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评的世界是无限的,时评人的眼界也要开阔,一味盯着官民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急功近利希冀一夜建成罗马,未必就是明智之举。真正有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的人,即使改变自己,也无非是为了最终改变现实——你要战斗,必须活着。

  岁末年初,新浪评论约请数家媒体评论部评论员,谈他们的工作、他们的感悟、他们的思考,重看他们推荐的评论文章。本期请看《成都商报》评论部荐读的5篇文章及来自他们的思考。(点击下列图标查看更多)

  成都商报的评论部,最早成立于2003年,那时我还不在这个部门,而是外派云南工作。2004年初回成都,年底又被派到青岛。2005年5月因为胆结石回来做手术,摘除胆囊,6月痊愈后就被任命为评论部主任。当时叫新闻评论部,几个月后改组为时政评论部。

  现在想来,先切除胆囊再到评论部,实在有些微妙。

  在中国,大家都会承认,评论,尤其是时政新闻的评论,风险系数可能是新闻行业中最高的。这不仅因为大多数评论,天生就是针对社会进步的不足之处,反复剖析,直陈利害,以期为政者察纳雅言,于时代进步与民生福祉,有所裨益。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大抵如此。

  但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土壤,其实又没有真正的时政评论,只有所谓的政论,主要是体制内的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基于相同的思想体系,阐述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而已。这种权利仅限于士大夫,于普罗大众,基本是无关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这个道理。而时代发展至今,报纸、广播、电视早已具有了文物的价值,网络普及以来,论坛、博客、微博层出不穷,庶民的声音一再被放大,评论早就不再是权力的禁脔,甚至不再是精英的专利。

  发布声音的平台越来越宽广,放射思想的成本越来越低廉,于是话语间的尺度也就日益被突破,话语者的胆子越来越大,诉求越来越激烈,思想解放言论自由的目标一次次被高高举起。这个时候,胆量和随之而来的风险,就是必须认真考量的问题了。 《全文阅读
1、中石化是用凉拌萝卜下茅台酒?  从天价吊灯,到超豪华酒店,再到天价酒,这两年中石化屡屡卷入舆论漩涡,为什么天价酒事件让中石化“上百万职工抬不起头来” ,要我说,高层腐败只是权力失控与监督失效,对于无权利即无责任的普通职工,算什么耻辱呢?(刊于2011年4月27日)《 全文阅读

  推荐理由:凉拌萝卜与茅台酒的强烈对比,令这篇评论读来饶有兴致。机趣的表达,言简意赅,让批评可以被接受,让时评有了可读性。

2、逝去生命价值越高 活着的生命越安全  过去一直认为危害公共安全罪必须是故意,但醉驾肇事者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全国多个法院判刑后,司法上确立了主观过失也可以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原则。既然如此,这起电梯事故是否也可考虑刑事追责?(刊于2011年7月11日)《 全文阅读

  推荐理由:在一起起伤亡事故中,人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样也看到保护和补偿生命的制度缺陷。在道义和现实之间,生命分别扮演者无价和卑微的角色。强者利用这一缺陷逃避应有的责任,弱者则在奔走呼号中饱尝以低廉价格计算生命的冷漠。但生命终究是高贵的、无价的。社会需要进步,人们只有通过确认逝去生命的无价和尊严,最终才能确立生者的安全和高贵。

3、廖新波和周其仁差在哪儿?  若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看问题,那么,就应该放手让民间办医院,而公立的医疗机构只有在提供国民基本卫生保障和社区医疗服务上,才能发挥正面作用。一个坚持政府办医院,“肥水不外流”;一个主张政府把有限资金用于基层社区医疗保障上,放手让民间去投资兴办大医院。这就是廖新波们和周其仁们之间的距离。(刊于2011年7月11日)《 全文阅读

  推荐理由:医改的难点究竟在哪里?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和北京大学中国国际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之间的观点差异进行对照分析,揭示出医改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医疗卫生的资源分配和医疗机构的资本配置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些年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最大失误,并非出在医疗机构的市场化经营方式及资本的市场化配置上,而是缘于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这些公共品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合理。

4、美国人玩不转那么多“阴谋”  美国的货币,为什么成了我们的问题?我们长期以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换回数以万亿的外汇储备,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让美国在今天可以大言不惭地赖账吗?除了义正词严地指责之外,我们的相关汇率政策和经济模式,是否该改弦更张了?(刊于2011年8月11日)《 全文阅读

  推荐理由: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和一个开放的社会,阴谋论却大行其道,这说明人们的好奇心永远难以满足,也说明人们的思维能力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缺陷。标普突然降低美主权信用评级的阴谋论,是个再好不过的有力旁证。不过该评论并没有满足于条分缕析该阴谋论充满虚构的证据链条,也没有斤斤计较于该阴谋论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漏洞,而是试图从相关的经济学常识和历史哲学上进行釜底抽薪。

5、“孝”不是重建社会道德的合适路径  北大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比往年多了四条不得被推荐的“高压线”,首当其冲就是“不孝敬父母”,也争议最为激烈。跟有些地方将孝道纳入公务员考核一样,这种自汉代起备受推崇的选拔制度“举孝廉”,何以时至今日还每每遭非议?(刊于2011年10月14日)《 全文阅读

  推荐理由:为什么这么多人呼吁孝道重建,事实上却久久不能达成?这篇文章帮助我们厘清了一个真实的现状,也找到了最真实的理由——当然,很多人并不愿意接受和理解它。孝确实是个好东西,但我们的确不能忽略它强力发挥作用所依赖于一个怎样的空间和时间,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如今,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思想已经发生巨大改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早已今非昔比,惟有丰富或发扬孝的时代内涵,比如爱与尊重,我们的社会才能找到合适的重建道德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