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田文林:伊朗崛起,未来中东的新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09:10 国际在线

  作者:田文林

  一、强硬核政策折射伊朗强势地位

  当前,伊朗核问题屡屡掀起波澜,并日益成为牵动大国神经的国际性热点。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这几轮核博弈中,与美欧比,尽管伊朗只是个“小块头”,但其核政策却始
终咄咄逼人,令国际社会不得不步步退让。今年6月6日欧盟提出的一揽子方案尽管诱惑颇大,但伊朗不为所动,在浓缩铀问题上仍然不做让步;面对联合国1696号决议规定的8月31日的最后期限,伊朗同样不加理睬。相反,伊朗又是进行频频进行军演,又是试射各种新式导弹,摆出一幅“当今世界究竟谁怕谁”的强硬姿态。迄今为止,伊朗的强硬核政策使其明显处于攻势,并牢牢控制着核谈进程的主导权。

  那么,伊朗为什么在核问题上敢于屡屡说“不”?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根源,外交技巧固然是一个方面,但国家实力显然是更为根本的东西。马汉曾说“天鹅绒手套里要有外交铁掌”,而支撑这种强硬外交的基石就是国家实力本身。就伊朗而言,其核政策之所以咄咄逼人,对目前时局也前所未有地充满自信,在其背后,乃是伊朗如日中天的崛起态势。

  二、伊朗崛起态势十足

  (一)地区体系:美国错误中东战略铸就伊朗崛起态势

  9?11事件后,中东地区显然已成为美国与恐怖主义决战的主战场。按照美国的想法,美国中东新战略是要将反恐战争与“民主改造”融为一炉,借战争手段将伊拉克改造成亲美民主政权,进而成为遏制伊朗、实现美国中东谋霸的前沿阵地,彻底打造一个“新中东”。但美国万万没想到,打垮萨达姆政权的同时,也彻底打乱了伊拉克的安全秩序,使其动荡不止,国力日衰。这样,伊拉克非但不能成为遏止伊朗的前沿哨所,反而迫使美为缓解伊拉克局势而不得不求助伊朗;同时,美国在伊拉克推行民主选举的结果,是使占据人口多数的什叶派力量应时而起,并使中东隐然出现了一个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的“什叶派新月地带”,由此为伊朗的革命性崛起提供了潜在盟友和广阔的缓冲地带。这种局面是当年霍梅尼“输出革命”想实现而没能实现的长久梦想。这样,在不存在地区力量制衡的条件下,伊朗自动成为影响中东地区命运的决定性力量。密歇根大学中东问题专家胡安?科尔教授说:“他们(伊朗)在这一地区有两个地缘政治上的敌人。一个是塔利班,另一个是萨达姆?侯赛因。因此,从他们的观点来看,美国帮他们解决了大问题。”而且,“美国还扶植了跟伊朗人有传统联盟关系的政权。”

  同时,美国的高压政策也激发了伊朗奋发崛起的决心。911事件后,美国高举反恐大旗,对伊拉克发动“先发制人”打击,同时将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和“暴政前哨”,随时可能下一个打击对象,这种做法使伊朗生存危机感骤增,迫使其不得不奋发自强,寻求新的突围路径。伊朗认为,唯有早日崛起,才能摆脱萨达姆面临的命运。认为恰恰是因为萨达姆完全销毁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使美国打击无所顾忌。对西方不能服软,唯有通过对抗方式,冲破重重国际阻力,发展核计划才能震慑对手,保障生存安全,同时才能迅速增加国力,真正成为地区大国。伊朗核问题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再次凸现决非偶然。

  (二)地缘政治:伊朗正在从“地缘支轴国家”演变为“地缘战略棋手”。

  据说拿破仑曾指出,了解一个国家的地里就懂得了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地理位置仍是规定民族国家对外政策优先目标的出发点。国家领土面积的大小仍是衡量其地位和力量的主要标准。就伊朗来说,它的人口3倍于伊拉克,国土面积4倍于伊拉克。伊朗油气资源丰富,目前伊朗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四,

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二,而且还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直接掌握着世界石油输出的主通道。因此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布热津斯基在其《大棋局》一书中使用了“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一词,称其是“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去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状况以致影响美国的利益的国家。”依照笔者理解,这种地缘战略棋手就是地区大国。而按照布热津斯基分类,伊朗目前仅仅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被视为“地缘战略棋手”,它更多的是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即所处地理位置敏感,其潜在的脆弱状态会对地缘战略棋手造成影响。

  而在当前情况下,伊朗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正不断升高。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日益成为制约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环节。由此使石油出口国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加。摩根所曾经指出,“石油现在不再是许多在衡量国家强权方面重要的原料之一。现在它是这样一个物质因素:仅仅拥有它就威胁着推翻存在了几个世纪的国际政治模式。”而伊朗因为拥有这种重要战略资产——石油,因而突然成为世界政治中的强有力的国家。国际油价的不断走高,伊朗不仅从中获益匪浅,而且对国际能源格局乃至政治格局的影响力也不断上升。伊朗一直善于利用石油找寻盟友或惩罚敌手。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形势下,伊朗更愿意拿石油换取西方在核问题上的减压。换言之,伊朗目前正在从“地缘支轴国家”升格为一个新的“地缘战略棋手”。

  (三)政策质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强势外交将伊朗的潜力转化为现实能力

  外交素质对像伊朗这样试图崛起的国家十分重要。摩根所曾指出,“外交是国家强权的头脑,犹如国民士气是国家强权的灵魂”。高超的外交可以把国内、国际的有利因素有机结合成统一体,并赋予它们方向和立场,使它们由潜在的能量转变成现实的实践能力。

  伊朗处在全面高压的险恶环境中,但其核政策却运作得风生水起,十分成功。简单地说,伊朗的核外交始终把握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所谓有理,是伊朗认为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有权为和平目的利用核能。因此伊朗在境内从事浓缩铀活动生产理直气壮。所谓有利,是指伊朗看准了美国因深陷伊拉克泥潭,对伊朗奈何不得,因此抓紧时间屡屡“破戒”;所谓有节,是说伊朗在政策操作层面采取了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每次都留出时间让国际社会适应既成事实,同时又采取辅助行动减缓国际压力。就在伊朗宣布掌握浓缩铀技术后,伊朗马上宣布仍将遵守核不扩散条约,向国际社会表明其决定的透明性和合法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内贾德作为伊朗新总统,其独特的行为风格和执政理念使得伊朗的核政策打上了浓重的“内贾德风格”。内贾德一直被视为“穷人的代表”,他重视中下层民众而对权贵和上层社会较为蔑视。在当初大选时,曾将拉夫桑贾尼称作“当权者”,而自己以反叛者自居。这种叛逆人格体现到国际政治领域,就是强烈的悲情意识和受害求偿心态。内贾德认为现行国际秩序主要体现西方当权者既得利益。伊朗一直受到西方的不公平对待,尤其是核问题上没有获得应有权利。换句话说,伊朗是国际社会的受害者和被压迫者。因此内贾德将自己自掘地定位为国际规则的挑战者。“比起上一届注重树立改革形象的哈塔米政府,本届伊朗新政府更加注意树立在伊斯兰世界不怕打压的形象。”这种强硬姿态使其赢得了伊斯兰世界相当数量穆斯林的喝彩,从而为伊朗聚集起更旺的人气。

  三、伊朗崛起态势使核问题前景扑朔迷离

  从历史的角度看,波斯民族有着辉煌历史和强烈的民族荣誉感,伊朗曾在中东政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从波斯帝国开始,西亚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伊朗历史为主线的。而在当前特定的新形势下,伊朗跃跃欲试,再次升腾起充当中东地区霸主的雄心。伊朗最高宗教领袖阿里?哈梅内伊已经提到,要建立“以伊朗为中心的新中东”。这种自信心和伊朗客观上的崛起态势,使伊朗核问题发展前景,进而使中东未来格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伊朗特定的崛起环境,决定了伊朗外交的基本取向是一种革命性政策,即通过改变现行秩序实现自身价值。从实践看,内贾德自上台后,在外交上四处点火,刮起一股震惊世界的“内贾德风暴”:指责欧盟“一些国家”一方面通过与伊朗贸易赚钱,同时还干涉伊朗内政;在联合国发表挑衅性讲话,严厉抨击美国霸权;提出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对外交官进行“大换血”等。有美国官员指出,伊朗未来在国际问题上将走向与西方全面而且公然对抗的路线。而这种对抗在核问题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内贾德利用逆向思维,试图另辟蹊径,重新开辟一条核研发前进之路。首先,从法理上寻求突破。伊朗通过拉拢伊斯兰国家分享核技术,试图让众多没有核武器的第三世界国家认识到《核不扩散条约》的不合理,并试图以此突破发展核计划的法理束缚。其次,利用当前对伊朗有力的国际时机进行冒险。一是利用当前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西方能源消费国求稳怕乱,希望通过谈判解决核问题的心理,借机提高要价。二是美国当前在伊拉克陷入泥潭,同时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伊朗断定美国当前无力对伊朗打动军事打击,警告美国如将伊朗核问题“搞大”,很可能导致形势失控,继而危及美中东盟友以色列的安全。可以是,伊朗强硬核政策一方面是伊朗日渐崛起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其能否最终实现崛起的试金石。

  而对美国来说,伊朗与美国的矛盾是典型的“零和矛盾”。伊朗一旦拥有核武,美国将可能永久性地失去在中东地区的主导权。在美国看来,“邪恶轴心”国家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结合,无疑是最危险最可怕的事情。小布什一再声称,“美利坚合众国决不允许世界上对美国最危险的政权拥有世界最具破坏性的武器(核武)”。当前,一方是美国的新保守派,另一方是伊朗的新保守派,这种对撞使“打还是不打”日渐变成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一位分析家曾预言般地指出:“(内贾德)通过将宗教信仰同核问题纠缠在一起,造成一个爆炸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将会在所有的伊朗人面前爆炸。” 不管这种结果是否会发生,毫无疑问,未来的世界将是个更加危险、不确定因素更多的世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