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识为何不如伪知识流行?

2016年03月19日10:23  新闻专栏  作者:唐映红  
真知识为何不如伪知识流行? 真知识为何不如伪知识流行?

  文/唐映红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那些真正有思想,有价值的文章,反而不如那些似是而非,甚至完全谬误的文章传播得广。人们似乎更感兴趣那些简单、情绪化的文章,而对理性的真知灼见缺乏兴趣。例如,前不久吆喝“诺贝尔哥”率先提出引力波,呼吁支持被埋没的民间科学家的文章获得数以百万计的点击,而理性剖析民科现象,有理有据提出“诺贝尔哥”的观点乏善可陈的文章却点击寥寥。再例如,人们对那些充满迷信的伪心理学鸡汤情有独钟,而对心理学科普的观点嗤之以鼻。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实属正常;而且不仅正常,根本就是最自然的人性。何以如此呢?且听下面道来。

  首先,人类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境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驱动,即希望能控制和预测情境。当人们置身在不能控制和预测的情境中时,人们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恐惧。这种试图控制和预测情境的需求促使人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事物和现象,并赋予它们以意义。例如,在人类没有掌握相关科学知识之前,面对雷电,以及由此带来到威胁完全不了解。但早期的人类绝对不会虚心地说:“打雷闪电是我们不了解的现象,未来三千年后我们的后代或许能搞清楚”。他们更可能的反应是赋予雷电以能够理解的、经验的解释:“雷公电母”(看起来,早期人类对家庭暴力太熟悉了)。

  正是这种试图控制和预测情境的驱动,使人们搞懂了要控制,没有搞懂也要搭建一个懂得起的假相来努力控制。所以,当人们面对复杂的自然,或者社会现象时,那些所谓的真知灼见往往是建立在相当丰富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得出的审慎结论,人们要真正地搞懂和理解这些真知灼见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以及耗费大量的智力资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既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也缺乏足够的动机去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相对地,那些简单、情绪化的观点,以及似是而非的鸡汤,既不需要人们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也不需要人们劳心费神地去思索,它们简单到人人都听得懂,同时又迎合了大多数人的情绪诉求,让人们有共鸣的感觉。如此,两相比较,同样是对某一现象的诠释,当然是芸芸众生更愿意趋之若鹜地追捧简单、情绪化的鸡汤,而对真知灼见避而远之。

  其次,探索并提出真知灼见的知识人,与炮制各种流行鸡汤的写手,从传播观点的动机和目的就大相径庭。前者是真心实意想把世界的真正面目呈现给人们;后者只想迎合人们的需求。例如,真知识不能简单地告诉一个年轻女孩什么样的人能嫁,什么样的人不能嫁,它只能提供审慎的倾向性建议。但伪知识就不同,它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年轻女孩,六种男人绝对不能嫁,听起来蛮有道理。众多伪知识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哪里痒痒,就挠哪里,把人民群众挠舒服了,就可以兜售假药,推销伪劣。

  再者,人们做选择或其他决策时,大多数时候都不是理性的,而是夹杂着各种各样的认知偏误。例如,人们普遍会高估令自己喜悦的东西的价值,而低估令自己不悦的东西的价值。当然,喜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所以,相比于真知识的理性而冷冰冰的模样,伪知识总是能挠到心坎里去,人们不一窝蜂地凑到伪知识的堆里才是怪事。

  不过,真知识并非就冷清到无人问津,而是只有具备相应知识储备,理解科学方法,愿意寻求理性的答案而不满足于“挠舒服了”才够得着真知识带来的认知乐趣。因此,真知识往往拥趸少,但聚集的多是精英。这就好比,大多数人买的都是经济型轿车,只有极少数富豪才买得起阿斯顿·马丁的新款跑车,因为经济门槛阻止了高档跑车的“畅销”。同样地,下面一些致力于传播真知识的公号,虽然大多是小众的公号,但却堪比微信公号中的阿斯顿·马丁,专门为那些愿意寻求理性答案有志的青年才俊以及“精英”们准备的。

  好姑娘也可以通过检查约会对象订阅的微信公号,如果他订阅的是如下的公号,那么可以放心地继续交往,因为他不俗。

  (首发公号“psy-eyes”)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知识 理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