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高考报道的困境

2015年06月07日09:20  新闻专栏  作者:熊丙奇  

  高考在即,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的安徽毛坦厂中学又引起媒体的关注。媒体的报道,或想揭示这所以招收复读生为主的高中,是如何以各种疯狂手段打造出高考流水线,提升高考升本率的,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报道,对毛坦厂中学的“办学声誉”丝毫不构成影响,反而成为对学校的宣传———每年媒体的报道,为这所高中带来更多的生源,家长才不管学校办学有多畸形,要的就是把学生分数提高。

  这可谓近年来的高考报道困境。媒体想批评应试教育,却在不经意间为应试教育做了广告。比如,有媒体报道某高中声势浩大的高考大誓师,质疑此举是给学生“打鸡血”,其他学校看到,非但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学习、借鉴,在本校也搞大誓师,高考大誓师做法就这样在全国蔓延;再比如,有媒体报道家长在高考期间订“状元房”、吃“状元餐”,提醒考生、家长要有平常心,可是,报道的结果不是家长、考生更理性,而是启发商家、家长———原来高考有这么多的商机,原来有家长考虑得这么“周到”,于是,各类围绕高考的特殊服务,被商家推出,家长也趋之若鹜。

  是的,对一心想考出高考高分的考生、家长来说,分数才是硬道理,这为很多中学大张旗鼓推进应试教育,制造广阔的市场,也为一些商家带来了高考商机。在疯狂的高考面前,所有质疑学校应试教育做法的报道,都会成为对应试教育的宣传,所有对不良高考消费的揭露,也都会带来高考服务产品的升级换代。哪怕是揭露高考欺诈,也会让洞若观火的家长,嗅到潜规则的味道,并坚信有潜规则。

  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以笔者之见,舆论不能再满足于对高考工厂、畸形高考消费的吐槽,而必须真正起到舆论监督,推进高考改革的作用。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报道,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媒体在左右手互搏,一边在批评应试教育,一边又在呼吁保留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媒体是否认真思考过,在目前的录取制度之下,怎样突破应试教育?

  也许思考过,并得到答案:就是学校自觉推进素质教育,家长自觉关心学生人格、身心健康,学生自觉发展个性、兴趣。因此,把目前应试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不自觉、家长不自觉、学生不自觉,并希望以报道来唤醒学校、家长和学生。

  这样的思考,太天真与幼稚。当前的高考录取制度,制造了应试教育和功利的教育价值导向,学校和家长、学生,都被应试教育裹挟,怎样才能做到所有学校、家长、学生自觉?———不否认少数学校办学者坚持教育理想,部分家长面对应试教育做出个体不一样的选择(包括在家上学和出国留学),但是,绝大多数学校、家长、学生,被应试教育包围,会选择“投降”,甚至对前来“解救者”极为反感:改变不了高考升学制度,叫嚷什么素质教育,不关注分数,能考上好大学吗!谁有本事让孩子考上好大学谁就是恩人!

  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正是媒体的重要责任。但我国媒体对打破现在的计划录取制度并没有信心,甚至有不少媒体认为,在我国,要实行招考分离根本不可行。其实,招考分离不是不可行,而是教育行政(考试)部门愿不愿意放权———把考试评价权交给社会专业机构,把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并通过扩大学生选择权(选择教育和选择学校)来落实受教育者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大学转变观念,进行公开、透明招生。

  说到这里,就可以发现媒体高考报道的缺失:追问过地方政府在制造高考加工厂中的责任了吗?地方政府把高考加工厂作为当地的教育政绩和经济增长点,当由人大追究教育部门、官员发展教育的错位,可谁去追究责任?现实是,非但没有问责,反而作为政绩亮点,学校有政府力挺,办学能改变吗?政府部门为了保护亮点,会继续维持制度、规则,让更多学生走进高考工厂,把教育置于一边。追问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高考中有怎样的既得利益了吗?频频见诸报端的是,地方政府对高考是如何重视,如何保驾护航,而其实,各种重视、保驾护航,增添的是全社会的高考焦虑,把正常的高考变得不正常,如临大敌般,这也为政府行政部门继续主导高考,掌握考试权、投档权,甚至录取权提供理由。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高考改革的思路是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新模式,那么,为何不按纲要督促政府回归到宏观管理职责,而不能介入考试评价、招生过程呢?为何还要为介入而喝彩呢?

  就这样,在每年一度的媒体应试教育批判中,我国的高考焦虑每年都上新台阶。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4 .5%的今天,高考焦虑比20年前毛入学率只有5%左右还焦虑,这不值得全社会深刻反思,并切实行动起来加以改变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高考 教育 学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