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缺的不是钱而是父母陪伴

2015年06月12日16:01  新闻专栏  作者:曾雅娴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曾雅娴

  6月9日晚,贵州茨竹村4名留守儿童在家服药后被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4兄妹分别为14岁、9岁、8岁和5岁。我相信每个看到这个新闻的人都会心酸。然而这并不是第一次悲剧的发生。

  去年1月,安徽省望江县的一名留守儿童小林,由于父母离婚,又都有了新家,他只能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1月20号,听说在外打工的母亲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小林情绪低落,晚饭后在家上吊自杀,这一天,离2014年春节仅仅还有11天。

  远离父母,缺少沟通,留守儿童分散在一个个乡村一个个家庭,在成长的路途上,由于他们缺乏父母的爱喝抚慰,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他们迫切需要呵护,可是谁来给他们保护,谁能及时挽救他们的生命?

  全国妇联、全国心系好儿童系列活动组委会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32.9%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9.8%的家长每周会和孩子联系一次,21.1%的家长一个月才会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1.3%的家长甚至与孩子没有联系。据另一组调查显示,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茨竹村4名留守儿童以及安徽留守儿童的自杀都是因为父母关系的不合,家庭缺少温暖。《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研究报告调查显示与父母联系次数越少,对儿童的烦乱度越高。

  留守儿童从定义上讲就是一个特定标签,和非留守儿童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而留守儿童被“标签化”为“问题儿童”和原因对策分析的“简单化”只是放大了这些家庭的经济问题,放大了他们贫穷的生活状态,中青报的报道我看不是一篇合格的调查,更像是主题先行之后到事发地补充采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远没有他们笔下的那样悲哀。从张家13岁孩子被纳入低保,家里有楼房有余粮有存款到到四个孩子有学上,再到他们旷课时学校老师的及时反应,都证明社会没有忘记对这个父母不在身边,还严重超生家庭的关爱。

  再以我老家江西安义一个县城为例子,全县有约30万人口,平时几乎劳力都在外地做生意打工,他们的经济条件比工薪一族强很多,家里有房有车,小孩用最新款的手机电脑,但是唯独缺少父母在身边,都是空空的新房子,爷爷奶奶带着小孩子。而在我国祖辈溺爱小孩已经是蔚然成风,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们沉迷游戏与自己的世界便格外突出。

  所以“留守儿童”问题直接源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角色的缺位,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关键问题是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最大的期盼不是物质多么丰富,而是能时时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肯定。也正是因为父母的监护不到位才导致了那么多让人惋惜的儿童自杀悲剧发生了。

  归根结底留守儿童缺什么,就应该给孩子什么,这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留守孩子的民父母将孩子留在老家的原因说到底就二点,一是在城市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二,中国有争议的户籍制度往往使外来人口无法在他们的新居住地享有充分的福利和教育资源。

  当然这上升到社会制度健全上,比如根源上需要解决民工进城的配套服务问题及其背后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包括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等。不是能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问题。

  但至少我们应该看到希望,咸阳市很早就开展“代理妈妈”主题关爱活动。由市妇联牵头,在各县市区分别确定100名成年妇女,与100名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亲子关系”,弥补母爱缺失。

  而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帮扶计划,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基地也在很多地方挂牌成立,这些爱心基地汇聚各方力量,调动各种资源,定期开展留守儿童问卷调查和心理量表反馈等活动,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推动地方科学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我相信这也是新希望的开始!

  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的好,但一定也没有你看到的那么坏,在小概率的新闻背后我们不应该只是马后炮去挑剔和指责,而是应该和相应的社会工作机构,以百分百的概率扛起教育、帮扶和救助的责任,才能让留守孩子看到这个世界的温暖而不是独自去面对自卑和恐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孩子 自杀 留守儿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