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时评:“哈根达斯”不是洪水猛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8日15:05 新浪观察 | |
作者:曹林 哈根达斯最近出现在清华园一家叫德方斯的咖啡馆中,媒体用了“惊现”二字,女士们先生们惊诧的级别绝不亚于60年代的人在大街上看到吊带女郎,70年代的人在书摊上看到尼采和弗洛伊德,80年代的人在校园内看到自动售套机,一声“天哪!现在的大学生真有钱,我们都舍不得去吃哈根达斯”让高贵的哈根达斯无地自容。 所以惊讶,在于哈根达斯的贵和学生的穷,一只鸡蛋大小的冰激凌球价格在28元左右,套餐更加昂贵,平均下来一人要上百元;而大学生这个群体沉淀在集体意识中向来是“穷”的形象:花父母的钱,贷银行的款,拿学校的奖学助学金,既然“穷”,也就只配啃馒头、吃咸菜、喝免费汤了,一旦出现哈根达斯的高贵身影,有人就惊诧起来了:会破坏了校园读书氛围,会引起同学攀比,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有用的地方,不要追求这种奢华的消费方式。 笔者以为这些惊诧相当可笑,不错,对学生来讲,哈根达斯是奢侈品,可国家哪一条法律规定了大学生禁止享受奢侈品,有哪个学校校规明令排斥高消费,又有哪个国家的实践证明奢侈品会伤风败俗?既然没有,清华园内出现哈根达斯就不必大惊小怪,不必大发“诛心”之论,学生有自己的理性也有自己的权利去选择消费哈根达斯或者隔着橱窗对之流口水,至于道德上的价值判断,那也是学生自己的事。 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当时的美国从文化上宣扬对过分物质消费的抵制,善于做生意的犹太人甚至受到了法律的排斥,在水牛城的商界报告里,犹太人被描绘成非生产者、掠夺者、利用破产进行欺骗的人、为获得保险而纵火的人和到处流动、趁农场主在田里劳动,把毫无价值的小东西高价卖给寂寞的农场主太太的人。只不过100多年,美国的犹太文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商界的领袖却变成了万人欢呼的犹太人格林斯潘,对消费保持开放和多元甚至积极推崇的态度已成为全球共识。在这种全识化的共识下,我们有什么理由排斥进入清华园的哈根达斯,又有什么理由歧视大学生合法框架内消费的自由选择权呢? 对于学生,我们的社会和教育者向来喜欢表现出一种“无限理性”式的价值优先感,觉得社会人就是比学生想得周到,自己的理性就有资格居高临下地教训学生并越俎代疱地代替他们进行各种选择。好,自动售套机进校园了,视之若洪水洪水猛兽,哈根达斯进校园了,又是忧心忡忡惊恐万分。其实这种自以为是的狂妄和自负是站不住脚的,大学生同是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理性自己的价值判断力,这种理性和判断力不应该受到歧视,自由的选择权不应该受到剥夺。 面对学生,我们的社会和教育者还习惯于将自己的体验、感觉和想象的结果强加到他们身上,不留给学生半点空间。有了自动售套机就会有不正当的性行为,看了裸体就会产生邪念去性犯罪,有了哈根达斯就会滋长攀比之风,就会培养不健康的消费心态,就会为了能消费哈根达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金钱,就会犯罪——这些想象和预期都只是社会和教育者自身的经验和判断,实际上,要学生授受一种价值观,必须留给他们足够的自我选择和“试错”空间,如此得来的觉悟才是理性的。 哈根达斯不是洪水猛兽,我们没有必要为他出现在清华园而惊诧消费主义对学生的入侵。实际上,校园也是个社会,在这里,必需品要有,奢侈品也不能排斥,吃馒头喝稀饭不应该被歧视,吃哈达根斯喝卡布季诺也不应该被“诛心”。实际上,在这个社会里,能有少数人消费得起哈根达斯,对其他人也是一种建设性的刺激,这种刺激何尝不能转化到在学习上更加刻苦专业上更加努力的动力,自己终会有一天体体面面地品尝到哈根达斯,而不是隔着橱窗流口水。 最后要说的是,哈根达斯进清华园是很正常的事情,学生能消费得起它,校园内没有他们会到外面吃,没有学生消费,哈根达斯自然会退出校园,这一切都是学生自己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