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沙龙谢幕以色列政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7:44 外滩画报

  别了,1948年的一代

  在本文写下的时候,阿里尔·沙龙正在为他的生命而战。你不必是个医学专家就能知道,他在以色列总理府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作为1948 年那一代的最后一个巨人,沙龙经历了以色列编年史每一个重要而敏感的
节点。作为一个军人和政治家,他被爱过也被恨过,受过晋升也曾被贬黜; 今天有人将他尊为“以色列之王”,明天就有人抨击他是“国家的威胁”;曾经有人说他连国防部长都不适合当,后来又有人赞颂他为“国父”。

  沙龙走过的道路和摩西·达扬的相似——都属于1948 俱乐部,习惯于透过步枪瞄准镜来看阿拉伯人。两人都是战功卓著、足智多谋的将军,在生命后期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看法都发生过戏剧性大转变。达扬设想出与埃及媾和的主意,并把它植入贝京( 以右翼总理) 的脑袋中。他是第一个明白武力有局限性、必须用占领的土地来购买和平的人。

  当时的沙龙是个强硬的鹰派,定居点的奠基者,掣肘数任右翼出身总理( 如沙米尔)的高手。坐上驾驶台后,沙龙才改变了立场,经历了180 度大转变。

  当上总理以后,他多次飞赴美国会晤布什总统,意识到以色列不能将自己和国际社会割裂开。更重要的是,他担心有朝一日美国可能会将一份和约强加给以色列。

  作为颇受爱戴和尊敬的总理,他的经历与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也有些相似。戴高乐依靠相信他能保住被占领土( 阿尔及利亚) 的支持势力重新当上总统,然而却做了出乎极端分子预料的事: 放弃阿尔及利亚,命令百万法国侨民回国。

  沙龙作为定居者之父当选总理,但当他意识到如果不同意巴方建国并作出痛苦让步,以巴就无法达成协议时,他发现自己站在支持者、本党和整个极右翼的对立面。

  沙龙的“六日战争”是在6 天内撤出加沙定居点,既没有流血,也没有挑起内战,支撑他的是作为领导人的决心: 如不撤出占领土地,以色列永远无法在中东安全地生存下去。

  “只有沙龙做得到!”这句标语成了现实。巴勒斯坦温和派不妨学学沙龙,不要被极端分子吓倒。有时你必须按多数人的意愿行事,而不是听命于狂热分子和好战武装。

  沙龙毫不迟疑地退出专门给自己拆台的利库德集团,创建了一个新党。民调机构已经预言,这个尚在草创之初的前进党将赢得42 个议席( 以色列议会共有120 个席位)。

  沙龙的中风使以色列政治系统陷入一阵狂乱。那些把前进党看作眼中钉的政客们如右翼的内塔尼亚胡和左翼的佩雷茨( 分别为利库德集团和工党主席) 将试图把数以万计曾经跟沙龙走的老党员重新拉回自己阵营。

  但前进党是环境的产物,而这一环境并没有变化,希望这个党诞生的人们还在那里。来自形形色色党派、投奔到沙龙身边的领导人同样可以聚集到埃胡德·奥尔默特的周围,沙龙的这位副手、代总理是个老练的政治家,脱离行动正是他和沙龙一起想出来的,甚至可能是他先于沙龙有了这一想法。他可以接过沙龙留下的一棒。

  打算投给前进党42 票的以色列选民不会接受沙龙一倒就一切全完的说法。昨天我看到不少人前往新党办理党员登记,他们就像在对沙龙说: 别了,1948 年的巨人们;你们的身后有人继承。

  强人时代的终结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论

  很让人意外地—以色列开始了对政治新领导人的寻找。从广义上讲,中东和平进程也一样。沙龙的病危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近期不太可能有在政治力量、敏锐度和号召力上都与他相当的人能够出来填补。

  沙龙的猝然退场引出一个新时代: 以巴关系舞台不再由意志坚强、深受拥戴的强人主宰。

  2004 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去世后,继任者阿巴斯被寄以厚望。但他显得过于软弱,尽管用意良好并直言谴责暴力,但他迄今仍无法管束巴武装组织,也无力控制法塔赫政党和政府内部的腐败与混乱。如果25 日的议会选举不推迟,他将面临严峻挑战。

  现在以色列也面临类似的不确定期。副总理奥尔默特将在百日内担任代总理,全国大选将在3 月28 日举行,但并无一位像沙龙这样可以团结民众的强有力领导人等着出阵。

  在早期的军旅和政治生涯中,沙龙以他的顽强赢得了“推土机”的绰号。在1973 年中东战争中,他违反命令挥师渡过苏伊士运河,为以色列扭转了战局。但出任国防部长后,他策划了1982 年入侵黎巴嫩行动这一大败笔,

  当地两个巴勒斯坦人难民营发生屠杀后,他被迫辞职。

  沙龙的抗命习性在和平进程中重新显露。2002 年布什推出支持巴方建国的路线图,他只是随便点点头,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推动和平,下令在去年从加沙地带单方面撤离。这是以色列第一次交出巴方计划用于建国的土地。

  此举也是在保守政党利库德集团的强烈反对下进行的,去年秋季沙龙抛弃了这个自己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