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到俄罗斯解我心中的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10:44 青年参考

  本报记者叶研

  远道的来人,可以在圣彼得堡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果戈理的墓,可以在莫斯科看到《阿尔巴特大街的孩子》的作者 阿纳托里·雷巴阔夫以及马雅可夫斯基、高尔基的雕像。作家诗人们的旧居、博物馆、纪念地、塑像等等数不胜数。尽可以把 整个俄罗斯理解为文学系的校园。给予最高纪念的,是普希金和托尔斯泰。

  在俄罗斯,记者带着两个猜了一半的谜:一个谜是,19世纪以来,俄罗斯文学和绘画、音乐、戏剧等出现黄金时代 ,其佳作纷呈,其作家群体涌现,如火山喷发。被称为“文学爆炸”的20世纪下半叶拉美文学高潮,也难说比俄罗斯文学创 作的爆发更汹涌夺目。俄罗斯文学从此走向顶峰,5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种猛然发力的源泉在哪里?

  还有一个谜,就是俄罗斯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学遗产和作家,从不因为一时的意识形态原因轻率地否定。即使像十月革 命这样刀光血影的殊死斗争,也没有回避用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来标榜自己。即使某作家被当局驱逐,历史也会还 其公平待遇。好像俄罗斯人不止把作家看成作家,而看成了别的什么。

  这两个谜,可以想当然地猜上一半。但仍满腹狐疑,不敢自信。

  远道的来人,可以在圣彼得堡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果戈理的墓,可以在莫斯科看到《阿尔巴特大街的孩子》的作者 阿纳托里·雷巴阔夫以及马雅可夫斯基、高尔基的雕像。作家诗人们的旧居、博物馆、纪念地、塑像等等数不胜数。尽可以把 整个俄罗斯理解为文学系的校园。给予最高纪念的,是普希金和托尔斯泰。普希金生命短暂,只活了38岁;托尔斯泰活得长 ,差点儿就听到了攻打冬宫的炮声。

  普希金:我向全世界讴歌自由

  圣彼得堡西南,巍峨璀璨的叶卡捷琳宫一侧连接着一座鹅黄色小楼,这是一所贵族学校———皇村学校。现在是普希 金纪念馆。小广场中央,普希金坐像手拄着头,取遐思冥想的造型。这位有着四分之一摩尔人血统的翩翩少年,徜徉在叶卡捷 琳宫的林阴湖畔,不久,即用短暂的生命建造了一座比叶卡捷琳宫更加辉煌的宫殿———俄罗斯文学殿堂。普希金被后世称为 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创始人。他的作品,俄罗斯民族意识鲜明,是贵族革命运 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广泛,在俄罗斯诗歌史上前无古人,被高尔基称为“一切开端的开端”。正如普希金在 诗里写道:“我为自己竖立起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人民走向那里的小径上青草不会生长,我昂起着永不屈服的头颅,高过 亚历山大石柱之上。”

  在苏俄另一位大作家高尔基以前,俄罗斯的诗人和文学家都出身于贵族家庭。俄罗斯文学或可以说是贵族创造的。1 8、19世纪的俄罗斯贵族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最先起来反抗沙皇的专制暴政。普希金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并不在 乎因此遭到流放。他在《自由颂》中写道:“我向全世界讴歌自由,我要震慑皇位上的丑恶。君王,给你皇冠和王座的是法律 ,而不是天意。”普希金与要求废除农奴制的十二月党人来往密切、友谊甚笃。十二月党人起义,是出于良知对权势的群体性 反叛和决裂,开创了俄罗斯贵族精神和平民立场相融合的文化传统。普希金为自己未能和他们一道行动而深感懊恼。十二月党 人起义被镇压后,沙皇问普希金,如果当时他在圣彼得堡,会怎样?普希金爽快地回答,我会和朋友们在一起。普希金写诗给 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他在《致恰达耶夫》中写道:“同志,请相信,就要升起了,那颗灿烂夺目的幸福之星。俄罗 斯必将从睡梦中苏醒,在那专制暴政的废墟上,必将刻上我们的姓名。”

  普希金生于1799年,只活到38岁。他感情率真,爱憎强烈,曾数次与人发生决斗。1837年2月,在决斗中 ,遭法国流亡者丹特士致命枪击。圣彼得堡莫依卡河堤岸12号,是普希金故居,现在开辟为普希金旧居纪念馆。为保护这座 建筑,参观的人们都不走临街的正门,而是从院内地下室的一道小门进入。楼一层是普希金故居,在决斗后的最后几天,普希 金说:“我要整理一下自己的家。”几天后,诗人辞世,他的家成了一处圣地。

  托尔斯泰:文坛上独一无二的天才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人在普希金之后景仰的另一座高山。莫斯科托尔斯泰博物馆馆长维塔里·列米左夫的表述很具代表 性:“对俄罗斯人来说,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托尔斯泰对我们来说是祖国,是父母,是乳汁。托尔 斯泰是语言创作大师,他与不同年龄的人对话,可以为普通百姓写故事,也可以创作富于迷幻色彩的长篇小说,还可以写复杂 的宗教哲学思想文章。他的每篇作品都充满对遥远未来的思索。他深信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伟大的理想,应该建立在平等、宗 教的基础上。我认为托尔斯泰是文坛上独一无二的天才,世界上再没有他这样的第二个人。”

  列夫·托尔斯泰纪念馆,建在一个名叫布朗的人的豪宅里。布朗生前崇拜列夫·托尔斯泰,热爱他的作品,收藏了大 量与列夫·托尔斯泰有关的真迹和资料。托尔斯泰不多的电影资料和录音也存在这座博物馆里。

  1828年,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的影响。 1847年,他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尝试农奴制改革。1851~1854年,他在高加索军队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 ~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创作打下基础。1855年1 1月,他在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和《少年》反映了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此后,他陆续创作了 中篇小说《哥萨克》、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 以对俄罗斯社会不妥协的批判而成为不朽名著。托尔斯泰被看作诸如中国的孔夫子、老子之类的思想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 创办一百多所托尔斯泰学校,按托尔斯泰宗教哲学思想编制了教学大纲、教材。

  俄罗斯文学家呈现出群体性的个人命运的悲剧。出走、决斗、自杀、被流放驱逐,这种结局延伸到苏联的许多知名作 家身上。比创作更重要的是探寻,社会理想是俄罗斯文学家集体探寻的方向,从赫尔岑的《怎么办》就闪烁着严肃批判的光辉 ,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批判现实主义的。记者在托尔斯泰博物馆的一个座谈会上问道,“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在苏联时期是否有 了改变”,与会者轻易举出《古拉格群岛》和《阿尔巴特大街的孩子》两部令人信服的作品,说明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在当代 并未消弭。

  比探寻更感人的是俄罗斯文学家为探寻付出的代价。他们把形而上的选择看得异常神圣,以自身行为、生活方式追求 理想,以生命代价履行价值选择。面对社会的打击和内心冲突,不苟且,不依附,不妥协,不放弃,从容走向悲剧结局。其坦 然风范虽带有悲悯、无奈和宿命意味,但也呈现罕见的真诚。这或许是俄罗斯人不把优秀作家仅仅当做作家,而把他们当做俄 罗斯精神的代表加以纪念的原因。

  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始终是个谜。一种说法是家庭不和,一种说法是为情所困,一种说法是陷入神秘主义。后一种说法 不那么平庸,或许更接近谜底。神秘主义,大概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宗教哲学思想有关。维塔里·列米左夫说,托尔斯泰晚年 一直在努力与上帝沟通。离家出走不久,列夫·托尔斯泰病故于雅斯纳亚·波良纳附近的一家客栈。在他临终前7天里,第一 次世界大战几乎全面停火;人们屏住呼吸,倾听列夫·托尔斯泰心脏最后的跳动。1910年的冬天,82岁的列夫·托尔斯 泰离开了这个世界。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