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几天的舆论监督,特别是网络的快捷和毫不留情,宁夏吴忠那个见死不救的副市长及其一批官员,终于受到了党纪的严肃处分,丢掉了头上的乌纱帽。在中国的缺德官员处理史上,这恐怕创造了一个快的纪录。
吴忠那个副市长丢官,从一定意义上说,主要是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兴的网络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果不是舆论的穷追猛打,如果不是正义人士的大声疾呼,那个地方的纪检部门 可能还在为“没有规定处理这件事情”而敷衍呢!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在对官员的监督方面,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有的是制度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如对那些貌似合法、实为非法的腐败行为,要有明确的处理办法和依据。有的是观念方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要见了那些做了坏事的官员,特别是级别高的官员,就不敢下手、不愿下手。还有,就是给舆论监督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舆论监督不是法官定案。它是对某个事件或某个人进行客观的报道和评论,不能苛求,更不能鸡蛋里挑骨头。有的地方的官员,为了抵制舆论监督,把实事求是的揭露和批评,说成是“炒作”。批评和炒作,都是两个字,意思可大不一样。一顶“炒作”的帽子,往往能够扼杀正常的、非常有必要的批评。在新闻实践中,确实有个别报刊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违背新闻的职业道德、违背事实,对某件事情进行炒作。但是,这毕竟是极少数。更多的舆论监督,是出于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然。
因此,手握大权的官员,千万不要因为不喜欢批评或不习惯批评,就一句“炒作”,封杀了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正常的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胜利,其实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的胜利,是新的时代、新的理念的胜利。建达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订头条新闻送千元大奖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