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他在黄河南岸听了时任黄委会主任王化云的汇报之后,遥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若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一伟大构想提出之后,经过广大水利工作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的规划、论证、勘测、设计,同时也经过了中央先后四代领导集体反复的研究和决策,到2002年10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南水北调的总体规划,到了2002年12月2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郑重地向国人和世人宣布: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
从毛主席1952年提出这个伟大的构想,到2002年12月27日朱镕基总理宣布组织实施正式开工,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到变成现实,整整经历了半个世纪。
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其中中线工程从南阳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市团城湖,沿线以开挖渠道为主,全长1277公里。天津干渠自河北省徐水县总干渠上分水向东至天津外环河,全长155公里。
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调水量95亿立方米,二期工程建成后调水量增加至130亿立方米,目前建设的为一期工程。中线工程主要解决京、津、冀、豫四省(市)的严重缺水问题。
据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介绍,2014年秋季后,中线工程一期即可建成供水,届时,北京和天津的市民就可以喝上清甜的丹江水。
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横跨湖北和河南两省,水源主要来自汉江。丹江口大坝于1958年始建,1973年初期工程全部完成,蓄水形成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面积700平方公里,2012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域面积将超过10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2014年秋季后,将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4省市的20多座城市供水。
经检测,丹江口水库水质达到二类标准,可以直接饮用。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2011年9月23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水库的渡船上,北京市领导刘淇、郭金龙和河南省领导卢展工、郭庚茂共同举起水杯,杯中盛着刚从水库中打上的丹江水。他们把手中的玻璃杯高高举起,齐喊:“干杯!”随后,一饮而尽。
今年5月10日上午,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行采访团在丹江口水库上打出一桶清水,中国经济网总裁王旭东带领各位编辑引用了丹江水。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的丹江水,清冽可口,没有任何异味。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
据淅川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淅川早在2004年底就关停了境内最大的造纸厂泰龙纸业有限公司。这家造纸厂在关停前年产值达到1.9亿元,是淅川县的三大骨干企业之一。
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介绍,为确保“一池清水入库、一泓清水北送”,目前,水源地3市6县(南阳、洛阳、三门峡市所属的西峡、淅川、邓州、内乡、栾川和卢氏县)已关停并转污染企业801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26平方公里,完成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工业点源治理、水土保持项目投资9.6亿元。
目前,淅川县正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业。记者在淅川丹江缘茶业有限公司老沟基地采访得知,茶树株距30公分,一亩地可种茶5500株,植株长成后高约60公分,可有效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丹江库区水质安全。
尽管丹江水库水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但是经检测氮含量超标0.8倍,磷含量超标0.34倍。造成水库水质含氮含磷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传统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形成污染。为改变这种情况,淅川县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了新型复混肥,在肥料中添加了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矿物质和中药材。
据淅川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闫虎成介绍,这种肥料中添加了麦饭石,麦饭石中含有50余种微量元素,其中十几种可于农业,增加土壤营养状况,提高地力。而麦饭石在淅川当地就可开采,取材便利。另外肥料中添加的中药苦楝子可以有效抗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
张泽时介绍,这种复合肥可解磷、解钾、固氮,破除土壤板结,补充作物营养,这一成骨得到了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学专家刘更另等人的肯定。(内容来自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行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