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同情被减的国企员工?

2016年03月24日14:32  新闻专栏  作者:叶檀  
穿着武钢工作服的下岗职工参加招聘会 穿着武钢工作服的下岗职工参加招聘会

  文/叶檀

  近期有一张工人穿着工作服的照片四处流传,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人誉之为市场化的一步,有人表示心酸,到老了被工厂踢走。

  去职、重新就业是个很正常的事,尤其是在去产能、去库存之时,最后一步必然是去员工以节约成本。我们抱以同情,但改革不可阻挡,擦干眼泪之后更需要认清现实。

  中国去产能之前,全球航运业巨头马士基集团旗下子公司马士基航运公司表示,受需求放缓影响,它将减少网络能力、推迟投资,并在2017年前削减全球4000个工作岗位,约占其陆地工人人数的1/6。

  看上去西装革履的银行业人士同样面临裁员压力,由于欧美银行资产下降、业绩缩水,银行大裁员,这几年可能将裁员十几万。彭博社报道,花旗银行从今年1月开始裁员至少2000人;汇丰和渣打银行相继宣布于2017年前裁员5万人和1.5万人;摩根士丹利先后两次传出裁员消息,分别是固定收益部门裁员25%,和股票交易部裁员5%,共计裁员1300人;法国兴业银行在2020年前裁员2000人;摩根大通在2016年裁员5000人;巴克莱银行在2017年前裁员3万人;德意志银行在2015年10月裁员5万人;荷兰合作银行在2016到2018年裁员9000人。

  中国其实是个跳槽率比较高的国家,外企国企民企抢人才。2012年10月《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根据怡安翰威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员工平均流动率为15.9%,在全球都处于高位。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吸引、保留高质量人才并提升他们的敬业度。所谓人才留不住,非人才赶不走。

  中国大型国企的裁员之所以成为一桩新闻,因为这些企业承担了兜底的社会责任,这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彭博旗下的Bloomberg Intelligence Company(彭博信息研究公司)的行业研究分析师梁颖璋、朱轶和Andrew Cosgrove的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大型煤企平均劳动生产率远低于海外同行,中国的大型煤炭集团人均年产量约1730吨,只相当于美国的5.6%、印尼的20.6%。而中国煤炭行业的人均年产量更低,仅为630吨,而发达国家为一万吨。未来随着智能化的推进,中国所需要的一线工人可能进一步下降,机器取代人4比1的替代还是能做到的。

  3月23日朱民先生在博鳌论坛上提出,亚洲如中日韩劳动生产效率下降。中国除了老龄化影响,最重要的是留存严重的非市场化用工机制,以及没有经过职业培训的劳动者。给予保障就是为了企业可以出清,如果由企业包养还要保障干什么?

  人们之所以对武钢工人抱有同情,除了残存的一丝对国企时代的念想外,主要有两个原因,用工不平等,以前分全民、大集体,后来是合同工也有体制内外之分,体制外干的是牛的活,却缺少基本保障。人们给予基层无保障员工以巨大的同情,这是对弱者的天然同情心理。

  武钢的反腐风暴显示了这些人分流的另一重原因,靠钢吃钢,以及动辄上亿元的决策失误。据媒体报道,武钢在巴西和加拿大投资的MMX铁矿和Bloomlake铁矿,已宣布破产、停产。武钢认真调查分析了巴西MMX项目决策过程。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先拍板后论证,后续风险没有控制,境外投资管理制度缺乏。

  即使邓崎琳不贪腐,在经济下行、产业多元化背景下,水泥、钢铁、煤炭等行业也必须进行减员分流,企业市场化的第一步就是市场化的用工体制。现在抗议减员,还不如好好学一们手艺,让孩子尽快融入市场,不要走自己的老路。即使有千年存在的企业,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员工。事实上,类似的减员在各地都在发生,但在广东、浙江不会引发类似于中部与东北地区的反响,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不同,如果都达到浙江的市场化程度,恐怕以后减员不会成为什么大新闻,只不过是财经、经济新闻中的一小块。

  改革当然不能只改最弱势的编制外工人,那是不公平的类似于奴工似的身份约束制度,用工的彻底市场化意味着打破体制内外的区别,打破企业主的官员身份匹配体制,让官员的归官员,企业的归企业,让目前的国企高管有一次性选择呆在企业还是从政的机会,选择之后,泾渭分明,才可能推出下一步的薪酬体制改革。

  改革往往从抵触最小的部分开始改起,钢铁水泥行业的改革也会从基层员工开始,被减者应该早就做好准备,铁饭碗绝非长久之计,假以时日,他们也看得到体制内很多员工被减的那一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国企 裁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