良、勇敢、睿智的国际主义者。斯诺已经成为一种典型, 一个符号。最近美国实业家罗伯特·库恩(RobertKuhn)出版了一部十分畅销的《江泽民传》,中国有评论家就称 他为“当代的斯诺”。 美国和西方对斯诺的评价随着时代而变化。冷战时期,尤其是美国的麦卡锡时代斯诺被看作是“共产党的走狗”、“ 卖国贼”。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正常时尼克松总统给斯诺写信说:“你的工作是非常伟大和受人尊敬的。”如 果我们把西方学者和评论家对斯诺的一些评价罗列出来,就会看到下面这些色彩各异的“标签”:他是“一个热情的人道主义 者”、“一个危险人物”、“一个相信必须用改良来取代革命的自由主义者”、“左翼记者中最成功的一个”、他有“公平的 想法、独立的观点和记者特有的正直”、他“偶尔也会过分强调中国的光明面以保持他与中国的特殊关系”、他的《西行漫记 》“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他是一个“反革命分子”(美国共产党的批评)、他的报道“美化共 产主义的罪恶”。对斯诺的这些评价或解读如此相互矛盾,好像有许多不同的斯诺。有一句也许最能被大家接受的评价:“他 被许多人误解”。 美国人罗伯特·库恩最近出版的《江泽民传》以较为客观的立场向世界介绍中国,对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真实国情起了 很好的作用。库恩说,他写这本书的动机是对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关于江泽民赴美访问的电视报道十分不满意:“节目很不全 面,这一点对于任何稍微了解中国国情的人都是不能接受的。”库恩说,“我写《江泽民传》、拍电视、组织文化交流,就是 力图把我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介绍到美国和世界去。这只是我的观点,不代表中方的观点,也不代表西方的观点, 只是真实中国的再现而已。”库恩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对中国的独特解读,更在于他强调的“真实”二字。 有学生问我,是否只有像斯诺那样爱中国的记者才能写出真实报道中国的文章?我认为我们不必要求外国记者“爱中 国”,但他要爱真实,爱真理,也就是遵守新闻的职业道德。至于他本人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我们不必,也不可能提出要 求。 有意思的是,库恩不愿被称作“又一个斯诺”:“我和斯诺出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背景,写作的方式也不一样 。”或许库恩不希望自己像斯诺一样被西方媒体贴上一个标签而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另一位谈论中国的外国人莱斯顿·布朗 却有很不相同的遭遇。布朗是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10年前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这本书。很长一段时间里布朗受到 中国媒体和学界的一致抨击,被当作做西方散布“中国威胁论”的标杆人物。后来我们逐步认识到布朗著作的学术价值和对中 国发展战略的启示,布朗又多次被邀请到中国讲学,并被上海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聘为荣誉教授。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布朗说 :“我从没有妖魔化中国”。 新时代的跨国传播应当不同于冷战时代或国际阶级斗争的时代,我们应当有全新的观念和战略,其中包括更开阔的眼 界和更宽广的胸怀。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多元解读”的信息环境。 (作者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