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周方冶:“民意”与街头政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8:44 国际在线

  作者:周方冶

  2月初,泰国民间组织“人民民主联盟”(民盟)在曼谷举行10万人的大规模示威集会,要求总理他信·西那瓦下台。月底,他信在反对党以及党内部分派系的压力下,宣布解散众议院,定于4月2日提前举行全国大选。

  但是,泰国的政治风波却并未就此平息。一方面民盟要求他信下台的态度日趋强硬,大规模示威集会愈演愈烈,并与来自外府的数万他信支持者形成对峙局面;另一方面三大反对党则联手抵制大选,与民盟遥相呼应。4月2日的大选虽如期举行,但由于以民盟和三大反对党为主的反对派坚持通过街头政治而非民主选举的方式,对抗由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泰国政治局势进一步陷入困境。

  政府反对派在推动街头政治的过程中,一直高举“民意”的旗帜,宣称代表全国的“民意”,要求“失德”的他信下野。诚然,在引发此次政治风波的“售股事件”———即他信家族于今年1月根据新出台的放宽外资对泰国电信行业持股比例的法案,将旗下电信公司49.6的股份以18.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并利用

股票交易收入免纳所得税的政策优惠进行了高额的合理避税的事件中,他信或许要承受相当的道义责难。不过,由于早在2001年,他信就已为出任总理而转让了所持有的公司股票,所以在法律和行政责任方面,根据泰国证监会的调查和宪法法庭的裁决,他在“售股事件”中实际并无过失,更不存在违宪行为。

  因此,他信所面临的实际只是政治层面的“公信度”问题,而非法理层面的“正当性”问题,并不存在政府反对派所谓必须“引咎辞职”的原因。于是,解决双方分歧最合理的途径,显然应是在民主框架下,由“民意”对他信是否适合继续执政做出抉择。

  有趣的是,当他信提出要将自己的去留问题正式交由“民意”进行公论后,自称代表“民意”的反对派却反而裹足不前,甚至在他信公开承诺“如果得不到一半以上选票支持,就不出任总理”的情况下,仍然拒绝参与民主选举,不愿直面真实的“民意”。反对派的言行不一,所暴露的正是其所谓“民意”的虚妄。其实,他们所能代表的,不过是自他信执政以来在利益方面受到冲击的部分原既得利益集团的“民意”,其中主要包括正在逐渐被泰爱泰党边缘化的反对党政客,在行政体制改革中权力受限的官僚,在政府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中面临进口产品竞争压力的业主和雇员,以及对财政预算重点逐渐从曼谷转向外府有所不满的部分曼谷中产阶级等。

  事实上,从全国“民意”来看,由于他信政府自2001年执政以来,一直政绩卓著,不仅经受住了非典疫情、印度洋

海啸
禽流感
以及高油价的轮番冲击,实现年均国民经济6的高增长,而且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增加农民和城市贫民收入、打击贩毒等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解决的社会难题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因此他信在泰国民众中,尤其是在占到泰国总人口近七成的农村中下层民众中一直拥有很高的支持率。而这也正是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能在2005年的全国大选中囊括全部500席中377席,得以实现泰国首次一党执政的主要原因。

  对于“民意”的真实倾向,反对派虽然避而不谈,但实际心知肚明。这也正是他们始终坚持通过街头政治,而拒绝以民主选举解决目前泰国面临的政治风波的原因所在。

  尽管在遵循民主规范的前提下,街头政治的方式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民意”,并通过对政府的监督起到促进民主的作用,但是,由于街头政治本身具有中立性,并不必然倾向民主,因此一旦街头政治为少数利益集团所掌握,成为争夺或分享政治权力的工具,那么街头政治也就不过只是少数利益集团假借伸张“民意”之名,行强奸“民意”之实的手段。而其结果不仅会对民主制度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而且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额外成本。

  可以说,泰国目前正面临着自1992年威权政治结束以来最为重要的民主岔路口,是屈从于街头政治的压力,还是坚持民主选举的规范,已成为影响泰国未来民主政治走向的关键性抉择。

  来源:东方早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