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出生在阿富汗乌鲁兹甘。1979至1989年,他参加了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后被提升为伊斯兰革命运动副总司令。
在他的领导下,塔利班逐渐发展成为阿富汗各派中最强大的一支势力。
奥马尔有3个妻子,其中一位是本·拉丹的女儿。[详细]
世界上最早知道塔利班是在1994年11月,当时他们保护一支试图打开巴基斯坦与中亚贸易的车队而一举成功,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掌权后的塔利班声称要建立世界上最纯洁的伊斯兰国家。但对国家重建毫无建树,使它得到的支持逐渐削弱。
美国即将从阿富汗撤军,而本·拉登之死让阿富汗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阿富汗将走向何处,塔利班是越挫越勇还是会转向和平谈判?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和美国都希望打死拉登可以杀鸡儆猴,促使塔利班放下武器参加和谈。但是也许情况正相反,杀死拉登反而会提升塔利班的士气。
阿富汗困局显示了国际政治中甚为诡异的地方:超级大国在这个平静的伊斯兰国家竭力争夺,由此而划出的敌我界线,已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一再变更,而且短期内也不可能清晰起来,因为“隧道尽头的光明”还远远没有出现。在阿富汗问题上,各方“永恒的利益”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太清。
在阿富汗最危险的一段时光,便是与塔利班、基地组织武装分子周旋的数日。暗号般的接头,闪电战般的奔袭,在夜幕降临以前,必须快速穿越可能被武装分子袭击的地区,否则将直面枪击、绑架。
巴格兰和塔哈尔省,这里是当地人眼中的危险地带,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活动的区域。偶尔闪现的美军装甲车队,整肃穿行,执行扫荡任务。
在阿富汗北部被称为“风之原野”的地区,记者以一辆“皮卡”作为武装,在星空下穿越兴都库什山脉,48小时狂奔数省,在基地组织、塔利班、美军三种势力中寻找缠斗的印记。
塔利班的发展,是从宗教到武装。
2010年,美国和北约相继发动了精心策划的“马尔贾之战”和“坎大哈攻势”,虽然有不少塔利班武装分子被击毙,但塔利班仍旧不时策划并实施恐怖袭击,不仅造成在阿富汗的北约士兵和美军士兵伤亡,也使得不少阿富汗平民死于恐怖袭击。
一方面,美军的军事攻势不减;另一方面,美国又默许卡尔扎伊政府作出的和塔利班和谈的决定。塔利班方面对此有所响应,一些谈判代表开始与卡尔扎伊政府方面接触。前塔利班政府教育部副部长的毛拉维-阿萨拉-拉赫玛尼,就是谈判代表中的一员。
“我的身份很特殊,主要工作除了谈判,还希望美国尽快释放关塔那摩等地的政治犯。释放他们是谈判的前提。”2010年12月13日,拉赫玛尼在喀布尔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这位目光冷峻的老人开门见山,表达了自己的主张。
作为国际媒体追逐的“红人”,以及阿富汗政治犯事务委员会主席,宗教领袖拉赫玛尼日常会议众多,且深居简出。[详细]
“战争打的最终还是信仰,事实证明,我们用死亡和鲜血让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陷入了深渊。”
“塔利班也不怕再打下去,一边打一边谈,以打为主。谈判是策略,是为争取政治权利。我们要争取在议会中的席位。”
“我们的价值观与西方的不同,我们要求人人遵守教规是上千年的传统,外国无权干涉。现在我们主要宣传反抗外国侵略。”
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的创始人和最高领导人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 (Mullah Mohammad Omar)1964年出生在阿富汗中部省份乌鲁兹甘,3岁时父亲去世,曾在几所伊斯兰学校就读。
1979年,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后,他全家迁移到阿富汗中部省份乌鲁兹甘。1979至1989年,他参加了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成为一名火箭手后被提升为伊斯兰革命运动副总司令。
奥马尔在战斗中4次受伤。其中一次一只眼睛失明。苏联撤军后,他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宗教学校校长。奥马尔1994年8月从阿富汗难民营中的伊斯兰教学校征招士兵组建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塔利班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宗教学生”。
在他的领导下,塔利班逐渐发展成为阿富汗各派中最强大的一支势力,兵力达到5万多人。1996年3月他被推举为“埃米尔”,意思是信徒的领导人。同年4月举行了隆重的宗教仪式,奠定了他在塔利班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奥马尔几乎不与外界人接触,有关他的相貌特征等外人很少知晓。奥马尔曾与后来大名鼎鼎的“恐怖大亨”本·拉登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奥马尔有3个妻子,其中一位是本·拉丹的女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