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傩送
截至9日,《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为期一个月的公开意见征集正式结束。据交通运输部介绍,有580条意见都是涉及业态管理问题,大多数意见认为,目前专车平台非法经营、不承担责任和风险、扰乱市场,应当立即关闭平台,取缔专车。(中国新闻网11月9日)
“大多数意见认为应该取缔专车”,交通运输部给出的这个“民调结果”让很多人惊掉了眼珠子。
今年年初,人民网、腾讯网、搜狐网、新京报四家影响力媒体在全网开展专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对专车的支持率分别为87.9%、66%、73%和75%,其中腾讯网的调查显示,有56%的网友是滴滴专车的忠实用户。网络民意和交通运输部征集到的“民意”大相径庭,究竟哪一个才能代表“大多数”?
不必纠结于“民意”的真伪,人民群众是喜爱专车还是厌恶专车,看看几乎每部手机上都有的打车软件就知道了。
民间舆论场自发形成的民意和官方征集到的意见反差如此之大,有两种可能:一是交通运输部给出的“大多数意见”,近似某些公共产品价格听证会上的“民意”,个中奥妙不言自明;二是交通运输部的“公开征求意见”并非“广泛征求意见”,而主要是征求“业内人士”的意见,网民们是自作多情了,还真的以为自己的意见可以“上达天听”。
我觉得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大多数意见认为应该取缔专车”其实很古怪——交通运输部事先拿出的改革方案,并不是要取缔专车,而是旨在规范专车运营,如果要对方案提意见,也应该是在承认专车合法的基础上,着眼于如何对方案进一步完善。而现在居然有这么多人把专车说得一无是处,欲赶尽杀绝而后快,这已经不是理性的“表达意见”的态度了,差不多是对方案的全盘否定。哪些人对专车恨之入骨?只能是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既得利益者。
当然,不能说“取缔专车”的意见就是伪民意,就不值得听取,但这些意见绝对代表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多数”。如果即将出台的方案定稿以“大多数意见认为应该取缔专车”为重要参考,则好不容易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专车市场前景堪忧。犹得记一个月前专车监管意见草案刚刚出台之时,舆论对其中的若干严苛条款颇有微词,普遍认为应降低从业门槛、在车辆运营性质等方面放宽管制,孰料一个月过去了,“大多数意见”竟然是“取缔专车”,这叫人从何说起?
专车合法化、规范化是大势所趋,“取缔”应无可能,怕就怕行业主管部门以所谓“大多数意见”为借口,选择性无视真正的民意,在方案具体条文上对专车运营秉持“严管”思维,从而扼杀这个互联网新兴产业的活力。接下来就看决策者如何研判历史潮流,如何甄别“大多数”与“极少数”了。
专车的横空出世,已然触碰到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核心利益,既得利益者于改革前夜疯狂阻挠也不稀奇,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总会昂首前行,传统守旧者如果不能顺应改革潮流,最终只会被改革的车轮所辗压。当此新旧交替之际,决策部门更应有清醒的判断和革故鼎新的勇气。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