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摒弃“GDP中心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2日17:44 新京报 | |
作者:博士咖啡 利用经济高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政府改革力度,促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过去我们的政府管得太多,是强势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没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经济和社会的失衡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而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能否持续发展,主要就看它能否坚持一条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市场经济方面,遵循“效率优先”原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社会公平和公共服务奠定物质基础;在收入分配和社会发展方面,遵循“公平优先”原则,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增长健康发展。前者属于市场活动范围,后者属于政府作用范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平衡性,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政府还不是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没有做好它自己该做的事情。 纠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在认知方面出现的系统性偏差,彻底摒弃在很大程度上实际存在的“GDP中心”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那只是GDP的增长,而不是社会财富的同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也没有同步增长。 最近,剑桥大学Patha Dasgupta教授的研究表明: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财富增长十分缓慢,仅仅是做到了略快于人口增长而已。而根据联合国制定的HDI来衡量,中国的状况却是在下降! “唯GDP论”的第一个危害在于:它没有意识到,GDP的增长不仅并一定能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带来社会财富的减少。比如说,当年的大水灾引发了巨大灾后重建需求,推动了GDP增长,但实际上社会财富却是绝对的减少。再比如,在许多地方是一任领导,一任工程。班子一换届,工程可能就没人收尾,投资了资源,增加了GDP,却没有任何收益。而农村征地和城镇拆迁中发生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当地政府官员在这方面的观点错误有关。 “唯GDP论”的第二个危害在于:不顾规律而办事,为短期目标往往牺牲长期利益,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根据一份对苏州引资情况的调研通报,这些年苏州由于外资的大量进入,经济发展很快,而代价是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消耗4000亩土地,以目前14%的增长率发展速度来看,到2020年苏州工业用地就没有余地了。这实际上就是将当前的GDP建立在“透支未来”的基础上。 “唯GDP论”的第三个危害在于:在追求总量增长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就容易忽视结构的平衡。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