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世界对情人节褒贬不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8:39 环球时报

  

世界对情人节褒贬不一
西班牙马德里市举行“热吻入侵”的活动,100多对情侣被安排在闹市区拥吻,让许多老年人非常感慨。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多年来它一直在世界各地引起诸多争议,但其影响的扩展速度极快,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引起十分复杂的感情:印度警方严阵以待,防止“情人节骚乱”重演;乌兹别克斯坦通过决议称,不能接受情人节。但总体上看,今年的情人节仍在
升温,这首先是因为商家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

  情人节是节日吗?

  “情人节是一个节日吗?”当本报记者在巴黎街头向几位当地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时,他们都用一种惊异的目光看着记者:“当然是啦!?你看看街头和商店里满眼都是鲜花、巧克力,就明白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日子。”不过,当记者接着问这个节日的来历时,大部分人只知道它叫圣瓦伦丁节,但具体的来历就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了。

  对于情人节是否算节日,虽然说无论是在美英法等西方国家,还是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甚至是埃及、约旦等中东国家,记者采访的绝大多数人(多数是青年人)的回答基本上都说应该是节日,不过,在韩日和埃及等国家,许多人甚至不知情人节叫圣瓦伦丁节。有两名韩国青年还开玩笑地反问记者:“是节日就应该放假,为什么情人节从来不放假?”

  就情人节的问题,记者专门询问了一位社会专家,他对记者说,实际上,在基督教中每天都是一位“圣徒”的纪念日,圣瓦伦丁日是为了纪念一位叫瓦伦丁的“圣徒”,他因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而被害。一般来说,只有那些特别有名“圣徒”的纪念日才被看成宗教节日;如果圣瓦伦丁日被视为节日的话,那么一年365天都可以被视为节日。另外,这个节现在已远离了原本的意义,变成了情侣之间互赠礼物,表达爱意的特殊日子。

  商家推动的情人节

  其实,20世纪以前,这个节日即便是在欧美也基本上没有多大影响,更不用说东方国家了。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随着恋人们开始流行互送贺卡和交换礼物,过情人节才逐渐成为一种风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情人节是商家推动的节日。

  进入现代社会后,情人节的商业气氛越发浓烈。在美国,尽管有伊拉克战争、飓风、暴雪等天灾人祸带来的阴影,商家对情人节的热情却丝毫没有降温,他们不遗余力地烘托着节日气氛:贺卡、玫瑰、巧克力自不必说,璀璨的珠宝、绚丽的衣饰、浓郁的香水与漂亮的售货小姐一起在商店里蛊惑着人心。全美零售业协会主席充满信心地预测说,今年情人节的销售额将高达137亿美元,人均消费额将达到100.89美元。在日本,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每年情人节,仅巧克力一项的销售额就高达580亿日元(1美元约合110日元)以上。

  正是因为这样巨大的市场和消费潜力,情人节才得到各国经济界,特别是商家的大力“倡导”。为刺激青年人消费,商家可谓绞尽脑汁。比如在韩国,一年甚至有21个情人节。一位教授对记者解释说,这些多是商家“创造”出来的。在韩国,每月的14日都被定义成不同的情人节:2月14日是女孩向男孩送礼物的日子;3月14日是“白色情人节”,男孩要向女孩送礼物表达爱意;4月14日则是“黑色情人节”,单身者在这一天吃黑色食物,希望今后可以找到配偶。此外,还有恋人相识100天、200天、300天、1000天,再加上生日、初遇周年纪念日等等,林林总总一年有21个情人节,多得让人头昏脑胀。

  目前,情人节也推进到一些穆斯林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在开罗,据《金字塔报》说,情人节这天,鲜花的销售额达600万埃镑(1美元合6.7埃镑),销量占全年鲜花销量的10%左右。

  东西方对情人节都爱恨交加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情人节都成了多数人,特别是青年人喜欢的节日,但对情人节厌恶甚至憎恨的人也不少。在欧美,近几年来似乎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情人节。这首先是因为情人节的商业味太浓。许多人认为,为了情人节,人们买了太多并不需要的东西,恋人之间的感情好像只能用所选购礼物的贵重与否来体现,因此在网络论坛上“抵制情人节”之声不绝于耳。另外,情人节也成了一些人调查另一半是否有不轨行为的好日子。美国新泽西州一家侦探所透露说,近几天他们大约接了50单生意,每小时的收费高达150美元,比大律师收费都高。

  不过,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人们恨情人节并非出于私人原因。在印度,记者发现新德里的大街上这两天布满了警察。当地电视台也报道说,印度几乎所有城市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一位警官对记者说:“这主要是怕情人节发生骚乱。”据他说,2001年时,情人节在印度各地遭到全面“清洗”:许多情侣在公共场合被殴打,出售情人节礼物的商店被捣毁……此后几年,类似事情一再重演,由于保安措施加强,危害程度并不严重。“情人节骚乱”的始作俑者是“湿婆军”等组织,他们认为情人节与印度传统文化“格格不入”,是外国公司兜售商品的一个“借口”,是一个“不道德和可耻的节日”。上周五,一名“湿婆军”负责人表示其立场没有改变,他们已摸清楚了几个举办情人节活动的地方,届时他将组织人马闯进去把“昏了头”的青年男女和“黑了心”的老板“揪出来”。

  在中东,情人节成了各大媒体的焦点话题。埃及、约旦、黎巴嫩的报刊持开放的态度。埃及《金字塔报》撰文称,在埃及,情人节排在母亲节之后,成为受人们欢迎的第二大西方节日,也是青年人消费和表达情感的主要日子,这是文明融合的结果。但是,绝大多数海湾国家媒体主张没必要过什么情人节。一个名为《信仰之泉》的媒体称,情人节是与伊斯兰教“没有任何关系的节日”,阿拉伯国家已经有自己不少的“伟大节日”了,再过情人节,“简直是凑热闹”,而且这个“节日本身也不见得有多么积极和正面的意义,甚至有与神圣的伊斯兰教相违背的地方”。

  在乌兹别克斯坦,议会甚至宣布情人节非法。据莫斯科新闻网报道,该国新闻部官员召集国内媒体开会,指示他们不要做任何提及情人节的报道,因为这个节日会伤害到虔诚的穆斯林的感情。

  尽管对情人节褒贬不一,但人们对爱的向往却是一致的。就在乌兹别克斯坦宣布情人节为非法的当天,该国最新拍摄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如期首映。本报驻埃及记者的手机也接到一位当地女大学生的短信,祝贺“情人节快乐”。▲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15日第十六版)


本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