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股票,对不起国家

2015年04月20日09:35  新闻专栏  作者:王海涛  

  4月18日,周六,证监会“加班”,突然以新闻发言人的名义否认有意打压股市。

  4月19日,周日,央行也“加班”,突然宣布从20日起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一个百分点。这在理论上意味着,向市场注入约1万亿资金。

  如果没有意外,那么,20日早上股市开盘,如果股票不涨,实在对不起证监会和央行在周末放弃休息进行的“一唱一和”。

  沪指从年初至今已经涨了大概30%——在这段时间里,很多大妈去排队开户了,现在,嘲笑大妈的人要羡慕大妈了:国家支持这场牛市,大妈支持这场国家牛市,理应得到国家照顾。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是4月15日出炉的:GDP增长了7%,上次一季度低于7%,是2009年一季度。也就是说,2015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创了7年来的新低。不过,鉴于整个2015年的目标就是7%,所以,也有评论认为,一季度的数据,没有让看衰中国经济的人“得逞”。

  这么多年来,唱衰中国经济的人,都还没有得逞过。你可以说这是幸运,也可以说是操盘手手法实在高明。在我看来,这确实有幸运的成分,但更因为,弹药依然充足。最重要的弹药,就是政策。

  政策治国,是中国特色。即便只谈经济,那些在这30多年登上富豪榜的人,除了自己的辛苦努力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要么是因为自己踩对了政策,要么是自己没有被政策“踩踏”。所以,对于富豪们而言,命运,也就那么回事。

  据说有人研究过,如果坚持看而且“会看”《新闻联播》,一定会在股市上挣钱。对此,我非常认同,因为那里是政策的集散地。

  可是,政策那么多,“会看”才重要,政策那么多,踩准特别难。

  回到本文的开头,证监会为什在18日(周六)加班呢?因为17日(周五)出台的一个政策,引发了市场“误读”。

  17日(周五),沪指跳空高开,暴涨百点。下午,股市收市没多久,证券业协会、上交所等4个单位,便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融券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应当进一步加强融券交易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这个政策在股市高歌猛进的时候推出并强调融券风险,于是很容易被解读为监管层有意为股市降温。

  那么,如果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证券分析师,在周五的晚上,我一定会提醒投资者:周一的投资策略是,小心暴跌,及时减仓。

  可是,我无法料到,周六的下午证监会会加班提醒投资者“不要相信错误解读”。于是,如果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证券分析师,在周六的晚上,我必须修改周五写的投资策略:无需虚惊,不用减仓。

  可是,我更无法料到,周日的傍晚,央行会突然宣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这种罕见的可以释放近1万亿资金的举动,除了总理之外,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提前知道。所以,如果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证券分析师,那么,我又要修改周一的投资策略了,并且已经语无伦次:周一,不买银行股,不,不买股票,对不起国家。

  照这么说,只要听国家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在股市上挣钱了啊。哪有那么简单。最大的问题是,国家只告诉你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跑”,却全靠你自己判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股票 证监会 国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