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叶海林:汉语热与软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2:43 东方早报

  曾经有人说,地球上凡是人类能居住的地方,都会有中国人的身影。现在这句话似乎可以增补为,地球上凡是有人类的地方,都有教中国话的学校。虽然夸张了些,但毋庸置疑,事情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汉语的确是“热”起来了,不必列举在世界各地又新开了多少家孔子学院,被汉语水平考试折磨的洋学生又增加了多少,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足以说明———秀水街卖衣服的商
贩们越来越无须依靠在计算器上比划数字或者不怎么地道的洋泾浜英文,因为买主们用汉语砍价的本事越来越高。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不只是对小商小贩们而言,对我们这个国家也是如此。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2010年全球将需要400万名汉语教师,也就是说,至少在理论上,四年以后中国有可能增加400万个就业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当一国的民族语言被作为外语普遍学习的时候,就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该国国际地位的真正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变化”,既然现在连非洲和南美大陆的许多二三流学校都在开设汉语课程,当然可以说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正在迅速提高。

  如果还需要举出例证的话,也许一些美国和印度智库人士对“汉语热”的有趣定义可以从反面提供证明:“汉语热”成了美国人眼中“从苏联垮台以来第一次对美国软实力的挑战”,而印度人则在要求政府学习中国“输出软实力”的经验,推广印度文化。

  在综合实力的竞争中,无论手段多么和平,一方实力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另一方实力的相对下降。这里,或许西方中心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汉语的担忧,比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人数的增长更能说明“汉语热”与中国“软实力”的关系。至少,更能满足我们中间一部分人的虚荣心。

  只要不是民族虚无主义者,总是会对“汉语热”以及类似的消息感到振奋,但是,我们高兴得是不是太早了呢?“汉语”有多热?“汉语热”的升温与中国“实力”的增长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呢?前者是“软实力”增长的一个表现,还是“硬实力”提高的一个结果?或许,我们在把汉语形容为“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之前,应该先想想这些问题。

  比起二十多年前,汉语的确“热”了许多,但它仍然是国际性语言当中使用范围最小的,浩如烟海的联合国文件只有区区1%使用汉语,只有3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孔子学院,海外学习汉语的人,包括华裔在内,也没有达到3000万。这一数字意味着世界上讲汉语的人98%在中国,作为国际性语言的汉语远远没有强大到“排挤英语”的地步。

  此外,就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而言,“汉语热”也很难作为中国“软实力”提高的证据之一。虽然不可能在这方面得出符合统计学要求的调查数据,但回顾一下法国人给出的学习汉语的理由,还是能说明一些什么的。

  在法国报章中列出的10点理由当中,没有一条涉及对汉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的推崇,“有利于同中国人做生意”等完全功利性的理由则占了一半之多。当然,法国人的说法可能不过是一家之言,但我们媒体上对“汉语热”令人兴奋的报道不是也在“汉语热”的背后看到了“中国机会”吗?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必须承认,正在兴起的“汉语热”仍然以前者为主要动因。我们的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在任何一个层面上都不逊色于其他语言的文化内涵,但这一点至少在目前还不是非中华文化圈的人士学习汉语的重要原因。

  只有我们在“汉语热”的背后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机会”,更是外部世界对“中国精神”的认同时,只有在一个普通德国孩子学习中文的目的在于阅读《红楼梦》,就像他学习英文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哈姆雷特》一样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汉语热”代表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此之前,“汉语热”仍然不过是中国“硬实力”提高的一个附带结果,是中国的蓬勃商机为“汉语热”提供了燃料。

  当然,作为“硬实力”提高的结果是作为“软实力”增强的表现不可逾越的一步,我们正走在通向这一转变的道路上,感到高兴和振奋都是有道理的。但接下来要做的是争取走得更远,洋洋得意于目前迈出的一小步好像就没什么道理了。 叶海林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学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