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昌凌
访谈背景: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画、剪纸、刺绣、泥塑、木雕、织染、皮影等民间美术,以多样的材质、精巧的工艺、吉祥的图案反映各地区不同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信仰。传统民间工艺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民间工艺逐渐没落,甚至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就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本记者采访了著名艺术家、南京铁道职业学院副教授徐丹女士。
记者:徐女士您好,您作为业内有名的画家兼教育家,对中国民间艺术有长期、深入的研究。长期以来民间工艺逐渐被边缘化,很多优秀的民间工艺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您如何看待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徐丹:民间艺术主要以手工艺的形式代代相传。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手工艺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传统民间工艺遭遇后继无人的危机。虽然依旧有一部分人坚持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但能坚持到底的民间艺人屈指可数,以致很多优秀的民间工艺灭绝或者濒临灭绝,我国部分民间手工艺文化呈衰败之势。
记者:是的,很多民间艺术都成为了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您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之一,以您的看法,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些艺术形式呢?
徐丹:民间美术和其他美术形式一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但它和传统的文人美术、宫廷美术、工匠美术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产生于基层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广泛应用于百姓家居和民俗活动中。任何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因此,抢救乃至发展民间美术,最重要的是找到民间美术与现代人生产生活的结合点,探索以何种方式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如此才能激发民间美术的内生动力。我总结了三个关键词:“创新、教育、交流”。
记者:怎样理解您说的“创新”?
徐丹:我说的“创新”指的是将传统的艺术形式用现代的表现方式展现出来。我在多篇论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中有很大的潜力发展空间。不仅可以与绘画艺术相结合,还可以与动画、电影等现代感更强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我的理论得到了陆方、盛楠、吕越等国内知名学者的支持。在他们的学术论文中提到了我的观点。另外,故宫文创产品在近几年的流行也是民族艺术在文创领域创新的典型案例。
记者:我理解您的意思了。结合您的教育家身份,您所教授的“民间艺术赏析”课程是不是从“教育”的角度传承民间艺术呢?
徐丹:是的。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实属于教育范畴,但却一直被排斥于主流教育之外。民间工艺专科学校就很少创立,使得民间工艺缺少传承和发展的教育体系保证。我开创的这门课程就是从教育角度将民间艺术以正式课程的形式进行普及和推广。由于该课程深受学术欢迎,教育部对课程提供了专项基金支持。本学期应校内留学生的要求,我设立了该科目的英语课程。让留学生也可以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记者:您讲得很深刻,通过教育可以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承。那么是否我可以理解,“交流”就是您对民间艺术未来发展的期望呢?
徐丹:是的,“交流”就是要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民间艺术。我2015年到台湾龙华大学访学;2016年到英国奇切斯特特尔福大学访学;2019年到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学。除了学术交流以外,我努力将中西结合的艺术创作形式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令人欣慰的是,国际友人大多对中国民间艺术很感兴趣。因为这些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激发其他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当不同艺术种类碰撞并产生火花的时候,伟大的作品就诞生了。
记者:您最近在线上举办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展览”获得了很好的评价。线上展览是否就是您所说的“交流”的初衷呢?
徐丹:是的,这次展览也是我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朋友鼓励我做的。2019年我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访学的时候,我与他们深度交流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不仅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同行,还有特拉州立社区学院的同行也都对中国民间艺术很感兴趣。尤其是剪纸、皮影这些新颖的艺术形式。近期受疫情影响,线下展会无法举办,所以我以在线展览的形式与大家分享。这也是一种友好的国际交流方式,让国际上的其他艺术家也可以分享到中国民间艺术的风采。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民间艺术的未来发展?
徐丹:随着市场经济的热潮推动,和时代审美风尚的迅猛变化,民间美术自发地以新的形式演绎和发展。在国风复兴的今日,民间美术的传统元素被大量使用,如:明清木雕成为新的室内装饰元素,织染花纹融入时尚服饰,文创产品中大量吸收民间美术图案,等等。同时,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和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相连,如:新剪纸和新年画的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传统木作造型时尚化,影视游戏的动画角色渗入数字皮影,民间灯会引进动态3D投影技术等。总之,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结合新的审美需求、科技背景和市场契机,民间美术正在以更灵活的形式,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以更迎合当代人审美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