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涤明
北京二手房市场乱象丛生,没资格只要肯花钱就能买房,限购形同虚设。有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便没有北京户籍或者满5年的社保及纳税,他们也有办法让你买到北京的住宅。
现在,有一种神者叫中介,别人办不来的事,它们往往能够轻松搞定。大一点的中介叫公司,个体或三俩一伙的也叫“黄牛党”。小到火车票、医院挂号,大到办贷款,上大学,甚至办行政审批、政府补贴、搞定招投标等等,一些中介或黄牛都比常人更有办法。曾有报道说,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较为严重,有“业务渠道”的人,只需找人委托加工一下,补贴资金就能拿到手。地方的粮食加工补贴、养殖补贴,也有相似情况,开足马力生产的企业、养殖大户,未必能获得补贴,而一些空壳的加工厂,养几十只羊做样子的“养殖户”,却总能拿到不菲的补贴。其中,有的是直接骗补,有的是中间人运作的结果,而这中间人,也可以叫“中介”,只不过是不一定挂牌而已。
不具购房资格的非京籍人员仍可购房,甚至好几套,这对房产中介来说并不是问题,只要肯出钱,中介就能帮你搞定。而中介的神通,其实并没有太多秘密可言,知情人称,中介多收的费用大部分用于打点关系。而据记者了解,买卖购房资格的情况不止在北京,包括上海、深圳在内的一线城市都有发生。一位上海本地房地产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只要你能进入到黄埔、静安或者虹口等核心地区的房管局,肥差的话一年下来换房换车都不是问题。”也就是说,所谓“买购房资格”,就是中介打点房管局的“肥差”人员。实际上,这不过是个常识。
那种“神中介”其实也是权力寻租的中介,权力者索贿受贿自己不出面,而通过中介收取贿赂,中介公司为了自己的业绩,积极充当权力寻租的掮客。而有些“黄牛”则是在中间赚取“介绍费”。
“权力寻租中介”不应成为反腐败的死角,监管部门只要到一些中介公司暗访一下,到一些行政服务大厅转一转,就不难发现一些中介公司和黄牛们勾兑索贿受贿的情况。反腐风声渐紧,导致一些“肥差人员”与“寻租中介”的合作越来越多,腐败手段的隐蔽与创新,应该引起监管方面的关注。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腐败中介”是市场失灵的产物:市场交易领域,一旦出现人为管控,购买资格、指标必然会成为一种商品。市场经济初期,许多物资的供应都实行“双轨制”,因而产生了“官倒”。买卖购房资格、违规套取政府补贴等等,里面还是存在“官倒”问题。唯有彻底实现“市场的归市场”,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完全公开透明,才可能避免这种问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