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会合并东西城建立中央政务区吗?

2015年11月19日09:51  新闻专栏  作者:政研院  
北京“合并东西城、建立中央政务区”的设想,或许已在中央决策层酝酿和论证之中了 北京“合并东西城、建立中央政务区”的设想,或许已在中央决策层酝酿和论证之中了

  文/宋馥李

  北京“合并东西城、建立中央政务区”的设想,或许已在中央决策层酝酿和论证之中了。

  11月14日,国际城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年会在京举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在当日发布的《首都战略定位》一书中提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务。对北京而言,“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是办好两件事:一件事是加快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另一件事就是推动老城重组,实施东西城合并。

  通州新建,老城重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出台前后,连玉明作为政策专家,曾陪同北京市高层参与调研和政策研究。在当日的论坛上,连玉明解释说,北京聚焦通州加快行政副中心建设是现阶段北京治理大城市病,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抓手。而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要避免“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加强与朝阳区、廊坊、香河、大厂等地区的协同联通和错位发展。

  在聚焦新城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动“老城重组”,优化调整东、西城行政区划,建立中央政务区或首都区。连玉明说,要按照行政区域不变、街道微调、垂直部门合并、中央部门不调的思路,选择合适时机,宜早不宜晚,适时推动东、西城的合并,并积极探索建立与中央政务区或首都区相匹配的体制机制。

  而建立上述中央政务区体制,就要建立首都财政体制。连玉明说,首先要弱化中央政务区或首都区的经济功能,取消经济考核指标,实施收支“两条线”预算制管理,根据目前东、西城两区的财政支出情况,核定财政支出基数,编制中央政务区财政预算,确定合理、稳定的增长机制,财政支出专项用于城市管理、环境建设、社会治理、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历史文化保护等重点工作。

  连玉明认为,北京东西城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在十三五期间,北京应该整合两区各自独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统筹东、西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缮等工作,建立中央政务区文化资源统筹发展机制,统筹布局区域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新重要承载区建设,提升区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推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应做好群主

  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确定的长远战略目标。连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世界经济的重心已经转向了亚太地区,而亚太地区的核心是东北亚地区,东北亚地区的核心是环渤海地区,而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就是京津冀地区。因此,在京津冀地区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发挥京津冀在环渤海和东北亚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利于增强京津冀在亚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凸显京津冀在世界城市群当中的地位。

  那么,北京在这个城市群里是什么样的定位呢?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在演讲中说,北京是京津冀城市群的“群主”,这个定位很清楚,因为北京是核心,从实力和各方面条件来看,是不二的选择。

  文魁进一步分析认为,北京目前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群主”的作用,要做群主,必须要先有“群主”意识,把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也是真正打破“一亩三分地”思想的体现。既然是群主老大哥,就得善于组织协调、该出面的要积极出面,该牵头的要主动担当。在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中,北京应主动与承接地建立密切联系,主动了解承接地的需求,扶助承接地的高水平发展,项目转移出去,同时要把它扶植起来。

  (作者为经观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副院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政务区 北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