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颓废不是生活底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1日10:57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林蔚 或许慕容雪村自己都想不到,他的《成都》会一把火烧旺低迷的网络文学,并引发新一轮来势汹汹的网络小说行情。这一年里,慕容及其后来者们的一个又一个灰色故事,在上百万的高点击率烘托下,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关注他们笔下的特色群体。 这些被归类为现实主义的迷惘都市系列,背景基本由以下几个元素构成:受过高等教育的主人公、挺滋润的物质生活、曾经或现在的爱情等等。这些努力向中产靠拢的有为青年,本该是骄傲地被瞩目着,人模人样地生活着的,但事实上,勾心斗角、怀疑背叛、矛盾挣扎,最后都让他们迷失了自己。 小说一出世就备受争议。追捧者热爱他的真实,撕去伪善,让人性的丑恶赤裸裸地呈现;抡板砖者反对他的过分颓废,以放大人类劣根性来吸引眼球。 可不论褒贬,仔细看看,这类小说有充分的理由被热切关注。 网络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作者多以个人经历为素材。这些都市小说亦不例外。他们的作者大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上世纪70年代人,有体面的工作、不错的生活,与故事人物基本吻合。 这些70年代人,本该是一帆风顺的。在上一辈人眼里,没吃过苦的屁孩子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在蒸蒸日上的环境里读书成家立业。而在后一辈看来,二三十岁的成年人正是得意扬扬的时候,远离寒窗,谋了份好工作,自在地享受生活。 然而,衣着光鲜下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 70年代人自嘲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无根一代。他们没有前辈们经历波折后沉淀下的那份坚强沉着,却又面临着优质教育下80年代人来势汹汹的竞争压力。工作体面,却让他们时刻紧张;薪酬诱人,却让他们透支健康。 激烈的社会变化也会让他们暗暗晕头转向。 70年代人从小在艰苦朴素五讲四美的教育里成长,天天向上为了做国家的栋梁,就连“保护视力”都是“为革命”。然而成年后,社会却一下子向他们打开了光怪陆离的窗户,新思潮新体制动摇了他们传统的人生价值观。 这些都让70年代人不安了。小说里,我们处处可见不安的影子。主人公对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否定:美好爱情经不起下半身诱惑,纯真友谊敌不过利益纷争,积极向上在无奈的社会里频频碰壁。 颓废的情绪从头到尾弥漫。曾被称为“高级灰”的这一人群,一直以来,只被关注外在高雅时尚的灰色彩,却被忽视了内心暗淡无奈的灰色调。直面现实的都市小说以此让一贯风花雪月的网络小说吸收了地气,让白领为主打的网民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情感宣泄。 但这些不安和颓废都似曾相识。那种类似的带粗口的叙述语气,对生活的失望和无奈,对感情的怀疑和背叛,早在《成都》前就被前辈们写了N遍了。比如之前石康的《晃晃悠悠》,更早些的王朔,顺带身体写作的“美女”们。残酷小说的题材,原来早就被关注过。只是作为继承者的慕容们,借了网络更自由的空间,让故事里劣根性和自省的矛盾更为激烈,哪怕最后的消亡。 这种继承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年代的一些人在成长中的共性。 其实颓废和不安,只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不是生活的底色。这也是《成都》等更多地被认为是“放大部分人的偏激生活”的主要原因。有读者说得好,世界怎样早摆在那里,改变的只是人的眼光,书中的世界只是作者眼里的世界,他要整天戴个墨镜,我也不必老跟着研究世界是不是那么黑。 当慕容们白发苍苍的时候,自然会换另一拨鲜活的人在那里惊世骇俗地颓废着,不安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