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假冒伪劣”开发区咋就这么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3日12:07 新华网 | |
作者:张建高 年终岁尾,各地清理整顿开发园区的情况陆续见报。一些地方压缩开发园区固然是“工作成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被压缩的“假冒伪劣”开发区这么多,显示一些地方政府的重大事项决策离“科学”二字还相当遥远。 西安市原有的60个开发园区中有42个未经批准、有名无实、经济效益差;成都市将原有的116个工业开发园区压缩到21个;宁夏将全区原有的36个开发园区压缩到27个,并使规划面积由486329亩减少到208664亩,压缩幅度达57%……这些数字说明,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开发园区是“水货”或者“假冒伪劣”品。如此多的“假冒伪劣”出自各地相当一级政府之手,对当地经济的伤害,肯定远胜于那些假冒伪劣日用商品。 一个地方要不要建开发区、该建多少多大,这些都应该本着科学、务实的原则,在认真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慎重决策。然而,随着招商引资成为体现政绩的一个硬件,科学、务实的原则被政绩欲望冲击怠尽,开发园区重重叠叠到处设立,由国家级一直延伸到乡村级,似乎只要有了开发区这棵“梧桐树”,再偏僻、落后的地方都能引来投资这只“金凤凰”。这一过程伴生的大量以权谋私违法犯罪行为,就更是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以致国务院不得不下发通知要求清理整顿。 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从节约和提高我们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角度,强调清理整顿开发园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当然十分必要和正确。但是,到此为止是远远不够的。大量假冒伪劣开发园区的“诞生”,都是地方政府违反科学、务实的原则甚至违反政策和法律行为的结果。如果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问题掉以轻心,光盯着压缩开发园区的数字,甚至以这些数字为成绩沾沾自喜,清理整顿开发园区就可能变成“割韭菜”,压缩过后再度膨胀泛滥。 近几年自上而下的清理整顿工作,几乎涉及国家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显示地方政府决策特别是一些重大决策缺乏科学性的问题相当严重,而决策过程缺乏民主、有章不循是重要原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发扬民主精神,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办事。把民主决策当作漂亮的口号挂在嘴上、把规章制度当成应付检查的幌子贴在墙上,就无法做到科学决策,清理整顿这类“亡羊补牢”的工作就会没完没了。(新华网北京12月22日电)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