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曹林
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早晨打开手机看到的2015年第一条新闻竟然是:上海外滩跨年夜发生踩踏,35人身亡43人伤。2015年的新闻日历,竟以这样的惨剧翻开,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可以想像每一个数字背后亲人的悲痛欲绝。亲历者描述着自己与死亡一步之遥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那一刻,微博微信以碎片化的方式还原着跨年前那十几分钟可怕的踩踏细节,那恐怖的程度,甚至让无数不在场的事后听闻者都能嗅到那里死亡的气息。
踩踏悲剧发生后,网络舆论场在还原现场的同时,也在猜测悲剧原因中陷入了混乱。愤怒的人们习惯性地陷入灾难情绪中,从网络碎片化的传闻中寻找导致悲剧的原因并义愤填膺地脑补当时现场:有传闻称当时有人往下抛洒美钞造成哄抢,立刻便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可能的抛洒者,并进行人肉和攻击;有传闻称踩踏源于几个“大叔”的推搡,网友立刻又把愤怒指向了“大叔”;又有传闻对“怎么又是碰巧35人死亡”的数字提出质疑,议论着“人祸35人死亡上限”这个传说。
这种不辨真假的混乱归咎,是另一场可怕的舆论踩踏。对悲剧确实要寻找原因和追问责任,但归咎永远不能跑在调查的前面,评论不能跑在新闻的前面,情绪不能代替理智的思考。踩踏事故的原因尚在调查之中,不能听信传闻不分青红皂白就随意“制造敌人”,应该根据警方通报和权威信息作调查。踩踏是在失去理性的混乱中发生的,舆论场的信息和情绪混乱,同样会制造“踩踏”。这时候公众不能像广场通道中失控的人群那样无序狂奔踩踏,不是先找个靶子去批判,不是随意找个“原因”,而应该结合调查结果和现场还原追问问题。
有人在反思“跨年活动”,有人在感慨“以后不敢再去人多的地方了”,有人在总结“看以后谁还敢凑热闹”,这些都属于对突发悲剧刺激后的情绪反应,而不是冷静的思考。反省如果缺乏理智,只不过是一时的浅层、偏激情绪罢了,很快就会健忘。“跨年活动”并没有错,“去人多热闹的地方”也没错,真正的教训需要在对真相的调查和责任的追问中吸取。
看亲历者的讲述,那在疯狂的人群中无力挣扎无力呼吸的窒息感,是那么的熟悉,我们在无数的新闻报道中看到过亲历者在踩踏事件中的类似描述。没有想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了;没有想到,会发生在这个欢乐的跨年时刻;没有想到,会发生在上海外滩。有人说:从城市管理水平而言,上海恐怕是中国最不应该发生公共悲剧的城市,太遗憾了。
为什么没有想到呢?惨剧以残酷的方式教训着人们的习惯健忘并以为别人的教训跟自己无关。踩踏悲剧的幽灵本就紧追着人群容易聚焦的节日,从德国音乐节的踩踏事件到柬埔寨的节日踩踏悲剧,再到印度宗教节日发生的踩踏,乐极生悲一再重演。类似踩踏事件在安哥拉、科特迪瓦、刚果(金)、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发展落后国家时有发生,在搜索关键词时踩踏这个词常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被视为发展落后、管理落后的一种符号,没想到竟然发生在头顶着“国际性大都市”光环的上海,对这座城市的管理水平是极大的拷问。踩踏悲剧的具体原因需要调查和报道的跟进,不能情绪化地归咎,但踩踏暴露出的管理问题却无可回避。
踩踏事件发生后,很多评论在反思“悲剧本可以避免”。面对35个生命,这句灾难后貌似深刻的反思显得多么空洞苍白无力,如果习惯健忘,这种事后反思一文不值。查清问题,让那些有责任避免悲剧却没有尽职的人受到追究,才是真正应该做的。
可想而知,悲剧之后类似的跨年活动会被一刀切地取消,类似公共活动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这也只是浅层次的本能反应,如果不能在事件调查中真正吸取教训,断崖式的下降之后可能是如山倒地复原。要从问题中吸取教训,必须先承认问题。悲剧发生在跨年时,不能让对踩踏悲剧的健忘再跨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