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陶舜
天津滨海新区上空的烟尘尚未散去,搜救工作和伤员救治还在继续,现场清理和危化品处理善后可能还需要数月的时间,对事故可能引起的环境和其他次生灾害也尚在评估。
但事故追责已经开始。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就天津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作出指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要求彻查事故责任并严肃追责。国务院常务会议则进一步明确,对事故企业经营范围变更审批、安全评估、环境评估、危化品安全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逐一认定责任、落地查人,严厉问责、绝不姑息。
我们的确需要一次严查到底,没有禁区的问责。
在天津滨海新区,标准不是没有,应急预案早就存在,日常应急演练也经常举行。事故发生前,天津已经在针对危化品安全进行大检查。滨海新区是全国60个危化品重点县之一,按常理而论,监管和督查力度超过一般地区。
但巨响之后人们发现,表面上的严防死守之下,却是漏洞百出。看似严密的安全网最终形同虚设。震惊之余,不能不问,这样的情形是否只存在于天津一城?
现在来看,从事故企业经营范围变更审批、安全评估、环境评估、危化品安全监管等各个环节,几乎都存在疑点,都可能存在权力的滥用甚至权钱交易。
彻查之下,相信这些当事者必然会被打回原形,接受法律的惩处。不过必须要说,彻底的追责绝不仅止于抓住并惩办当事者。每一次事故都能找到直接和间接的责任者,每一次事故也都为那些未发生事故的城市和地方敲响了警钟。
最令人痛心的却是,新的事故常常在警钟长鸣之时就已经发生。所以我们必须有勇气追问一句,如何可以确信替代他们的人,就真的能够避免诱惑,不沾惹“尘埃”,从而让生活于此的公民安心于他们的承诺,不再有一丝疑虑和惶惑?
当权力之手依然可以无所顾忌(比如可以随意地将本该公开的信息标注为“此件不公开”),当责任部门依然可以推脱诿过(比如有些部门说,看到某某部门同意了所以我们也同意),当只有伤亡惨重的爆炸才最终掀开这权力编制的盖子——从事后媒体的调查来看,这盖子甚至从未密不透风,蛛丝马迹早就是网络上的公开信息,比如为涉事企业开了绿灯的环评报告,但这份环评报告却从未得到距离危化品仓库不到千米的小区居民的知悉和认可——这已经不能算是一种隐秘的恶,而是公开的罪了。
要问的是,这样公开的罪恶缘何从未被曝光和纠正?在这样的系统中,不设防的岂止是一座城市的安全网?
目前,天津已经有多名官员落马,一场针对天津的反腐风暴似乎已经拉开大幕。这或许预示着更为深刻的政治生态的改变。
我们需要一种机制让安全网上种种脆弱的焊点暴露在阳光下,让权力运行不仅受到更有效的制约,也得到更广泛的监督。我们必须有能力更早地揭开所有盖子的伪装,而且是在导向危险的引信被引燃之前。
要反思的不仅仅是事故,不仅是安全和督查体系本身。
很多时候,当我们将GDP代表的财富置于民众的福祉之上,当地方主政者无法拒绝重化工的政绩诱惑,以发展的名义裹挟一个城市的意志时,风险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芽。
很多人会说,中国的发展无法超越这一阶段,这句话可能没有错,但我们常常以这样的名义轻易地超越了我们本来永远不该逾越的红线,那就是民众利益。更可叹的是,在这样的发展语境里,我们找不到“作恶者”,我们只看到被光环笼罩的英雄——他们为城市带来项目、资金和求之不得的发展,以及某些官员的升迁之道。
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多太多,现在,我们需要一场真正深刻并且付诸行动的反思。
如果天津真的立碑永志,要记住的也不仅是那些逝者的名字,这个城市更需要铭刻的是由此开始的改变。
(8月24日《经济观察报》社论。原题:彻查是反思的开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