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朱小琳:美国在对华对话时为何不用中国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0:01 国际在线

  作者:朱小琳

  相比于同时进行的美国中期选举,8日的中美战略对话显得格外平静。继几个月前辞去美国副国务卿一职的佐立克,副国务卿伯恩斯成了中方新的对话伙伴。笔者对伯恩斯并不陌生,当年在美国读书时,正是伯恩斯先生亲手向笔者颁发的毕业证书。

  不过,当时的伯恩斯并非美国副国务卿,而是美国驻北约大使。伯恩斯一生似乎没有任何中国的经历,此次参加中美高级对话无疑是“坐上轿子现扎耳朵眼”。那么,问题是,既然不熟悉中国事务,又为何接手中美高级对话?

  这并不奇怪。事实上,布什政府一直都没有特别熟悉中国事务(或称“中国通”)的高级官员,比如,过去6年来,跟中国打交道比较多的美国内阁成员鲍威尔、赖斯、斯诺,均不是“中国通”。

  执行外交职能的美国国务院内,上至国务卿、副国务卿、助理国务卿、再到助理国务卿帮办,也大致如此。比如,离职而去的副国务卿佐立克,虽对中国提出了“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概念,但他只是一位经济事务专家。笔者曾见过他几次,感觉他对中国事务的了解非常有限。布什政府第一任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也只精通经济。接替凯利职位的是希尔,现在是美国“

六方会谈”的首席谈判代表,算是一位明星外交人物,但此人职业外交经历多在欧洲。现在,人们一谈到希尔,都会想起朝鲜事务,以至于他已被业内人士称为“美国驻朝鲜大使”(朝鲜与美国并无外交关系),他自然也不是一位中国事务专家。第一任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薛瑞福,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也很有限,辞职后,正忙着与日本做生意。接替薛瑞福的是在学术界小有名气的普林斯顿大学柯庆生教授,属于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少壮派,但一介书生,资历有限,美国政治圈对柯庆生似乎并不看好。

  当然,美国新任财政部长鲍尔森非常熟悉中国事务,但是,他的弱点在于:第一,没有在美国政府的经历;第二,他走马上任的时间太短。更何况,他又自己搭建了一个级别更高的对话平台: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有人曾分析,美国在对华对话时刻意不任用“中国通”,以避免因为长期研究中国产生的对华好感,在谈判中偏袒中国,有损美国国家利益。这话似乎有一些道理。但美国对欧洲事务的官员却为何多是“欧洲通”呢?

  要解释这个原因,还要从中美关系大局着手,对美国来说,中美关系当然很重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现在美国的外交重点不是中国,而是

伊拉克和中东,需要更多的则是中东事务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中美关系似乎进入平静的稳定期,中美关系没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美国暂时并不急需熟悉中国事务的高级官员。因此,从这个层面看,当美国真的急需“中国通”时,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中美关系已经糟糕到非专业高官不能解决的地步;二是中国的重要性已经重要到非专业高官不能足以代表的地步。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美国看来,中美关系显然都还没有到那两种地步。

  来源: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