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错题风波”中常识与良知的缺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8日22:23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国民 12名院士的姓名签署在一张薄薄的纸页上,他们发出了同样的声音——今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第一题第1小题“确是一道明显的错题”。在此前,教育部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略嫌含混的三点结论。从事发到现在,已经过了5个月,江苏高考“错题风波”尘埃难定。11月6日《京华时报》的报道说:“一道并不复杂的初等数学题真伪对错,终于吸引了12名院士的注意 一个怎样的结局是人们拭目以待的,但是正如很多事情发展的结果通常会超出或是掩盖它本身的意义一样,也许公众所关注的已不再是一道试题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事实上,“数学是最容易辨别是非的”(华罗庚语),但是当一道“明显的错题”需要历时5个多月的论证,甚至需要12名国家院士以联合声明的方式来“放大”之时,让人确信这里面已经附加了更多的不足与外人道的东西。然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士说:“我们不存在怕处分、批评谁、不敢承认错误的问题。”我不知道这句话又当作何理解,既然没有什么可怕的,为何迟迟不肯承认错误?迟迟不肯认错,能说什么都不怕吗?那么他们到底怕什么? 也许,对于相关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人们要求他们的恰恰不是承认一个什么错误,而是能否作出一种对或错的常识判断,换言之,他们应当具备一种常识判断的能力并能够据实作出基于常识的判断。因为事实上,当事情的发展异乎寻常地掩盖了事件本身的时候,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最大的痛心,通常在于一种常识或底线的丧失。在“错题风波”中,这种常识与底线就是学术良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数学没有模棱两可的东西!”在联合声明上签下了自己名字的朱如曾教授这样说道。不要混淆是非,不能颠倒黑白,这是身在幼儿院里的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却也成为最起码的科学精神,同时也成为构建学术大厦的基石。 对于“错题风波”,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道:作为考试中心普通工作人员,无权代表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无权代表中心发表任何意见。“无权”,是可以理解的审慎,但是,难道他也无权做出代表他自己而并不代表相关部门的、基于常识和良知的评判吗?而作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难道连起码的常识也没有了吗?如果说,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学术腐败现象,暴露出了学术良知及科学精神在一些人身上的缺失,并让人深感痛心,那么承担着教育行政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或人员以推诿、固执己见来向公众或学术界展示一种对常识或良知的背弃的时候,将产生的是一种怎样的“导向”,其带给我们并由此展开的将是一种怎样的破坏? “错题风波”的背后到底是一些什么东西,是公众所不能想像、当然也可能是公众所不能理解的呢?一般来说,对于任何一件事关公众的事务,我们一步步将它做“大”,像12名院士签署联合声明之举,是为了试图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将它放在常识的层面上予以探询,则是因为我们确切地感受到了现实的荒谬,以为有还原或回归的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