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现在,除了黑头发黄皮肤,我们还有什么外在的标识?
  历史上,自诩为“天朝大国”的中国人穿着中式服装,住在中式建筑里,行为举止温良恭俭让,敬爱着天地君亲师,庄重而热烈地过着中国节日,生老嫁娶都履行祖宗礼仪。这些,曾经是中国人的标识。而自100多年前开始“师夷长技”以来,中国文化或妄自菲薄,或自暴自弃,属于自己的文化衣衫渐被撕破,庄重从容的古老文明渐行渐远。现在,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以“前所未闻”的速度重新唤回大国荣耀的今天,我们有理由重新找寻:我们是谁?
  ……
  本期刊出的报道,作为整组报道的上半部分,旨在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我们诚恳地希望读者积极关心和参与我们的探讨。我们将在下一期专辟栏目,刊发读者的意见。在本刊正式出版的300期中将刊登整组报道的下半部分。敬请垂注。详细>> [留言]   
我们是谁?
至少从精神角度看,文化与国家身份焦虑一直困扰着中国人,尤其是较为敏感的知识分子。
    “中国人应当是什么样子的?”“中国应当是什么样子?”过去一百年,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人,从而构成了一种集体身份焦虑。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面对强势 的西方文化,人们想问,中国人的文化标识究竟有哪些?或者是否需要独特的文化标识;另一方面,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才能让我们可以产生归属感?并且在国际体系中为“中华民族”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详细>> [留言]
无“礼”的中国人?
中国古代经典中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即三百条礼仪准则和三千条行为准则。而到今天,我们还有多少“礼”可以崩?多少“乐”可以坏?
  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那种曾经建立在传统文化价值观上,依循着共同礼仪秩序的中国人形象,正受全球化和城市文明的影响,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在经济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同时,浮躁之风吹皱了中国人传统的心绪,有人清醒,有人慌张;有人从容,有人焦虑;有人昂扬,有人沮丧。每一个人都有时刻被时代主流边缘化的危机感。
  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如何在传统和现代间取舍,如何以“好的传统”和“好的现代”构造“好的现代化中国”,将成为这个时代里关系到每个人的坚砾命题。详细>> [留言]
  附:中国民间丧葬礼仪的变迁
汉语式微?
英语热的同时出现了汉语教育的式微,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人该如何在强势的英语面前自处?
    2004年6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在上海举行,虽然与会的是500多位华人学者,但主办方以“国际惯例”为由,规定提交大会的论文、相关专题网站、演讲、提问等,都要使用英文——这也是延续了前三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的做法。“这是学者的自我矮化,是很要不得的事情。”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汪涌豪教授对本刊说。详细>> [留言]
    附:各国学外语的情况
中医已到告别时?
无论是过度的自信,还是极端的否定,两种态度都反映出:被一些人看作中国传统文化“技术”表现的中医药,已经面临一个严峻的时刻
  2004年9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语出惊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是在 “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以《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题发表上述言论的。
  杨的言论很快激起了外界的强烈反应,国内易学界首先对杨振宁的言论提出反驳详细>> [留言]
中式服装今安在?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而国人通过对中国服饰的回归与找寻,也试图由此寻找回失落的自我和身份
    2006年中秋前夕,天津古文化街出现了30名身穿古代服装、佩戴古代饰物的年轻人。 队伍由两名手中分别举着“衣正华夏”“月满中秋”红幡的小伙子带领,缓缓地向古文化街行进。每到设有牌坊的地方,队伍便停下,一名带队男子走出队伍,模仿古人做各种参拜的姿势,施礼完毕后,队伍继续前行。整个过程历经一个多小时。
  此举既非拍戏,也不是游戏,而是由某网站发起的“穿汉服、行古礼、过传统节日”活动,目的是为了“宣传汉服”。这个类似行为艺术的行动,引起周围行人纷纷驻足。 详细>> [留言]
    附:中国古代的礼服变迁
“保卫”中国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面临种种困境。作为背后的因素,还有一些更深层的东西。那就是,每个人是否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还有自信?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恰逢国庆长假。“双节”中吃月饼,似乎又添一层喜气。而这个中秋节还有了一层新意:它已被列入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5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宣布,第一批518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为国务院批准。名单中,包括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很多人觉得,光把这些传统节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够的。详细>> [留言]
传统建筑破产?
我们600多个城市已经基本失去了个性,文脉模糊,记忆依稀,历史遗存支离破碎,文化符号完全混乱
    艺术家艾未未是诗人艾青之子,每个月,他都会回一趟位于北京市二环以里的家。那是一座不大的四合院,位于东城区的旧城保护区。
  房子已经残破了,但院里的龙爪槐和玉兰仍显得很精神。艾未未说,父亲在时,视力不好,常常去数树上的花蕾,一遍又一遍。 详细>> [留言]
    附: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阶段
挥去“受害者”梦魇
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大国和它的人民,应该保有温和与理性,同时积极而勇于进取
  27年的改革开放,让古老的中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中国所迸发的活力与潜力让世人刮目相看,而世界也向中国投以关注的目光:中国,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融入国际社会?它将会如何影响和改变世界? 中国日益体现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中国在国际冲突中积极斡旋,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也日益呈现出关怀世界的博爱精神。详细>> [留言]
胸怀天下?
在外族人的灾难和自己人的困难之间,我们选择先帮助谁?
    2005年元旦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是独特的——南亚被一场罕见的大海啸吞噬,中央电视台临时取消了元旦晚会,中国民间出现前所未有的救助国外灾民的热情。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的海水将20多万人的生命吞噬而去。当媒体传来班达亚齐海滨受海啸袭击前后的图片时,国人开始对千里之外的苦难感同身受。 详细>> [留言]
    附:近年中国对外援助大事记
中国算老几?
有过近代遭列强欺侮、“落后就要挨打”深刻烙印的中国人,在经济崛起国力大增后,“世界排名”成为一个无法摆脱的心理情结
  2006年7月,BBC网站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对“世界第一”的看重和炫耀,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情结,文章援引了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观点。吴指出,弱国心态的特点,第一是喜欢夸大自己的成就和优点;第二是不喜欢提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第三则是很介意人家的批评,不能冷静反思。吴建民说,“弱国心态”本质是缺乏信心。对于国家来说是“弱国心态”,延伸到个人,则属于“弱民心态”:虚荣、自卑、嫉妒、逆反,不能正视现实,无法正视自己。
  而在各种争“世界第一”的努力中,中国人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动可以说最为典型。详细>> [留言]
我们的精神锚地在哪里
“我们”是谁?“他们”是谁?“我们”如何共处于一国?又如何和“他们”共处于世界?当今国民认同的共识之底线在哪里?在求富变强?在意识形态?在晚清心态与儒家国教?——其实只在“民主加法治”
    ★ 文/朱学勤
  中国是个奇怪的国度。1688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经外籍译员提醒并建议,清帝康熙放弃王朝称谓,同意以“中国”名义签约,“中国”才第一次获得“国名”。但在此前,中国人已经存在数千年,而且是以天下自居,只认王朝姓氏,不知“国名”“国民”为何物,活得很“自在”。此后二百年,有了“中国”这一国名,却不“自在”起来:我是谁?你是谁?“我们”是谁?“他们”是谁?“我们”如何共处于一国?又如何和“他们”共处于世界?我们的精神锚地在哪里?详细>> [留言]
留言:
匿名 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