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抢了你的工作,人类该怎么办?

2016年03月10日09:20  新闻专栏  作者: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当机器抢了你的工作,人类该怎么办? 当机器抢了你的工作,人类该怎么办?

  文/张琪

  无人驾驶的汽车穿行于闹市街区,手机里的一个声音回答你提出的所有问题,超级机器人打败人类拿走Jeopard!(美国一个长青的机智问答节目)大奖……只要对科技新闻稍有了解的人都应知道,这根本不是科幻作品中的场景,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我们一度以为自己清楚,相对于机器而言,人类有何优势和弱点,但现在,这样的认知不得不进行修改,因为计算机已经入侵到曾经被认为只有人类能够胜任的一些领域。

  棋盘的另一半

  在《灵魂机器时代》(The Age of Spiritual Machines: When Computers Exceed Human Intelligence,2000)一书中,美国发明家、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用一个古老的数学故事来描述新技术的演进:一位印度教宗师将自己发明的象棋呈给国王,国王大悦,问宗师想要什么奖赏。宗师的要求是:请您在棋盘的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放2粒,第三个放4粒……以此类推,每格的麦子数都是前一格的2倍,直到放满第64格。国王爽快答应了,认为这样的要求简直太不值得一提了。然而他很快发现,如此两倍两倍地乘下去,到第32格的麦子数就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而要放满64个格,需要的麦子堆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这个故事的现代版本是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只要稍加变化,这条定律同样可以适用于存储器容量、显示器分辨率、网络带宽,甚至电池能耗。而在某些领域,软件技术的发展速度比硬件更快。

  和那个“棋盘”的故事一样,摩尔定律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指数型增长往往具有迷惑性: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显著,接近甚至低于线性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麦子堆到另一半棋盘时——它会迅速呈现爆炸式增长,远远超过人们的直觉和预期。所以,我们看到,仅仅在五六年前,计算机还只能执行一些规则已被设定好的工作如数学计算,而涉及到模式识别的任务如驾驶汽车,即使在环境单一的沙漠上,也开不上8英里。但现在,计算机不仅能够执行模式识别型任务,还可以胜任Apple Siri所代表的复杂人机对话,甚至两者的结合。

  显然,我们已经来到“棋盘的另一半”。问题是,科技领域的戏剧性大跃进对于整个社会到底意味着什吗?人类终于可以从复杂劳动中解脱出来,享受科技带来的“乌托邦”时代了么?别开玩笑了。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数字商业中心主任Erik Brynjolfs-son和同事Andrew McAfee教授在他们的新ebook《与机器竞赛》(Race Against The Machine: How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s Accelerating Inno-vation, Driving Productivity, and Ir-reversibly Transforming Employment and the Economy,2011)中向人们证明,至少就短期来看,数字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麻烦,似乎并不少于它所带来的惊喜。

  Brynjolfsson和McAfee对于科技的态度并不消极,相反,他们是彻彻底底的科技拥趸和乐天派,相信科技会不断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并最终改变未来。实际上,他们原本打算写一本关于现代数字技术如何为商业注入新能量的书,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始终无法绕开一个事实,那就是,科技进步在提高了生产力、扩大了整个蛋糕的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简而言之,机器正在“抢”走一些人的工作和收入,挤出大量的就业——尤其在美国等发达的科技前沿国家——让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在Brynjolfsson看来,人们把大量注意力放在了劳动力需求和流动性、产业转移、工作外包等问题上,而忽略了科技的影响。

  在书中,两位作者列举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亚马逊已经让大量的实体书店倒闭,那些店员也跟着丢了工作;在越来越多的机场和地铁,自助售票机取代了一部分服务人员;自动语音识别和沟通系统已经让很多企业的客服和接线员不得不重觅新工作;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开始采用ERP等先进的管理工具。

  统计数据进一步证明当前失业问题的严重性:在美国,GDP等衡量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的指标,在2009年7月金融危机止步后,都迅速地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企业利润和设备投资甚至达到历史峰值;然而,直到2011年7月、危机结束后25个月,美国的失业率仍然是9.1%,仅比最糟糕时减少了1个百分点,失业持续期超过了战后任何一个经济复苏时期。

  这种看上去矛盾的现象挑战了人们头脑中的一个常识:经济景气必定伴随着对劳动力需求的上升。然而,本轮经济危机过后,企业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重新雇佣劳动力,却采购了更多的机器,很多岗位就此蒸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某些行业同样出现了机器大规模取代人力的趋势。在郭台铭的富士康工厂中,每天有几百万的工人在流水线上组装着iPhone 手机这样的产品,然而,这位“代工大王”刚刚引进了30万台机器人来取代一部分人工,明年他计划“雇佣”的机器人则超过了100万台,这意味着什么?100万工人将因此走出富士康工厂的大门!

  如何与机器相处

  科技与人之间的恩怨并不是今天才有。200多年前,与蒸汽机同时在工业革命中诞生的“勒德分子”们,就是以砸毁那些使他们失业而无法养家糊口的自动织布机为使命。然而,之后的历史证明了人们只是杞人忧天,工业革命及其后的每一次技术新浪潮不仅普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质量,还迅速催生出新的能够发挥人类更高层次体力和智力潜能的工作,整个经济和社会最终自发调节至新的均衡。“机器一直在取代人类的工作,美国历史上曾有90%的人口从事农业,现在只有2%,因为现在的农场都是自动化的。”Brynjolfsson说,“但是,今天的数字革命与以往不同的是,技术演进的速度已经无法仅仅用‘快’来形容,虽然内燃机和电力的发明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但它们的普及远远比不上如今的信息和计算机技术。”

  另 一 方 面 ,Brynjolfsson和McAfee将数字技术定义为“通用科技”(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GPTs),它影响到所有行业的一切活动。也许在“棋盘的前一半”,我们看到的仅仅是高科技部门的变化,但现在,信息和计算机技术显然已经渗透到农业和采矿业这些人们印象中对科技要求比较低的产业。而在那些人们曾经自信可以免于被科技取代的行业,比如律师、医生和编辑,强大的具有模式识别能力的软件系统已经显示出胜任的潜力——“中产阶层”也已前景不妙。

  曾经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已经被越来越智能的机器所掌握。而对于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表现出力不从心。在这轮人机大战中,人类的技能和组织正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与其说我们正处于一场‘大萧条(Great Recession)’,倒不如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由科技驱动的社会‘大重 组 (Great Restructuring)’。 ”Brynjolfsson和他的同事认为,这样的重组在人群中产生了最初的“优胜者”和“失败者”。

  第一种获益者无疑是那些拥有高科技技能的工人,相对应的,他们那些工厂中技能较低的同事将面临出局,就算后者的工资要求再低也无法幸免;第二种优胜者是各个行业的“超级明星”们——比如 lady Gaga——他们的天赋、洞见或决策与科技手段结合,可以迅速放大并占领一国甚至全球市场,就像巨大的磁石,获得资源和蛋糕的绝大部分,同行中剩下的也许并不平庸但稍显逊色的那90%则只能获得可怜的10%的蛋糕,或者另谋高就;第三种优胜者则是资本的拥有者,在富士康的案例中,工厂使用机器人提高了生产力,新增利润的大部分显然进不了被解雇的工人口袋,也不一定是郭台铭,而是这家公司背后的大股东们。与他们相对应的“失败者”,显然,是那些出卖劳动力的人。

  那么,人类这一次难道不能像以往那样通过自我调整,最终驾驭科技来创造新的工作吗?“我不认为调整可以自动完成,短期来看,这样的分化或许会刺激‘失败者’们努力提高技能,使自己变成超级明星或资本家群体中的一员。但新技术和以往的任何技术都不同,它给社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剧烈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如果我们现在不做点什么,代价会很大。”Brynjolfsson说。

  那么,在机器已经表现出了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人类该如何赢得这场比赛?

  在美国,有一首老少皆知的民谣《约翰·亨利之歌》,叙述了黑人铁路工人约翰与电钻机比赛在石头上钻孔,他最终赢得了胜利,但自己也累得心脏爆裂而死。故事的教训是,和机器硬碰硬,即使是在某些智力方面,人类已经没有任何胜算。所以,麻省理工的两位学者给出的方案是:与机器合作(race with the machine),而不是与机器竞赛(race against the machine)——从历史来看,这也正是每次科技与人之间出现问题后的最终结局。

  “我们完全可以让更多的人利用科技受益,但在这本书中,我们提出的解决之道并不是简单的财富再分配,而是如何让人们的工作更有效率,生产率更高,这样他们才能自己创造财富。比如,我们建议加强教育和培训,让人们能够使用机器来与机器竞争;企业家应该创造出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来吸收就业。”Brynjolfs-son介绍,他们还在书中提出了19条具体的建议,涵盖了教育改革、商业创新和政策制定三个方面。“我们认为,主动教人类尽快学会利用科技为自己创造财富远比袖手旁观社会自我调整好得多。”Brynjolfsson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人类 机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