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美国尴尬的“新中东”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0:56 《环球》杂志 | |||||||||
春江 美国人总爱说,“我有一个梦”;布什政府的梦想之一,就是要建立一个“新中东”。 “911”之后不久,白宫“梦之队”把矛头瞄上了伊拉克,不仅推翻了萨达姆,而且
对美国人来说,眼下的中东,果真如此崭新如此神奇美妙如此令人愉悦如此令人快慰如此令人陶醉吗?且慢。不要忘记美国人喜欢做梦,而更不要忘记的是:最权威、最诚实的析梦者是现实——严酷的现实。 三年前,美国的狂轰滥炸造出了一个新伊拉克。按说有了新宪法、新选举、新政府,伊拉克人应该对美国感激涕零才是,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近几年来,驻伊美军始终生活在“城市游击战”的恐怖中,各种反美武装整天袭击不断,美军伤亡人数有增无减;而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等之间的冲突此起彼伏,闹得美国人四处灭火,疲于奔命。“枪声、炮声、爆炸声,声声闹耳;民事、军事、外交事,事事烦心”,这就是生活在伊拉克的美国人的写照。 美国驻中东的高级将领惊呼:“伊拉克有可能走向内战”;英国驻伊拉克大使也承认,伊陷入“低强度内战”的可能性“比逐渐走向稳定和民主的可能性要大”。10多万美军何去何从?欲进不能,欲罢不忍。进退犹豫之间,美国信誉大贬,布什声望大跌。如果中东各国都以此为“楷模”,白宫和五角大楼中还有几人能够安睡? 当美国人对中东“民主”大发议论时,哈马斯通过民主选举登上了执政宝座,给美国人玩了一把“黑色幽默”。巴勒斯坦选举受到国际社会监督,在民主程序上可谓合丝入扣,就连爱挑剔的美国人也难以找出大毛病。 尽管如此,美国硬是不承认哈马斯政权的合法性,道理很简单:你过去、现在都用“恐怖手段”与我为敌,与我的好友以色列为敌,如果同你和平共处,我这“反恐”的大旗还怎么去举?在这里,美国的“民主”道义与现实利益发生了根本冲突,而布什政府拒绝民选的哈马斯,撕破了美国温情脉脉的“民主”面纱,露出了其唯利是图的獠牙。 值得一提的是,巴勒斯坦选举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让美国遭遇尴尬的“民主事件”:在10多年前美国掀起的“多党制”浪潮中,阿尔及利亚就上演过类似的讽刺喜剧;今后中东其他一些国家的反美势力还可能通过民选上台执政。倘若“大中东民主计划”真的脱胎出这样一个“新中东”,不知美国人又会有何感想? 在布什政府对“民主”的呼唤声中,以色列选出了强硬的奥尔默特政府,其新鲜之处就是欲用高压迫使巴勒斯坦人就范。以新政府先打哈马斯,再打真主党,最终都碰了钉子。特别是不久前在黎巴嫩南部,以军原准备在两周内打垮真主党武装,结果打了一个月后,真主党仍有能力每天向以境内发射100多枚火箭弹,最后以色列不得不接受安理会斡旋而实现停火。 以色列的民调显示,近50%的犹太人认为在黎以冲突中没有真正的赢家。以军过度用武还遭到国际社会普遍谴责,国际形象大大受损。而随着冲突的扩大,真主党在黎国内的支持率则上升到86.9%,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人气迅速攀升。美国原以为以军能速战速决,所以一直设法拖延停火谈判,引起阿拉伯人的不满。贝鲁特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9%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不是诚实的调停人”。 美国支持和纵容以色列猛攻真主党武装,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打击和遏制伊朗。萨达姆倒台后,伊朗日益坐大,不仅变成真主党、哈马斯以及其他许多伊斯兰反美组织的强大堡垒,而且被一些中东国家视为平衡、牵制乃至对抗美国的重要力量。 伊朗块头大、人口多,政权也较稳定,近几年更因石油涨价而财大气粗;而美国至今未从伊拉克泥潭脱身,若对德黑兰动武,确感力不从心。因此,布什政府便采取两手来对付伊朗:一是与以色列合力扫荡哈马斯、真主党等中东反美武装,并削弱叙利亚,通过“清扫外围”来孤立伊朗;二是利用核问题对伊封锁、禁运、施压,迫其让步。 很可惜,这两招似乎都不太灵。巴以、黎以冲突抬高了哈马斯、真主党以及伊朗的地位,强化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在核问题上,德黑兰政府至今仍话语强硬,并且又是演习、又放导弹,摆出硬拼到底的架势,而美国既打不得,更退不得,左右为难。究竟僵持到何时才能有个了断?美国人恐怕心里也没数。 自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不断更新。在这里,世界强国纵横捭阖,地区大国此消彼长,不同势力明争暗斗,各种思潮汇聚激荡;新人物、新理念、新矛盾、新冲突、新对话、新战争……构成了新中东的多彩画面。 然而,现实的新中东给布什政府带来更多的是流血、抗议和羞辱,是尴尬、困惑和彷徨,而不是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把所谓“民主”的“新中东”吹得天花乱坠,不是痴人说梦又是什么呢?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