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余万里:美国中期选举,还是打伊拉克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9:04 国际在线

  作者:余万里

  在伊拉克的第一场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标志着美国时代在中东的开始;而第二场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一场可打可不打的战争,骤然宣告了它的终结。——理查德·哈斯

  随着11月7日投票日的临近,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也到了竞争白热化的关头。选举的范围包括联邦参议院33个席位,联邦众议院435个席位,以及50个州中的36位州长。

  中期选举不如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那么热闹和引人关注,因为众议员、参议员以及州长都是在地方一级的选举中产生的,竞选的主题通常也比较地方化,主要关心国内、州甚至县一级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

  一般而言,外交和国际问题在中期选举中占有的分量不会很重,不过今年有点例外,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花了不少经费在外交问题上大做竞选广告。共和党甚至还推出本·拉丹为自己做宣传,用令人不寒而栗的黑色画面来提醒选民:恐怖主义的幽灵还在游荡,为一直领导着美国人民四处寻找恐怖分子的共和党投上一票吧……

  反恐以及外交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本次中期选举的一个话题,在根本上是因为多年掌握国会两院的共和党出现了势力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很大程度上是共和党政府外交路线的失败而造成的。

  盘点布什执政六年以来的外交工作,除了对华关系还算个亮点之外,其他地方都搞成了一团糟。“9·11”五年之后,本·拉丹幽灵一般时隐时现,时不常地用炸弹和录像带惊扰西方领导人的美梦;伊朗选出了一个内贾德,一边努力地搞铀浓缩,一边频频放出“爆炸当量”不亚于原子弹的反美、反以色列言论;巴勒斯坦大选,依照西方标准的民主程序选上了令西方大感头疼的哈马斯;在美国后院,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还能健康地读报纸、接电话,查维斯和莫拉莱斯受到了本国民众的热烈拥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随着

石油价格的上升而回暖,但普京和布什之间的关系却日渐冷淡;当第四轮“
六方会谈
”的协议还在纸面上徘徊的时候,朝鲜“悍然”宣布自己“成功地”进行了核试验……

  面对如此众多的问题和挑战,布什政府却被自己过去犯下的政策错误缚住了手脚,可谓进退失据、束手无策。在朝鲜核试验之后,民主党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讥讽布什政府的反应说:“既没有胡萝卜,也没有大棒。就像一只没有方向的兔子似的胡乱狂奔。”不过,在美国中期选举的竞技场上,真正触动美国民众敏感神经的还是

伊拉克。去年12月15日,按照美国人设计的民主重建三步走计划,伊拉克完成了一度令西方世界欢欣鼓舞的全国大选,如今这场“成功的”民主选举已经过去快一年了,而伊拉克的国内政治、治安状况日益恶化,美国人为其设计的民主大厦在恐怖主义和民族、教派纷争的风雨中摇摇欲坠。

  今年8月,一个由民主、共和两党元老级人物组成的代表团考察了伊拉克局势,考虑到中期选举的因素,目前还没有就这次考察的结果召开公开的听证会,而私下透露出来的消息说,伊拉克目前的状况只能取决于如何给“内战”下定义。

  从伊拉克战争爆发到现在,美军的阵亡人数正在逼近3000大关,而在战后的无政府局势中丧失生命的伊拉克平民人数高达65万之多。刚刚过去的10月又是一个“血腥的斋月”,死于各种冲突的平民1170多人,而美军阵亡人数也达到了100人,创下了去年5月以来单月阵亡人数的最高纪录。而这个纪录是在美军大规模缩小防区和外出巡逻次数、让伊拉克军队更多“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创造的。

  在最新一期的《外交》杂志上,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哀叹道:“在伊拉克的第一场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标志着美国时代在中东的开始;而第二场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一场可打可不打的战争,骤然宣告了它的终结。”

  中东的美利坚时代仅仅维持了20年,而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霸权影响力衰微、大国竞争、伊朗崛起、以色列更加不安全、巴以和平停滞不前、伊拉克混乱不堪、油价高居不下、军事冲突连绵不断、恐怖主义阴魂不散、国家权威主义日益盛行、宗教化以及分崩离析的中东。

  不过,对于普通的美国家庭和老百姓来说,他们关心外交肯定不像战略家们那么高瞻远瞩。美国的大中东战略和伊拉克民主化可能十分遥远,但是为这些宏伟战略付出的美国士兵的生命却是鲜活的———失去亲人的悲伤不仅在报纸上,而且随时可能出现在离你不远的邻居家里。这种仁慈隐恻的伤痛使得伊拉克日益成为美国人心灵中不可承受之伤,于是当又一场政治选举热闹上演的时候,能够吸引选民目光的外交话题还是伊拉克。

  来源:东方早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