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唐僧埋骨古刹因申遗面临拆迁

寺院反对无效

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联合申遗名单上只有兴教寺塔,不包括寺庙内其他建筑。

3月13日,丝路申遗申报文本编制总负责人陈同滨来兴教寺考察,有多位政府官员在场。他针对寺院僧人的反对意见表示,不用考虑兴教寺的意见,申遗的事情政府作了决定。有关领导称僧人“理念不超前”,并称“在兴教寺下面建一个寺庙花不了多少钱”。根据该领导的构想,最终兴教寺的面貌是“只留三个塔,周围全部绿化”。

投资主体陷罗生门

在兴教寺受拆迁困扰之前,一个庞大的“兴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已浮出水面。该项目由大明宫集团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净收入1000万元,投资利润率16.7%,投资回收期6年。

媒体曝出该事件之后,曲江新区官方微博声明称,“2013年1月4日,市政府召开了西安市丝绸之路申遗专题会议,按照会议精神,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不再参与兴教寺周边环境改造工作。曲江新区及所属企业未参与兴教寺保护及改造的任何工作。”

若按照拆迁规划进行,现有僧人都要搬到兴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官方资料显示,该项目投资部门即是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大明宫集团。官方资料同时显示,报道发表之前,未见任何投资主体变更或撤销的声明。

六小龄童微博声援

“大师兄,快快出现吧!二师兄横尸浦江案未果,师父也将摊上大事了!”这条段子在网上疯传。4月10日8点多,经典形象孙悟空的扮演者、知名演员六小龄童在微博上写道,“埋有玄奘大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据说是投资建设‘兴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我的佛友宽池法师作为寺院住持阻止无效,网民们都在呼吁我给予关注,事关重大,我作为一个演员真诚地希望国家宗教局等有关机构及领导出面协调。”[详细]

最新进展:已递交报告申请退出申遗

西安兴教寺主持宽池法师说,他们对申遗一向是支持的,但如果要拆除寺庙的建筑,他们决定申请退出申遗。11日下午,西安兴教寺已经将退出申遗的报告递交西安长安区文物部门。[详细]

如此申遗意义何在?

“世界遗产名录”本是为了激发人们对于那些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珍惜之情,敦促各国政府更好地保护它们而设置的。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实施指南的规定,一个候选遗产地能否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除了该遗产地本身应当具备公约所要求的突出普遍价值之外,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才是入选的关键,至于其周围是否有绿化,环境是否优美则是无关紧要的。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建筑多为完整的建筑群,丢掉这种完整性,历史文物的价值势必大大降低。而宗教活动场所又尤显特殊,包括玄奘塔在内的主题和配套建筑的合而为一,才足以体现千年古刹的风貌,也才能够履行宗教活动的职能。申遗成功当然可以提升历史文物的价值,但历史文物并非仅因申遗而存在,如果为了申遗,还要使历史文物的完整性遭遇破坏,这样的申遗意义何在?

“曲江模式”能走多远?

近年来,西安曲江新区似乎从不缺少话题。大雁塔、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法门寺、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临潼国家级休闲度假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所在地)、曲江楼观台中国道教文化展示区,曲江寒窑遗址公园……曲江正在“垄断”西安甚至陕西的大部分文化遗产。

所谓“曲江模式”,就是先在历史文物附近圈地,炒作文化概念,后进行招商引资,打造项目使得地价升值。在陕西省委党校教授钟卫国看来,曲江是在用文化粉饰地产。其内在规则是:圈地→文化艺术炒作→全球招标搞规划→贷款→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地价成倍甚至数量级翻番→出让土地获得资金→炒文化概念、建主题公园→土地再次升值。

曲江的具体做法是:先讲一个很大很美的故事;然后建主题公园,引来游客和现金流;最终,周边土地快速升值。曲江的第一个故事主角是大雁塔,宣讲大雁塔与唐僧的关系,结果大雁塔广场两侧2万多平方米的仿唐商业铺面很快被抢购一空。2003年12月31日大雁塔北广场开放,第二天,曲江的所有土地在原有基础上每亩加50万元,而一年后,该地段周围的地价增长了3倍多。

2010年9月,《人民日报》曾刊文批评“曲江模式”,并发出警示:“在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大旗下,又一轮大规模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浪潮在推进,在这股愈演愈烈的浪潮背后,是终将祸及百姓的地产图谋。”

实质上已经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破坏,而且“曲江模式”的运作中很多行为涉嫌违反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一些专家甚至怒斥“曲江模式”是挂着文物的“羊头”,卖房地产的“狗肉”,但这些当头棒喝似乎全无效果,以致今日兴教寺眼看即将重蹈法门寺的覆辙。

此外,在景区规划的拆迁安置上,因不能支付补偿款和及时安置拆迁户,当地出现了很多社会矛盾。这种通过“圈地”来“圈财富”的方式,将使得城乡差异变大,留下了诸多隐患。

钢筋水泥的仿古建筑,伤到的是历史的根,恐怕再难恢复。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242期:别让“吃不死人”成国家标准

我们的食品抽检合格率都超过九成,但如果以降低标准换来如此合格率,其实不要也罢。

第241期:住房信息联网能否降低房价

这个被寄予“抑腐败、降房价”期望的设想至今也没实现。

第240期:养老不靠养老金,靠?!

既然养老金靠不住,为何还要强制缴纳,并且缴满15年直至60岁?

第239期:谁把板蓝根变成神药?

板蓝根之所以成为无病不治“神药”,怕是与药性无关,而与有关部门疾病乱投医的“维稳”心态有关。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
还行,有一点道理
一般,没什么新意
很差,以后再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