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平开枪送别李某某

2015年03月24日09:34  新闻专栏  作者:王海涛  
如果他的枪法好一点,李某某之死,很可能就成了无头案 如果他的枪法好一点,李某某之死,很可能就成了无头案

  他曾是公安厅厅长,他曾合法佩戴手枪,他曾出版小说和诗集,他曾以杂文集《大梦谁先觉》获最佳图书提名奖。

  他文武双全,脱掉警服数年后,他竟然还有武器,开枪送别了28岁的女子李某某,他64岁的人生,揭开了最魔幻的一章。

  ……

  这两天,震惊我的消息,不是李光耀寿终正寝,而是28岁女子李某某突然被杀。

  她死于2015年3月20日晚上。当晚,她向警方报案,称正在被内蒙古“前公安厅长”追杀。

  假如我是110的接线员,我一定觉得这是个“玩笑”。现实总是超出人类的想象,这样的“玩笑”竟然真的发生了。

  这名女子报警时,已身中两枪。她拦到了一辆车,然后在逃跑途中报了警。“前公安厅长”驾驶一辆奥迪,狂追这名女子,最后将其杀害,抛尸之前,还对尸体进行了焚烧。

  目前公开的信息,让我一头雾水。比如,一个身中两枪的女子,拦的谁的车?女子被杀的时候,这个司机在干什么?“前公安厅长”是否开了第三枪?

  这名女子的名字目前没有公开,只知道姓李,内蒙古赤峰人。媒体说,李某某与这名前公安厅长“关系密切”,二人事发前一天曾在当地的赤峰港湾世纪酒店住过一晚。

  这个前公安厅长,在卸任厅长后,曾担任过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官至副部,名叫赵黎平。

  赵黎平曾公开发表过“好人论”,因而容易被认为是个好人。

  他说:“人性是有弱点的,人人都有,你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利而无害的人,这就是好人。如果连做一个好人没解决好,就不要奢谈做一个好党员,好干部。”

  赵黎平出生于1951年,已经是一个64岁的老男人。他曾经从警30多年,从基层民警干到公安厅长。奇怪的是,老警察开枪,竟两枪未致命——如果他的枪法好一点,李某某之死,很可能就成了无头案。

  当然,未能一枪致命,也可能是因为两人关系特殊。公开报道中说,这二人“关系密切”,这四个字,留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本来“关系密切”,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冲突,以至于让一名副部级官员,亲自动手杀人呢?由于其中一方已经被杀,全部真相,永远也无法大白于天下了。

  对于这起惨案,我不负责追问真相,只负责想象。我的想象是,这位女子与赵黎平发生重大矛盾之后,以掌握足以致命的猛料,要挟了赵黎平。赵黎平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如果故事真的是这个逻辑的话,那么,这个女子可以说是死于“自不量力”。无论关系曾经多么密切,一个赤手空拳的人,想要挑战一个“有枪的人”,是极其危险的。最好的后果,是对方与你同归于尽,最常见的结果,是你被对方灭掉,且死无对证。

  一般而言,女人容易感性,容易头脑发热。李某某极可能在与这个高官较量的时候,还在想,他们曾经“关系密切”,曾经平等相处,即便冲突,也是在这种平等相处之上的冲突。这显然不对。

  64岁男子与28岁女子,绝对不可能在平等之下有“密切关系”。所谓“密切关系”,就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关系”。一个高官与一个普通人之间,绝对不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关系密切”。在年龄上,代沟太大了,在地位上,先天不平衡。

  但这二人毕竟曾“密切关系”,也就说是双方之间确实曾经产生过一种平衡,这种平衡,甚至可以是爱情。这种平衡,或这种爱情,就像杂技人员的高难度动作。这种高难度动作的实现,一定建立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之下,比如,建立在“你有权有势,我年轻貌美”之上。

  悲剧的发生,一定是因为这种高难度的平衡,突然面临被打破的危机,比如,貌美者想要破坏权势者的权势。

  两个实力悬殊的人之间的平衡,往往难以持久。同样,两个地位悬殊之间的人,即便有真爱,也往往更容易被现实的利益打破平衡。

  真爱都成传说,利益才是永恒。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收买不成,便会维稳。最惨烈的维稳手段,便是开枪灭口,哪怕今夜与你同归于尽,也不让你看独自看到明天的太阳。

  李某某,走得太悲惨,缘于她对这个世界,不明真相。风吹草低,我们无法知道,那片草原,有多少秘密,被经年累月地埋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赵黎平 公安厅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