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室3》:一曲挽歌还是一声号角?

2014年11月17日15:35  新闻专栏  作者:锦麟观察  
《新闻编辑室》剧照 《新闻编辑室》剧照

  上周一,《新闻编辑室》在HBO播出了第三季的第一集。这将是这部很多中国观众眼中“神剧”的最后一季,制片方决定在播出了三年后就将这部剧完结。句号画得甚至有些急促而决绝——这一季只会有6集。

  这是一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美剧,美国本土收视人数只有210万,在IMDB上的评分是8.6,只能算个“良”。但在豆瓣上,这部剧的评分高达9.4,比当年的《兄弟连》还高0.1分,而《兄弟连》在IMDB上的得分是9.6。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HBO把这最后一季的《新闻编辑室》播出档期,从美国电视界颁奖季前的夏季档挪到了11月。巧的是,不久之前广电总局刚刚出台了新的境外剧管理政策,也就是说不可能有视频网站会同步更新这部电视剧(当然前两季也没曾出现在内地的视频网站上)。所以严格来说,这部“神剧”在中国的传播是不合法的。

  这一季连片头也没变:一杯提神的咖啡,在办公室里快速浏览当天的《纽约时报》等各大报刊,用马克笔标出重要新闻,突发事件发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写稿、连线,只为了让主播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可能符合我们对一个在纽约工作的电视新闻记者的想象和期待。不得不承认,整部电视剧里描述的那种新闻工作状态是让很多中国新闻人向往的:一群对新闻专业主义恪守得近乎偏执的人聚在一起,以教科书般的精准处理着每一条影响着美国社会进程的新闻事件,然后顺便用快于常人几乎是两倍的语速开一个业内人听了会心一笑的“inside joke”……

  和当下不时被抑郁、转行、自杀等等渲染得有些悲情和颓废的中国新闻圈比起来,《新闻编辑室》里那样一种状态和氛围简直算得上是太美好了。不过即便是在美国,剧中展现出来的新闻工作状态也是完美得有些失真的。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两年前第一季首播时,美国的《时代》杂志和《洛杉矶时报》毫不吝啬地就给出了“失真”、“自恋”和“伪善”这样字眼,《纽约客》甚至直言“烂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闻编辑室》中的ACN只是一个虚构的新闻乌托邦,它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任何一家电视台。在这个乌托邦里,有专业过硬而又富有激情的记者、经验老道深谙新闻规律的制作人、学富五车富有魅力的主播,还有虽然时不时会拿收视率说事儿,但从根上却不给团队经营压力的投资人。正是在这样一个虚构的新闻乌托邦中,美式或者说西方新闻价值观中的两样东西被突出和放大了。

  首先是“新闻专业主义”。在很多人眼中,这种价值本来就是新闻人自恋的产物。尤其是在很多笃信“新闻无学”的人眼中,给一个只要会写几行字就都能轻松胜任的行当硬生生地加上一些“专业门槛”,本来就是非常做作和矫情的。但在《新闻编辑室》中,从上到下每一个人从价值到行动都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者。

  比如剧中的主播威尔就旗帜鲜明地反对新闻审查,但是却信奉“自我审查”,因为根据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新闻从业者是资讯流通的“把关人”;而每当有突发新闻发生时,即便拿到了线人的第一首爆料,剧中的所有人总是会在核实信息的真实可靠中下一番功夫,教条般地硬要找到“两个”可靠的信源;在最新的一集里,当其它电视台纷纷引用社交网络上的内容时,ACN的新闻制作人却拒绝引用推特上的推文作为新闻源,她说“我们不能以无法交谈的目击者的推文作为依据,没有哪个靠谱的新闻通讯社会这么做”,仿佛是在陈述地球是圆的那样轻描淡写又斩钉截铁。

  还有就是“传统”。在《新闻编辑室》第一季的片头中,依次出现了美国新闻史上三个重要的新闻人。首先是爱德华·默罗在1961 年发表关于美苏之间意识形态对抗的“The Challenge of Ideas”的谈话,接着是CBS的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1963年播报肯尼迪遇刺,还有就是NBC的新闻主播切·亨特利播报的画面。正是这些人用他们的每一次报道奠定了美国电视新闻的传统和基础,也给美国引以为傲的中产阶级生活提供了优质的新闻消费素材。即便是到了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仍有一些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会在晚上打开电视收看各大电视网的晚间新闻,就像很多中国人仍然会在晚上7点钟看《新闻联播》一样。

  所以抛开政治色彩平心而论,中国的电视新闻单就历史积累来说,已经晚了美国几十年。当1958年《新闻联播》的前身《电视新闻》在北京电视台开播的时候,爱德华·默罗已经在七年前就以《现在请看》开启了美国的电视新闻时代,况且1958年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还不知道什么叫电视;而当1978年《新闻联播》正式在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时候,美国各大电视网的新闻镜头出现在新闻现场,已是常态。

  这也从一个侧面衬托出了中国新闻人的无奈:都还没来得及沉淀出自己的传统,就要在汹汹来袭的技术潮流裹挟下去“创新”了。

  2012年到2014年,《新闻编辑室》播出的这三年,正好是中国的新闻产业版图极速重构的三年。新闻媒体版图里多了根据用户习惯自动推送新闻的“头条新闻”,多了“澎湃”、“界面”,多了每天推送资讯评论的微信公众账号;而在上海,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四大传统媒体2013年营收总计86.6亿元,同比减少7.2%,而互联网媒体广告的份额由2012年的16.4%上升至2013年的31.5%。

  《新闻编辑室》播出的这三年,同样也是中国的媒体舆论环境和传统媒体人急剧分化的三年。这一边,杨伟光去世了,郭振玺进去了,无数传统媒体的一把手二把手抑郁了。另一边,以杨锦麟、罗振宇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人义无反顾地投入新媒体的怀抱,摸索着从受众到用户,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变背后,整个行业规则的重构。

  《新闻编辑室》的编剧艾伦·索金说,这部电视剧是他写给新闻界的一封情书。在剧中,他借女主角的口说出了这样一番可能会点燃很多新闻从业者热血的话:

  “重建新闻界、重塑新闻工作的神圣性、做一档夜间节目、能够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彬彬有礼、谦和有度、回归到重要新闻上;不再有谣言满天,不再有窥探隐私、向愚蠢之人宣扬真理,不再为了新闻而制造新闻,全世界新闻从业者团结起来!”

  站在这个飞速转变的十字路口,如此浓墨重彩地重申传统价值究竟还有多少意义?可能已经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就像现在也没有人能预测未来是什么样子。因此也没有人说的清楚,《新闻编辑室》究竟是唱给一个旧时代的挽歌,还是为另一个新时代吹响的号角。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锦麟观察”微信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新闻编辑室 美国 新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