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特钢和龙煤们的隐喻

2016年04月05日09:19  新闻专栏  作者: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杨华(右)与东北特钢原董事长 杨华(右)与东北特钢原董事长

  上周,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短期融资券因到期不能支付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这是地方国企的第一例债券违约事件。这一事件走向如何还有待债权人会议给出答案。即使熬过这一关,这家喊出“保命经营”口号的国企,年内还将面对30多亿元的到期债券。

  东北特钢的窘境并非孤例。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也正在通过职工分流、甩卖资产等方式展开自救。值得注意的是,东北特钢和龙煤带有上一轮国企改革的强烈印记。龙煤由黑龙江省内四家煤炭企业重组而成,东北特钢则是地方钢企跨省整合的少有案例。毫无例外,两家企业都经历了人员和资产剥离,以及持续的淘汰落后产能。东北特钢也是上一轮债转股的受益者,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仍是其股东之一。

  没有谁愿意看到它们面对如此的考验,更何况每一个企业背后都是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员工。过去几年,地方政府曾多次尝试帮助龙煤脱困转型。在沉重的财务压力下,东北特钢也努力运用各种融资方式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在经历董事长意外离世和债务违约之后,这家企业仍在“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全力组织生产市场急需的盈利产品”。我们很难判断这些企业会拥有怎样的未来,不过归根结底,最终决定它们命运的还是市场。祝它们好运。

  值得追问的也许是这样的境遇折射的历史逻辑。钢铁和煤炭都是周期性很强的产业,经济好的时候企业容易借势而上,反之则可能面对产能过剩、库存膨胀的冲击。龙煤和东北特钢经重组成为企业集团,都是在2004年。也正是在2003年,中国经济彻底告别了1998年之后的徘徊期,进入黄金时代,连续多年增长率超过10%。并非巧合,这也正是龙煤每年利润超过10亿元的激情岁月,东北特钢也是从那时开始产能扩张,它是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的常客,这家号称“特钢航母”的企业,今天在一些领先产品上依然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也许不能将这种现象完全看做国企改革的顺周期效应,然而这正是令人扼腕之处,国企改革这些年的成效不用说,不过还是有不少一度扭亏为盈走出困境的企业,如今重新“返贫”等待救援。这些企业过去十多年就好像做了一次“过山车”。除了归咎于经济和行业的周期变化以外,是否还应该有更深入的思考?

  在这个意义上,东北特钢和龙煤很可能是某些领域国企改革的缩影。通过推动产权和公司治理层面的改革,让市场和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国企成长的动能,这是改革的初衷。多年以前,一位银行业监管官员说,检验银行业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是看这些银行能否安然走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这意味着抓得住经济高速成长期的机会,也能够在经济降温时安然过冬。对于其他领域的国企改革而言,道理恐怕是一样的。然而很多现实案例告诉我们,当市场意志无法决定企业生死的时候,高昂的成本并不能帮助企业换来一颗市场的心脏。

  所以很多看似经历改革的企业只能顺风操桨而无法逆水行舟,他们可能会成为顺周期的宠儿,但却不是市场的孩子。就此而论,一些国企眼前的困难,与其说是市场病,不如说是一场未完成的国企改革遗留的症候。这当然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和轮回,虽然我们还将为此支付成本——也许没法算清楚我们会为改革支付多少成本,付出了多少代价——这不仅是财务意义上的,也关乎人的命运和选择。

  当下,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拉开了序幕,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一轮去产能渐次展开。我们愿意将这一进程看做重新塑造的过程,阵痛中诞生的是升级的中国经济和全新的企业群体。历史的图画中往往掩藏着对未来最清晰的隐喻。好在我们站在距离历史很近的窗口。我们应该会看得清楚,对未来的改革之路更加笃定。

  本文是刊于4月4日的《经济观察报》社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东北 国企 龙煤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