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6日,汪洋获任国务院副总理【简历】

数据标题文字1

汪洋,男,汉族,1955年3月生,安徽宿州人,1972年6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学硕士学位。
      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七届、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现任国务院副总理。

1972-1976年 安徽省宿县地区食品厂工人、车间负责人
  1976-1979年 安徽省宿县地区“五七”干校教员,教研室副主任,校党委委员
  1979-1980年 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班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0-1981年 安徽省宿县地委党校教员
  1981-1982年 共青团安徽省宿县地委副书记
  1982-1983年 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
  1983-1984年 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1984-1987年 安徽省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87-1988年 安徽省体委主任、党组书记
  1988-1992年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其间:1989-1992年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党政管理专业在职学习)
  1992-1993年 安徽省计委主任、党组书记,省长助理
  1993-1993年 安徽省副省长
  1993-1998年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其间:1993-1995年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7.03-1997.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8-1999年 安徽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1999-2003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2001.09-2001.11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3-2005年 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正部长级)、机关党组副书记
  2005-2006年 重庆市委书记
  2006-2007年 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2012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2013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数据标题文字1
安徽经历


主政深圳四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和香港回归祖国最初四年
汪洋铜陵改革展示主政才华和雷厉风行风格

1988年底,汪洋担任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在铜陵的三年,是他彻底展现才华的三年,1991年,《铜陵报》发表署名龚声的文章《醒来,铜陵!》,当地电台同日播出,一场有关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序幕轰轰烈烈拉开,”。他首先从住房制度改革开始,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整改。之后,用工制度、干部管理、机构设置等等都被列入改革计划,多家全民国有企业列入改革范围,整个改革被推上高潮,铜陵沸腾了。


出身:年少家贫,父亲早逝,母亲要照顾一家人

1955年,汪洋就出生在安徽宿县,年少的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要照顾一家人,生活艰难。而汪洋作为家中的长子,不得不替母亲分担家中的压力,读中学的时候,他退学了,开始到当地的食品厂做工人。他在食品厂里,一干就是四年,因为他不怕苦、不怕累,很快从一个基层工人成了车间的负责人。天道酬勤。虽然为了照顾家庭,汪洋中学没有读完,但是他仍然坚持学习。而正是这种长期坚持的毅力,使他的付出有了回报,1976年,好运降临了,他被调到五七干校做教员,这是他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

铜陵改革

《醒来,铜陵!》”

《醒来,铜陵!》

1988年底,汪洋担任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在铜陵的三年,是他彻底展现才华的三年,充分展示了个人独特的政治风采。在铜陵,汪洋做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而且还引来境外媒体的关注。1991年,《铜陵报》发表署名龚声的文章《醒来,铜陵!》,当地电台同日播出,一场有关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序幕轰轰烈烈拉开,在整个铜陵市激起强烈反响。
主政重庆


主政深圳四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和香港回归祖国最初四年
汪洋:我看新闻先重庆后广东

汪洋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干练、超前的改革思维,再加上其有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的任职经历,使得中央在考虑西南重镇重庆市委书记的人选时,迅速锁定汪洋。2005年底,汪洋空降重庆,正式履新。汪洋后来说,重庆人重情重义,和大家在工作期间建立的感情,至今回味无穷。尽管离开重庆已经两年多,但始终有一份牵挂,我现在每晚看电视新闻有一个习惯,六点半看重庆新闻,七点看新闻联播,七点半看广东新闻。


汪洋富有处理三峡库区矛盾的经验;开启传媒改革:“让读者习惯到二版找汪洋”

中央曾为解决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等因素而决定重庆直辖。多年来,重庆主城区获得了发展,但三峡库区却困难重重。而在处理库区矛盾方面,汪洋富有经验。在汪洋的强力治理下,截至2007年4月,重庆已迁移三峡库区移民102.4万人,完成了113.8万人任务的90%。2006年年底,重庆市出台了一份传媒改革文件,在全国首开先例。要求《重庆日报》二版刊发消息,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000字;广播、电视报道不上头条,长度原则上不超过3分钟。汪洋的一句“让读者习惯到二版找汪洋”,让重庆新闻界至今仍记忆犹新。

重庆“少帅”

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

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

2006年重庆遭遇特大旱灾,汪洋到农贸市场视察。菜农坐在地上回答他的问题,随行人员便态度傲慢地两次叫菜农站起回话。汪洋突然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从菜农箩筐里抓起一个大青椒,转身砸向该工作人员,事后表示:“今天我对有些工作人员不客气,干什么要群众站起来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
主政广东


汪洋主政广东改革行政体制 号召官员杀开血路
汪洋主政广东改革行政体制 号召官员杀开血路;置之死地而后生

 广东的行政改革还是突破了人们之前的想象,无论是顺德的党政合一,还是深圳的“行政三分”,都触动了旧体制的敏感神经,而将“放权”扩大到县、镇一级更是相当激进。这一波的改革浪潮,有经济危机引发的市场倒逼,更是执政者主动求变的破局之举。广东变革的阻力很多,已经形成的官僚体系能否为制度所破解,新的产业及逐渐提高的现代服务业能否成为未来举足轻重的力量,仍需时间验证。汪洋将这次广东这次转身称为“惊险一跃”。


汪洋感谢香港新闻界 批评建言促进广东改革发展

汪洋曾表示:在粤港紧密合作过程中,香港媒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正面的宣传,还是批评、建议的报道,都促进了广东的改革和发展。

语录

汪洋:所有党员都是改革派

汪洋:所有党员都是改革派

有记者问到汪洋,问他算不算是一个改革派,他说其实改革是党的政策,在这一点上来说所有的党员都是改革派。如果说30年前改革解决的是意识形态问题,那么现在就是利益问题,改革就是拿刀割自己的肉。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