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枫
近三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到缓慢恢复的脆弱期,按照中国政府的说法是“主要责任在于日方”。但是中国普通民众对日本的厌恶感15%却低于日本人对中国的厌恶83%。原因何在?前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认为,自民党政府过度宣传中国威胁,渲染中国要用武力改变现状,导致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创了历史新低。然而日本人真正的心态是羡慕中国的经济发展,接近于嫉妒,便表现出焦虑。所以选择走了历史修正主义道路。日本的经济也不好,但是越不好,越需要政治强人表现底气,给民众以信心,所以安倍晋三表现强势。鸠山说感觉到中国人对日本的亲近感增多,那么多中国人来到日本旅游,购物,还有很多人考虑在日本买房,都证明中国人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喜欢日本。但是中国人还残留着过去日本对中国的伤害感,不能消除,所以他们也会有担忧:在曾经的敌国,会幸福吗?最新民调显示,83%的日本人对中国没有好感,创下历史新低。日本人访华则为二百多万人次,而且多为商务出差,人数下降。日本公众对中国的兴趣日减,日本对华投资也在减少。然而,中国2015年有接近五百万人次访问日本,2020年,日本政府预计将会达到1000万人次。但同样民调显示,中国对日本的好感度却高达85%。中日关系根基在民间,那么这个调查显示日本民众对自己不可改变地理位置的邻居变得如此猜疑,甚至发展到厌恶,造成日本民间对中国有一种难以填平的隔阂和难以舒解的怨气,这对本来就脆弱不堪的双边关系,没有促进作用。
其实,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不再是两大对立阵营中的两把“尖刀”,随时可能被用来打先锋,对抗性随着冷战的结束大大降低。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可选择性,中日两国必须要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自我欣赏的自傲心里,互补互学。尤其是新一代人是在信息时代下长大的,国际视野最为开阔、创新思维最为丰富的一代。对全球话题比如环保,和平,反恐,开发外太空,智能技术等有高度关注,他们不可能把征服对方国家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他们会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中国和日本都对亚洲有着巨大影响,两国依存度只会越来越大,除了努力去相互理解,互补学习,相互欣赏,还能有其他互利共赢的方式吗?中日之间,曾经在历史上走过一条相互选择的道路,双方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认同感有很大的契合处,而两国在各自历史道路的判断和选择上是有很大差异的。那么承认差异,不把民族精神和发动战争的历史罪孽混为一谈,不把各自的民族优秀志士同反人类的战犯混为一谈,互补互学,面向未来,中日才可能冰释前嫌。年底,中日韩领导人峰会将在日本举办,中国总理李克强如果没有什么突发状况的话,将会出席。那么这就是继2007年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日本之后,时隔九年的中国领导人访日了,一切会变好吗?2006年10月,安倍晋三首次担任首相时访华,那是在小泉纯一郎之后,当时中日关系极差。记得有在华的日侨看到天安门长安街上插着日本国旗,竟然激动得热泪盈眶。然而,历史的轮回感和被诅咒感,有时候真是令人心颤,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以来,一系列行为,竟然让中日关系跌到“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差”,幸好,最坏时期暂时过去,一切都在向好恢复(缓慢地)。
2014年11月北京APEC期间,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前,两国经过艰苦谈判,发表了《四点共识声明》一,确认将遵守中日间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二,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三,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面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四,同意利用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如今过去一年半,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认为双方关系“并没有达到冰释前嫌”,认为现在的中日关系还是“脆弱、复杂”的。不过,中日双方都承认,确实保持着改善势头。比如政治,军事(副局级),人文各领域的对话都恢复了,但是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应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作为中方代表,还没有恢复。程永华认为,双边关系在没有大的改观之前,就是管控矛盾,防止小问题扩大化。
本周一,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环球网承办的“中国知名媒体人日本行”的成员们,在日本外务省采访日本副外相木原诚二,谈到政治关系,木原诚二重申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认为中国和平发展对日本来说是大好机会,也承认中日关系有改善势头,只是需要推动改善的速度。他还强调,日本没有要牵制中国的意思。 于是笔者忍不住发问:“你刚才说日本无意牵制中国,那么请问修宪如何解释,另外,作为域外国家,为何多次在国际场合指责中国的南海主张?”木原诚二回答:“随着时间变化,每个国家都会修改宪法,在日本,作为新的权利,比如隐私权,环境权,和国家和政府的关系,这些新的内容,宪法内容跟不上新时代,就应该讨论。日本的宪法有三原则,国家主权,基本人权及和平主义,这三点不会改变。关于南海,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不能一国生存,都要贸易,大部分要经过海上,所以海上航行自由和法制对国际社会极为重要。日本的90%原油进口和60%天然气进口都要通过南海航道,所以南海航行通道对于日本来说非常重要。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不会选边站。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感到遗憾,中国填海造地,建军事设施。不仅是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美国也都担忧。所以希望中国能够认真的对待这些问题。” 这样的回答并没有说服力,紧接着另有中国记者追问:“虽然你说不选边站,但是已经开始向其他南海当事国家出售武器,日本会否跟美国一起巡航南海?”木原诚二表示“美国的行为是基于国际法,所以日本支持美国。但是日本不会做常态化监视活动。” 没想到,追问副外相的第三人,竟然是前中国驻联合国大使,驻日本大使,这次媒体团的团长陈健先生。陈健问木原:“谈到航行自由问题,美国关心的航行自由是他的军舰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即我们所说的“横行自由”。美国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要维护他全球霸主地位,那么你刚才说日本关心商船的自由,这一点上中国和日本是一致的,我们大部分贸易也通过南海,我们也关系航行自由,所以日本应该跟中国站在一起,而不是跟美国一起,支持海上霸权。” 木原诚二回答:“今天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场合,我可以简单说一下,在南海,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平台的建设,想把这些人工促成既成事实,中国做一些单方面的行动,以实力为背景,会产生包括商业的航行自由在内的对航行自由的担忧,美国也有这样的担忧,日美的认识是一致的。” 在这一问一答中感觉到,中日在南海问题上对立严重。
梳理了木原诚二的回答,笔者想到最近读到的一篇美国学者的文章谈论安倍的政策,为日本战后70年后再次成为亚洲的重要角色而赞许。含蓄地肯定了安倍上台以来的为了防范强敌中国的一系列做法。认为“筑有好篱笆才有好邻居”,尤其对安倍强调的自由主义价值观表达赞赏,认为防止了威权主义在亚洲蔓延,并且确保没有一个单独的力量能够主导亚洲。
离开外务省后,笔者有机会单独采访了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鸠山立场鲜明认为日本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积极,是安倍故意而为之,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批评,批评中国的强权,批评中国的军事威胁。鸠山建议中国应该尽快同亚洲其他国家友好谈判,不能耽误。鸠山承认目前日本在国际场合讨论南海问题,以及同印度、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加速发展军事合作关系是受到美国挑唆,因为“美国不希望中日友好。尽管奥巴马个人讨厌安倍的。”
雨后,我们不应只看到落英缤纷,还更应该欣赏花满枝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