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谣言是如何变成恐慌的?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10:56 南方都市报 |
□本报评论员毕舸 据广州多家媒体报道,前几日,中山市“肺炎流行”的传言甚嚣,市民极度恐慌,日夜排队购买罗红霉素。18日,中山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肺炎流行”实属谣言,市民不必过度恐慌。 如果乍一看文章,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些市民心理素质太差,太容易轻信他人的话。”或者干脆冠以“谣言惑众”的名号。这也是我们常见的对“民间谣言”的态度和作法。 但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在媒介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民间谣言”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乃至“大面积传播”?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市民宁愿相信“谣言”而不是依靠我们的权威部门呢? 很多时候,民间传言实际上是一种民间情绪或者看法的集中反映,而值得注意的是,越是民间通往“上面”的信息渠道不通畅、民间传言的出现概率就越大。尤其是对于关系众人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如果在真实信息披露这一环节做得不到位,就很容易产生各种“流言蜚语”。 以此次中山市“肺炎流行”传言为例,另一条新闻也许能为我们探究传言是如何造成恐慌这一过程提供参考:据媒体1月17日报道:1月16日,广州军区总医院呼吸科即将收治一名中山患者,其症状与此前曾引起河源人狂购罗红霉素的“非典型性肺炎”相似。该患者是不是患有非典型性肺炎?中山目前的状况如何?带着种种疑问,《新快报》记者火速赶往中山进行采访。 作为舆论工具,记者担负着为大众“解疑释惑”的职责,可从报道来看:当地卫生部门讳莫如深,从医院领导到卫生局领导,以各种理由推脱记者的采访。 当一个人的知情权在某种“危急”情况发生时无法得到保障,无法知晓这种可能危害到自身的“结果”究竟是否出现时,他必然会惊慌失措,他必然千方百计地要探听与之相关的一切信息。而由于有关部门的遮遮掩掩,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深了他的不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接受“小道消息”,他只能采取自救手段,虽然这手段事后看来也许是“不那么必要的”。这和前一阵子天津关于“扎针”的谣传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谣言”是从产生、到一步步升级最终爆发,我猜想这个过程不会太短暂,如果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能够以对所有人负责的态度站出来解释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那么,民众们还会以另一种极端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知情权吗?(南方都市报2003-01-20) 相关专题:2003 “年度新闻评论”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